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 正文

易地搬迁

易地搬迁让群众畅享幸福生活

青海日报08.0103:49

我叫张十妹,2011年到西宁市湟源县和平乡乡镇任职。十年来,我见证了和平乡的嬗变,从实施“百企联百村”“党政军企共建示范村”,再到“高原美丽乡村”……我深刻感受到了从中央到地方千方百计汇聚各方力量促进农村发展的坚定信念,看到了贫困地区从一穷二白到产业兴旺、生活富足的惊人变化。尤其在脱贫攻坚进程中,各级干部为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想办法、谋思路、促发展,让“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落”的坚定誓言真切地映照在了高原大地。

气候高寒、土地贫瘠、灾害频繁、交通不便……“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成了乡镇脑山村落群众致富的“拦路虎”。“要致富,就得先搬离恶劣的环境。”这是大家都明白的道理,身处脑山的群众面对村里能人一次次大浪淘沙似的外迁,也很向往有一天能搬出去,希望孩子能接受更好的教育,老人生病时能得到及时的治疗,青年们有更多的就业机会……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为了从根本上改变当地群众的生存环境,2015年至2018年搬迁,和平乡共有7个村实施了易地搬迁项目,涉及961户3249人,其中建档立卡户71户222人,搬迁规模为全县之最。

还记得那是2015年春节过后,湟源还是天寒地冻的时节,但马场台村的搬迁现场可谓热火朝天。原先制约群众发展的旧村落随着一声声吆喝,消失在了群山之间。村民们心中虽有不舍,但很快充满了对新生活的憧憬。那时,村民们纯朴而又炙热的期盼也激起了我们县乡干部的干劲,油然而生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很快化作了誓要“穷乡换新颜”的一项项实际行动。

入户宣传动员、签订意向书、选址规划、招标建设……2016年底,和平乡所属马场台、草沟、曲布滩、加牙麻4个村的易地搬迁工作率先完成;2017年完成了董家脑、马场湾、下拉雾台3个村的易地搬迁工作。2018年年底实施易地搬迁项目的7个村搬迁入住率均达100%。并依次通过县、市、省、国家级验收。

如今的马场台村村庄整齐、农户住房宽敞明亮、巷道干净整洁。村里不仅新建了村综合服务中心、健身广场、休闲文化广场、幼儿园、卫生室,生活区、经营区、养殖区搬迁,也实行了统一规划、科学划分,新建的农家院、家庭宾馆为发展乡村旅游和推进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与马场台村保留村落样貌不同,同样易地搬迁的申中乡莫布拉新村如今却是另外一番景象。

在莫布拉新村“和平佳苑”扶贫搬迁安置点内,一座座高楼林立眼前,宽阔的水泥路穿插其间,成排的绿化树伫立在道路两旁,宽阔的广场、种类齐全的健身器材……俨然就是一个城市里的居民小区。

莫布拉新村只是全县安置小区的一个缩影。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立的这些安置小区依托城镇建设,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利,实现让所有搬迁户喝自来水、走水泥路、住安全房的目标。群众生活质量显著提高,搬迁群众生产方式和生活质量发生了变化,、宽带等进入家家户户;就医、上学、出行均得到明显改善。依托周围便利的条件,搬迁群众通过转移就业外出务工实现自我发展,村子通过发展集体经济、资产收益增加群众收入,城镇环卫、公益性岗位解决贫困群众经济收入问题。与此同时,迁出区的旧宅基地得以复垦,结合退耕还林等项目实现整体生态恢复,生态环境得到良性发展。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基本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的搬迁目标。

如今,乡村振兴战略为我们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虽然奔向幸福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我坚信,在党的领导下,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今后的生活定会越来越好,幸福的日子还在后头呢!

(本报记者 郑思哲 通讯员 源委组 整理)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