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执然毕业后跟同学一起创业,每天工作超过12小时。
但让人没想到的是,他在公司上市前一年退出了创业团队。
理由是他在某天加班的时候,刷到一个视频。
视频里说:做人何必这么辛苦,生活最重要的是讨自己开心。
还有一位匿名网友,有段时间觉得自己应该存钱,却又很难克制自己的消费欲。
直到她在某篇文章里看到一句话:别为了存明天的钱,委屈今天的自己。
她觉得这句话就是对自己说的,从此花钱任意,再也没有任何心理负担。
多年后,母亲脑溢血被送进医院,每天大几千的医药费,让没有存款的她每晚辗转反侧,头发大把大把地掉。
这世上许多所谓的道理,只为给人一个安于现状的理由。
不想努力的人,总能刷到劝人躺平的理由;不想上进的人,深信阶级固化的论调。
这些话乍一听醍醐灌顶,实则只是一味迎合你的惰性,引导你以自洽的方式安于底层。
在这世上,99%的底层人把毒鸡汤当真理,追求的是情绪安慰。
只有1%的人,追求独立思考后的真相与价值,站上了金字塔顶层。
碎片信息迎合你
前段时间,刷到一份《2023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
报告显示,当代青年平均每年在网上的阅读量,如果以字数衡量,相当于11本专著;
每年观看网络视频的平均时长则为912.5小时,相当于600部BBC纪录片。
和这个数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超过半数年轻人全年没有完整看过一本书,或是一部纪录片。
知名主编尼古拉斯·卡尔曾对这种情况深表忧虑。
他在《互联网如何毒化我们的大脑》中说:
当我们尽情享受信息时代的慷慨施舍,也在逐渐丧失深度阅读、思考的能力。
互联网高速发展,注意力不断涣散的人,正在成为各种快餐媒体迎合的对象。
抽不出时间读书,没关系,三分钟的短视频带你看完世界名著;
没有耐心学习,不要紧,省去枯燥论证的干货文直接给你答案。
但是碎片信息的堆砌,不会让人丰富;走马观花式的浏览,不能使人深刻。
一味沉浸于“短平快”视听产品,只会让你陷入信息茧房,沦为互联网投喂的宠物。
“微信之父”张小龙分享过自己刚毕业后的工作经历。
当时网络还未普及,每次遇到技术难题,他只能通过研读专业书籍来寻求解决方案。
有时为了写好一行代码,他要翻看上百页的资料,推算满黑板的公式。
多年的积累,帮助张小龙形成自己的产品思维,并最终设计出、微信等国民级应用。
但最近几年,他发现很多年轻程序员,越来越热衷上网找答案。
复杂的问题,随便一搜,就能搜到网友的思路分享。
有时直接照搬网上的代码,只要实现功能便万事大吉。
结果效率是提高了,他们自己却失去思考和创新能力,成为随时可被替代的螺丝钉。
很认同这样一句话:你接收怎样的信息,就会成为怎样的人。
一个人沉浸于低密度的信息泡沫,只会被平庸的生活绑架一生。
深刻的理论,大部头的著作,不会刻意照顾你的阅读体验。
但当你沉下心来去品读,培养了深度思考的习惯,收获了人生向上的力量。
无用关系迎合你
看过这样一幅漫画。
一个酒鬼掉进水里,酒友们不仅没有救他,反而继续给他递上酒杯。
有些人就是这样,只是一味迎合你的不良习惯,带着你沉沦到底。
当你身处这样的圈子,但凡有些上进的念头,都会被立马扑灭。
美国教育家布莱德·科恩患有先天性妥瑞氏综合症,说话时会频繁抽搐、打嗝。
他想成为一名老师,却在求职时屡屡碰壁。
他听从父亲建议,在亲戚公司一边上班赚钱,一边继续面试。
大家知道他的病情,平时都会主动搭把手,这样他就不用经常说话。
亲戚也会安排一些较为轻松,且不用和别人交流的任务。
科恩身边人都觉得,这是最适合他的工作。
就连他自己也感到十分惬意,不用再为妥瑞氏综合症头疼。
直到有天翻到某个小学的面试邀请函,他才发现自己几乎忘了当老师的理想。
科恩立刻辞职,重新去各个学校面试。
学校不会迁就他打嗝的症状,却也倒逼他不断改善自己的交流方式。
无数次受挫后,科恩被一家公办小学聘用为候补老师,并一步步成长为“全美十佳教师”。
舒服的圈子,恰恰是人生最大的陷阱。
就像投资人冯仑说的那样:
“真正能帮你成长的人,不会过多在乎你的感受。而是会在认知上碾压你,思维上颠覆你,让你时刻保持成长的痛感。”
最值得相处的,不是让你很快乐的人,而是让你变得更好的人。
如果圈子阻碍你的成长,尽早远离,是对自己人生最大的负责。
▽
最后,想和大家分享《罗辑思维》里的一句话:
“决定你成功的因素,不是你能享受什么,而是你能承受怎样的痛苦。”
平坦大道通山腰,崎岖小路抵山巅。
一个人选择想要的生活,就必须要去面对不舒适的环境。
点个在看,与朋友们共勉。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