编者按:
“司马光”砸缸是历史上耳熟能详的一个故事,一般也就认为本案例主人公司马光从小就在随机应变上有过人之处,而具体他是怎么随机应变,对我们又有什么启发, 一般都不会仔细思考,今天我们就来仔细研究司马光砸缸背后的认知突破。
宋史原文
解析
首先介绍一下司马光这个人,司马光,北宋著名宰相,谥号文正,是文臣的最高级别的谥号了,而且还从祀孔庙,根据史料记载,他从小特别喜欢《左传》,进入朝廷后编撰了皇帝教科书《资治通鉴》,资治通鉴也被认为是左传的延续。
要深入了解司马光,我们必须把《左传》和《资治通鉴》大概介绍一下,《左传》是儒家四书五经的五经之一《春秋》的详细版本,是一本编年体史书,充满了权谋机变,而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更是权谋教科书,但是他用了儒家思想“臣光曰”做了包装,所以他是用道德包装了权谋。
经过以上的一斑窥豹,我们大概可以了解司马光的核心本领。所以宋史才收录了这样的故事,也是代表了主角的特质。
回到砸缸的故事,我们看到当时情形非常危急,一个小孩掉到大水缸里面,其他的小孩都逃走了,为什么要逃走,不得不说这个是人的本能反应,看到问题很难解决,就回避问题,而且是大多数跑掉了,就算事后追究责任,因为法不责众,也很难处罚,所以权谋家一般对于没有把握的事情,都是回避,或者推给傻乎乎愿意出头的人,风险让别人承担,无论结果好坏,先自保再说。
回到故事中来,那个掉进水缸的孩子情况危急,因为人在水中一般也就几十秒的生存时间,就算跑掉的小孩去叫大人也不一定能来得及。而司马光经过当时的环境评估,觉得有办法,要知道,当时一般人救人肯定是要把人从上面拉出来,而司马光却独辟蹊径,直接砸缸。
砸缸看似简单,其实代表了一种思维突破。
1、环境评估
因为事态紧急,所以需要立即评估当前环境中可用的资源,这个观察环境是解决问题的基础,不要蛮干,要巧妙利用现有资源,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当然自己还是要保持头脑清醒。本故事里面,当场至少要找到一块石头,这个石头太大的话,司马光搬不动,太小就砸不破,所以还需要找一块适合的石头。
2、价值衡量
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会不会带来次生伤害,而如果我们获得的收获远远大于所损失的,那就是值得做的,不过在现实中,我们很多人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就被各种条条框框给限制住了,也不知道打破这些条条框框,更不知道打破条条框框的代价是多少,所以还没做的时候,已经自缚手脚,最终一事无成。
3、打破常规
司马光砸缸的过程中,常规是叫大人从上面把人救出,不过因为时间不允许,所以需要找出更加快捷的办法,所以在脑子里面就要植入打破规则的思维模式,要知道规则是上层给下层人士设置的,上层人士是制定规则的,自身不能被规则所限,这个思维模式是最难得的,所以你看当前美国就是给其他国家制定规则,自己凌驾于规则之上。
本案例的最大价值在于司马光的突破性思维,不被现有条件所困住,寻找解决问题的最快方式,同时已经飞速计算得失比例,我们要知道破坏规则所带来的处罚是我们做事情的一种成本,如果你把这个成本计算在内,就不容易被规则所束缚,从而获得更广阔的天空,当然,本文不是鼓励你去违法犯罪。(完)
《大权谋家》III震撼发布
颠覆旧思维、塑造新命运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