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下面链接:
经脉、关窍及其生理道家道教炼养家是通过以奇经八脉为中心的经络系统以及相关的关窍,展开修炼实践的。历代丹家的实践,发展了中医学经典著述中关于经脉、关窍的认知,形成了对奇经八脉(又以任、督二脉为主)、诸关窍的独特生理、病理认识;是内丹丹法作为可以具体操作技术的关键所在。其相关知识还被吸收到中医学基础理论之中,并产生了积极地影响。
1以任督为核心的奇经八脉
道教医学的经脉以奇经八脉为核心,关于奇经八脉早在汉代中医学经典著述作了系统的论述,云:“有阳维,有阴维,有阳跷,有阴跷,有冲,有督,有任,有带之脉。凡此八脉者,皆不拘于经,故曰奇经八脉也。”(《难经》)但运用与医学养生学实践则比较晚,而且要归功于道教内丹炼养术。自唐代始,内丹炼养家才开始关注八脉的问题,梁丘子(即白履忠)才注意到“八脉”,云:“《仙经》云:肝胆为青龙,故曰隐龙。五脏九孔、八脉为内芝,故曰遁之。云琅英,脾气之津液。”(《云笈七鉴·上清黄庭内景经》)同时代,稍后的司马承祯通过阐述存思术最早确立了任督二脉为内炼之要,云:“凡子之后午之前,食消而心空,可以漱可以咽,无计其数,意尽则止焉。于是五日为一候,焚香静室,存想其身,从首至于足,自足至于丹田,泝上于脊脉,入于泥丸,所想黄气纷然如云,直贯于泥丸。想毕,则复漱咽焉。而以为左右手掩其耳,搭其脑,如鼓之声者三七焉;伸其左右足,端坐俯首,极力直颈,左右手握固,叉于二肋之下,接于腰杴之骨旁;乃左右耸其肩,闭息顷刻,俟其气盈,面赤则止。
行之者七,则气从于脊脉上彻于泥丸矣。此修养之大纲也。”(《道枢·归根篇》)虽然司马承祯所论述的是存想之法,不属狭义定义之内丹功法,但他所指称的内气运行路线却有着重要的意义。所谓自“丹田溯上脊脉,入于泥丸”,就是督脉通道。司马承祯还把它提高到“修养之大纲”的理论高度。这一内气运行的路线对于其后内丹丹法建立气通督脉的观点无疑具有启示的作用。
唐末丹家崔希范进一步明确把司马承祯通督脉的观点扩展为通任、督二脉,云:“真精之气,出则为人,不出则地根不漏,炼之斯名玉仙,于是下元不漏矣。宜之所以运用焉,逆流于双关之道。双关者,夹脊之二路也。运气朝于上宫。上宫者,脑也。入于华池,炼之成霜,达于碧海。碧海者,丹田也。以兴真火,锻之斯为玄珠之胎焉。然则,玄珠者,元宫之真气,聚而为精,精复为形,玄珠久炼则还童矣。此黄河逆流之道非常道也。”(《道枢·入药镜上篇》)崔世论述了任、督二脉通道中的部分主要关窍及其聚散精气的作用,并以真精之气逆运过夹脊双关而入“上宫”(即泥丸宫),所通过的就是督脉路线;而又前经任脉之华池,回入碧海(丹田),从而炼为“玄珠之胎”。
唐末五代钟吕道著作则确立了任、督二脉关窍的概念,并初步阐述了逆转任、督二脉的理论内涵,云:“静室中披衣握固,盘膝,蹲下腹肚,须臾升身,前出胸而微偃头于后,后闭夹脊双关,肘后微扇一二,伸腰,自尾闾穴,如火相似,自腰而起,拥在夹脊,慎勿开关,即时甚热气气壮,渐次开夹脊关,放气过关,仍仰面,脑后紧偃,以闭上关,甚勿开之,即觉热极气壮,渐次开关入顶,以补泥丸髓海······曰肘后飞金晶,又曰抽铅,使肾中气生肝气也。且人身脊骨二十四节,自下而上三节,为内肾;相对自上而下三节,名曰天柱;天柱之上,名曰玉京。玉京之下、内肾、相对尾闾穴之上,共十八节;其中曰双关,上九下九。”(《灵宝毕法·肘后飞金晶第五》)又云:“背后尾闾穴曰下关,夹脊曰中关,脑后曰上关。”《灵宝毕法·金液还丹第七》上文中督脉的重要关窍天柱、玉京、双关以及三关的名臣及所在位置,都有了明确的界定。“肘后飞金晶第五”中还指出,真气自尾闾逆入泥丸宫在于“补泥丸髓海”。这其实就是真气逆转任、督二脉而还精补脑的具体论述,可以说他是对任、督二脉功能在理论上的初步总结。
