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性面瘫;面瘫三针
笔者自拟“面瘫三针”治疗周围性面瘫117例,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7例周 围 性 面 瘫 患 者 均 来 自2010年1月至
2013年5月甘肃省中医院针灸推拿科门诊,其中男
68例,女49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72岁;病程1~3
天。诊断标准参照《临床常见疾病诊疗标准》[1]。
2 治疗方法
取穴:面瘫一穴,即患侧翳风穴;面瘫二穴为翳风与瘛脉连线的中点,位于手少阳三焦经的循行路线上;面瘫三穴位于乳突下胸锁乳突肌前缘,在面瘫一穴、面瘫二穴后方,三穴可形成一个等腰三角形。操作:穴位局部皮肤常规消毒,使用华佗牌0.30mm×50mm一次性无菌针灸针(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针刺深度为10mm 左右,垂直进针后采用轻度捻转法 使 之 得 气,留 针20min,每日1次,一 周5次。10次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3 治疗效果
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2]拟定疗效标准。痊愈:症状及体征全部消失,外观端正,计71例(60.7%);显效:仅笑时口角稍向健侧歪斜,或示齿时鼻唇沟变浅者,计20例(17.1%);好转:自觉症状 好 转,外 观 尚 健,口 角 轻 度 歪 斜 者,计15例(12.8%);无 效:治 疗 前 后 症 状 及 体 征 无 改 变,计11例(9.4%)。总有效率为90.6%。
4 体会
面瘫的致病因素目前尚不清楚,茎乳孔内面神经出颅通道存在有急性非特异性非化脓性炎性反应使局部神经肿胀、受压、脱髓鞘变性,引起单侧周围面神经受损导致麻痹。
现代医学多年来对针刺的功效研究,认为针刺可以提高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抗炎,特别是局部针刺可以降低病灶局部炎性反应,降低该区域的张力,促进病灶局部的血液循环,加强局部病灶的吸收和神经功能的修复。
笔者采用“面瘫三针”直取茎乳孔病灶,局部针刺以降低茎乳孔内张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使局部炎性消散,使得面神经在面神经管内茎乳孔不再受压,受损的神经得以修
复,功能得以恢复。祖国医学认为,面瘫多因脉络空虚,风寒之邪乘虚侵袭少阳脉络,以致经气阻滞,经筋失养、肌肉纵缓不收而发病。
《灵枢·经脉》曰:“手少阳之脉……其支者……上项,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颊……足少阳之 脉……其支 者,从 耳 后 入 耳 中,出 走 耳 前,至目锐眦后”。
手足少阳之脉“其支者”均从 耳 后 入耳中,出 耳 前,交 颊 至 目 锐 眦。因 此 手 足 少 阳 经 脉在颜 面 部 的 行 走 分 布,是 以 耳 后“其 支 者”为 枢 机开关,故风寒等邪侵入少阳经脉于耳后,引起枢机开关关闭,致使颜面部气血不通,筋肉失养纵缓不收而发为口眼㖞斜。在治疗中以耳后“其支者”为核心关键,遵从“腧穴所在,主治所及”选用面瘫一穴,“经脉所过,主治所及”选用面瘫二穴,直达病所的 治 疗 原则,选用面瘫三穴。三穴同用,开枢机、通经脉、行气血、祛邪气,经脉得通,气血得行,筋肉得养,口端眼正。因此,“面瘫三穴”能很好地改善周围性面瘫的症状。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