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机之发,莫烈于猜忌,此古今之通病。败国、亡家、丧身,皆猜忌之所致。”
曾国藩认为,人与人之间的猜忌,是引发祸患的最大原因之一。古往今来,多少国破家亡,人间悲剧,都是由猜忌招惹而来的。
比如明朝的灭亡,就有这方面的因素,如果不是崇祯猜忌心太重,搞得一众官员人人自危,明朝也没有那么快被清朝取而代之。
猜忌的意思是猜疑妒忌,它是信任的反面,表示对别人很不放心,很不满意。
皇帝和大臣之间若是有了猜忌,那很容易导致众叛亲离的下场;合伙人之间有了猜忌,那早晚都是分道扬镳;夫妻之间有了猜忌,婚姻就离破裂不远了。
其实,人和人之间很难建立信任关系,所以彼此存在猜忌实属人之常情。
我们看历史,多少功臣名将都是死于皇帝的猜忌。在帝王家,就是父子之间,兄弟之间,也很难有绝对的信任。
大家都知道唐朝“玄武门之变”的故事,说的就是李世民兄弟之间相互残杀,这种悲剧的造成,未尝就没有李渊和李世民父子之间、李世民和李建成兄弟之间有猜忌的缘故。
就拿曾国藩来说,他建湘军,平天下,可谓功勋卓著,但他也一直处于朝廷和同僚的猜疑、忌惮和嫉恨之中。
曾国藩的核心幕僚赵烈文就曾表示,曾国藩历年辛苦,“与贼战者不过十之三四,与世俗文法战者不啻十之五六”。
过去的事已经过去,但人性一直没有变过。因此,猜忌心一直存在于人类社会。
比如在企业界,就有不少父子兄弟之间因为权力、利益而反目成仇的例子,在权力、利益面前,人性是经不起考验的,亲情也会显得浅薄。
因为人性都是自私的,既然大家都是自私的,那必然会彼此猜忌,互相防范,不相信别人会经得起利益的考验。
为了利益不顾一切,无所不用其极,这才是人们所容易接受的逻辑。
大家有兴趣的话可看看香港那边的豪门恩怨,简直比影视剧还精彩(如郭家),但其本质都是利益和猜忌而已。
引发猜忌容易,打消猜忌却很难。
很多老板都有一个不想宣之于口的心理,那就是让下属和员工对自己保持忠诚。如果有人没有对自己效忠,那这个人越能干,老板就越不放心。
这点在中日韩国家特别明显,因为它们都受封建帝王思想的影响。
实际上,多少企业之所以发展不起来,内部的猜忌、防范太多是一个原因。毕竟良禽择木而栖,没有人愿意待在一个不信任的环境中。
除了上下级之间,还有在夫妻、情侣、朋友等关系中,猜忌都像是毒草,一旦生根发芽,就会蔓延成灾。
不过猜忌虽然难以打消,但也不是绝对没有办法。
曾国藩就推崇一个“诚”字,“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 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功高震主却能寿终正寝,赢得生前身后名,曾国藩靠的就是推诚布公,示人以诚,不存欺心。
“驭将之道,最贵推诚,不贵权术。”曾国藩说:“豪杰之所以为豪杰,圣贤之所以为圣贤,便是此等处磊落过人。能透过此一关,寸心便异常安乐,省得多少纠葛,省得多少遮掩装饰丑态。”
别人疑心生暗鬼,我就坦诚以待,光明磊落,无一不可示人,自然可以从源头打消猜忌,让人无可猜疑之处。君子坦荡荡,一心光明,这正是我们需要自我修持的地方。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