晚唐五代内丹家在中明却指出了八脉是修仙下手之关键,云:“人若修行,昼夜于十二时中,行日月之道,下手运时,功满三千,炁行八脉,此是神仙下手处也。”(《太清元极致妙神珠玉颗经》)。北宋张伯端(紫阳)在《八脉经》中进一步阐明了八脉作为修仙关键在于阴跷脉,指出:“八脉者,冲脉在风府穴下,督脉在脐后,任脉在脐前,带脉在腰,阴蹻脉在尾闾前、阴囊下,阳蹻脉在尾闾后二节,阴维脉在顶前一寸三分,阳维脉在顶后一寸三分。凡人有此八脉,俱属阴神,闭而不开。惟神仙以阳炁冲开,故能得道。八脉者,先天大道之根,一炁之祖,采之惟在阴跷为先。此脉才动,诸脉皆通。次督、任、冲三脉,总为经脉造化之源。而阴蹻一脉,散在丹经,其名颇多:曰天根,曰死户,曰复命官,曰酆都鬼户,曰生死根,有神之主,名曰桃康。······要之西南之乡,乃坤地,尾闾之前,膀胱之后,小肠之下,灵龟之上,此乃天地逐日所生炁根,产铅之地也,医家不知有此。”
张伯端把八脉的阻滞闭塞归因于“阴神”,由于阴性重注,会阻滞气机的畅通。仙家能以“阳气”(即先天真气)冲开闭塞之八脉,而做到:“上通泥丸,下透涌泉,倘能如此,使真炁聚散,皆从此关窍,则天门常开,地户水闭,尻脉周流于一身,贯通上下,和炁自然上朝,阳长阴消,水中火发,雪里花开。所谓天根月窟闲来往,三十六宫都是春。得之者,身体轻捷,容衰返壮,昏昏默默,如醉如痴,此其验也。”这种以真气通八脉的观点成为实际修炼的理论依据,也是成仙理论的关键所在。此后,内丹家开始更加深入探讨八脉的作用、功能和修炼方法,各家都有其独特的发挥。
南宋南丹家李简易在《修单秘诀》中对任督二脉及其关窍要旨做出了比较全面的归纳,从“一体玄关”、“三丹田”、“三宝分炼”、“阴海阳海二图”四方面论述了任督其要义:
1 一体玄关外三关,上玉枕关,中夹脊关,下尾闾关。其名有数,儒名九曲明珠,释名九重铁鼓,道名九窍,又名九曲黄河。此乃化气上鼎之正路,凡修仙道,先需开辟尾闾。此关若不开通,则阴阳升降何由而升降,神气何由而周流,欲证先真,终不能达其造化,而去道远矣。
2 三丹田上泥丸宫,中黄庭,下水晶宫,是也。若脐下一寸三分间,乃下丹田耶。一寸五分为气海,即混元海也。顶为须弥,上有九宫,眼为青女,口为丹池,嗌咽管气,为一二楼。心窍为绛,脐孔为生门,腰眼为秘户,又为内肾,粪门为足道。前有玉炉穴,彼门为金阙,又为玄门。我命为外肾,肾柄为灵根,足心为涌泉穴。脊骨二十四节为银河,又为上鹊桥,下鹊桥,漕溪路,根溪路,天根月窟,任督二脉非口口相传,不得其旨矣。
3 三宝分炼上丹田,炼元神;中丹田,炼元气;下丹田,炼元精。·····任脉者,乃为阴脉,总阴脉之海也,起以会阴,终以人中,上发际,循乎腹里,则妇人得此脉为妊娠。故龟纳鼻息,鹤养胎息,而致于身之寿,所以通,通此脉也。其督脉者,乃为阳脉,督领阳之海也。起于龈交承浆穴,终于长强穴,循乎肤表,则男子得此脉可长生。故鹿运尾闾,还精补脑,而致于上上之寿,所以通,通此脉也。世人修行,需要明此二脉,自然水火升降,八脉归源,源源运行,即登仙道。
