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课程结构方面:新课程突出了一体化的设计。
要“加强一体化设置,促进学段衔接,提升课程科学性和系统性”。
为此要重视课程的内外关系--纵横联系。纵向上关注从幼儿园到大学课程的衔接问题;横向上关注不同的学科相关知识的呼应问题。
三、教到什么程度?——课程评价差异化这个主题涉及的课程评价问题,主要是学生的学习评价。 在学习评价上,新课程标准强调了差异化。这需要落实到二个方面:一是课程素养目标的每一个方面,都具体化为了年段要求,使得不同学段的课程素养要求呈现出层次性地逐步递进。二是设有学业质量标准,明确了学业质量的学段要求,“整体刻画不同学段学生学业成就的具体表现”,形成的这个标准是有弹性的、有层次性的;强调了增值评价的理念,“关注学生真实发生的进步”;重视学生的差异和差异化的评价,“因时因事因人选择评价方式和手段,增强评价的适宜性、有效性”。课程评价特别强化了“教--学--评”的一致性,要求“考试评价与课程标准、教学的一致性”。这里需要我们确立的理念是,课程标准怎么要求,我们就应该怎么教;课堂上怎么教、怎么学,相应地就应该怎么评,怎么考。 四、怎么教?——课程实施实践化怎么教的问题在实践中就是课程实施的问题。这在教育实践中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新课程实施的突出特点是实践化。在课程方案中有二个与此直接相关的表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要求):一是“强化学科实践。注重'做中学’,引导学生参与学科探究活动,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构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二是“加强知行合一、学思结合,倡导'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我以为,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将会是今后一段时间课堂学与教变革的主旋律,需要教育工作者给予关注,展开研究,推进相关的实践探索。我在自己的工作中,与一些学校进行的思维型课堂建构,日常课堂微项目学习探索等研究,是符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要求的,值得进一步深化研究和实践,这也将是我今后的工作重点。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