4 阴海阳海二图《内丹要诀》云:坎卦[?],外昏内明;离卦[?],外明内昏(《点校本》作:暗),任督二脉为一身阴阳[之海。五气真元,此为机会,而龈交二穴在唇内齿上缝,为任督二脉之会,一身之]要。世人罕知之,至人漱炼,惟服此药。《仙经》云:一物含五彩,永作世人禄,言其背五行英华,总二脉之交会。自古真人,秘此一穴,诀在于口,不传文字。《仙经》曰:若人恒腹空,平心闭目,握固(《点校本》作:掐图),澄神、啄齿,漱炼口中玉液,满口咽之,令人耳聪目明(《点校本》作:耳目聪明)。
上文所引述了任、督二脉的前后诸重要关窍(主要是督脉之三关与任脉之三田)的生理功能,特别揭示出内炼精气神的秘密在于运通任督二脉,而运通任督二脉的关键在于“开辟尾闾”,交通任督二脉的关键在于“龈交”,并认为仙家之谜要即在于此。文中特别提到此秘旨“口口相传”,虽然其说较为全面,但仍有所保留。这是祖国传统医学史上,自《内经》相关任、督二脉论述以后,较早揭示重要生理机智的文献之一。其中,“阴海阳海”二图的说明文字也出现在唐末五代至宋间成书的医著《华佗玄门内照图》之中。同样,上文提及的张伯端《八脉经》“阴跷脉”之说由明代李时珍才得以传出。丹家对内丹炼养术之关键秘要的保守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2中黄之脉
中脉又称中黄之脉,贯通中脉则称为“中黄直透”;它是内丹炼养家关于经脉理论的一个重大发现,也是其独传之秘,至今尚未被中医学所吸收。宋代以前对“中黄”之含义多所探讨,但均不涉及其运行线路、具体修理方式。至南宋,白玉蟾弟子彭耜在两首词中暗示了中脉之循行的路线,《金华冲碧丹经秘旨》“沁园春”:“要做神仙,炼金液,七返九还。但姹女归乾,金公在坎。玉炉炽火,金鼎烟寒。铅裹淘银,砂中炼汞,神火华池上下间。中宫里,有一条径路,直透天关。”上文中“中宫”即是张伯端所谓“黄道”,而“天关”在内丹炼养术中有多种说法,有称“头”、有称“口”,又有称“喉头”。
由于中气往上通达泥丸,故此处应连接泥丸宫的关窍,此后的丹家著述对此中脉的论述并不多见,而大多集中在对任督二脉的阐述之上。对中黄之脉,最为明确的记载是清代丹家闵一得(1758-1836)所作出得。闵氏提出了真气运转除任督二脉外,尚存有“黄中”之通道,先天之气在此结丹返还。“筑基全凭橐龠”云:“丹家理气,原有三道,曰赤,曰黑,曰黄。赤乃任脉,道在前,心气所由之路,心色赤,故曰赤道,而赤性炎上,法必制之使降,则心凉而肾暖,黑乃督脉,道在后,肾气所由之路,肾色黑,故曰黑道,而黑性润下,法必制之使升,则髓运而神安。
远斯二道,精气所由出入,物类以生存者,法故标曰人道,丹家医家详述如此。黄乃黄中,道介赤黑中缝,位在脊前心后,而德统二气,为阖辟中主,境则极虚而寄,故所经驻,只容先天,凡夫仙胎之结之圆皆在斯境。虽有三田之别,实则一贯,法故标曰仙道。(《泄天机》)又指出:“三道蹊径如此,而其得名之由,世鲜知之,其实身心意三宝是也。心属乾,乾之本位在离其色赤,故名赤道,实即我身之任脉也;任性炎上,学必使之下降。
身属坤,坤之本位在坎,其色黑,故曰黑道,实即我身之督脉也;督性润下,学必使之上升,此之谓颠倒阴阳。盖以督阳而任阴也,曰督曰任者,义取乾建坤顺焉尔。意属土,其色黄,故曰黄道。成说则如此,个中玄义亦难尽说。即如经以赤黑曰人道,而以黄为仙道。其旨所在,何可勿悉?”(《上品丹法节次》)闵一得对中脉理论的贡献在于明确的阐明了中脉的两个特性:一、中脉的具体位置与内气运行的具体路线;其二,指出运行于中脉之气乃属于先天之气。闵氏从身心意三者论黄黑赤三道脉,以意属黄脉;亦按《内经》五行五脏之脾属意,色黄的配属。与宋张伯端所论的黄道是一致的。闵氏三道脉之论实为任、督二脉的扩展为用,亦有可能是引佛入道而做出这样明确表述的。
中黄之脉的丹法实践在内丹文献上的记述及其罕见,但在清初祝如穹所传承无生子的丹法之中,其中一个重要的阶段完全是以“中黄直透”为功,“由内入内之功(此功第二年)”云:
得手所喜,在内呼吸,然犹有出入,再由内者,无出入而有上下。盖天地之所以长久,惟中气不息。人秉中气以生,因有官骸魂魄是为命。有生以后,能不失中气,以合于天地之中气,是为理。在开关时,此理入于脏腑肢窍而得极乐,为理与欲战,欲不能胜理,久之而理著,又久之而理融。虽曰心死神生,然死者妄也,妄死而真生。真即为理,理即为神,即得真心,则万化从心,心忘其心,惟有神行,而存于中,此“中”非中外之“中”,四维六合之“中”,中央之“中”,两肾中间之“中”,心下肾上肺左肝右之“中”。镜中观照,内呼吸渐生渐长,渐融渐细,上至泥丸,下入海源,而以心领略其妙,无弗会于中宫。尘心杂念一毫不起谓之中,四大五行一毫不着谓之中。
吾神吾气有持行之道,不可太过;有补亏之道,不可不及。故曰:寂然不动者,中之体;感而遂通者,中之用。就形以求之,心之上尽处为天,脐之下尽处为地,上尽处至下尽处计八寸四分,自上下四寸二分,自上下四寸二分之中为中,即玄门所谓规中也。规者,尺也。地之去天八万四千里,而以规合之,人处其中,为三才,人一身咸备之,天地之中气在人身也。无呼吸而有上下者,益融益细,每一气从中而上,有五⊙送上,每一气从中而下,有五⊙送下,上至于心尽之天,下至于脐尽之地。行之既久,自觉忘气合神,欲尽理见。始也,精神魂魄意各安其居。中之两头,下上皆丨,或以上丨作头,或以下丨作头,分道而行,油然融然。期以上作头者,丨贯上泥丸,从重楼直达而不由夹脊。
其以下作头者,丨贯下涌泉,从气海直达而不由胫骨。丨所到之处便是玄关,至此不复用诀⊙上下,只以诀⊙安中处,如玄门存想法。是时受用,又非复开关时景象矣。其所以至此丨者,大道犹大路也。由内之路,不以路为路而以水为路,水路既足,任其上下,当在一年之后,粮泉足乎一千八十时也,若初入手开关即思行此,则未有水路,舟安从行?故曰:经营鄞鄞鄂体虚无,便把元神里面居,息往息来无间断,全胎成就合元初,全胎成就合元初。天地之中气在此,人体天地之中气以为气在此,此天、生地。生人、生万物之中气霏不在此。
上述丹法程序,是“由外入内之功”(类似任督二脉已通小周天境界)进阶;它是内丹炼养已经达到“尘心杂念一毫不起”、“四大五行一毫不着”而身心意融合之境,也即是所谓入“天心”。此时,真气“所到之处便是玄关”,循中脉而直接上下运行而不必再循任督循环(当然,这只是相对而言,因为真气的任督循环也应同时进行);故虽无中黄直透之名,其实在行所谓中黄直透之实。
上一篇
经常熬夜吃什么好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