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母婴育儿 > 正文

小男孩难养?能治愈妈妈的8张漫画,焦虑时拿出来看看

作者:可乐妈

来源: 男孩派 (ID: boy666dj)

我爱你,所以给你选择的权利。


心理学家叶斌教授曾说:

“养育男孩,就要扛得住'虐’。”

的确。

自从生了儿子后,我就经常被他的破坏力、坏脾气和不开窍弄得狼狈不堪,甚至一度怀疑人生。

后来我才逐渐明白:

小男孩难养,不是因为他故意捣乱。

而是因为男孩和女孩在大脑发育、激素分泌等方面都有着天壤之别。

如果我们总是拿自己的成长经验去要求男孩,反而会伤害他们。

所以,我想向大家分享8个关于养育男孩的小故事,希望能够帮助到那些和曾经的我一样焦虑的妈妈。

01
养男孩,就是永远都不说“我不喜欢你了”。

3岁那年,儿子偷偷来到厨房,想要给还没回家的妈妈泡一碗牛奶麦片。

却不小心打翻了碗,牛奶淌了一地。

正当儿子手忙脚乱想擦干净时,妈妈回家了。

儿子上前抱住妈妈,将头埋在妈妈的怀里,小心地问:

“妈妈,是不是只有我乖乖的,你才爱我呀?”

妈妈笑着说:“我永远爱你呀。

儿子又问:“如果我弄乱了房间,把玩具丢了一地,你还爱我吗?

妈妈说:“当然爱,不过,你得收拾好房间。

儿子想了想,又问:

“那如果我用水彩笔在小狗身上画画,弄得红一块,蓝一块,你还爱我吗?”

妈妈说:“当然爱,但是,你要负责给小狗洗澡。”

说话间,妈妈来到了厨房,看到了满地的牛奶,她摸了摸儿子的头:

“现在,我们要一起打扫地板了。但别担心,我永远不会改变对你的爱。”

我们总以为男孩就是大大咧咧、毫不在意的。

可实际上,他们比谁都需要安全感,还总是会通过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问题确认父母对他们的爱。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一遍遍坚定地告诉他们:

不论如何,我都爱你。如果可以的话,我只会更加爱你。

02
养男孩,就是你可以慢慢来。

5岁那年,妈妈第一次参加儿子的家长会。

幼儿园老师说:“我们怀疑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住,你最好带他去医院检查一下。”

回家后,儿子一脸紧张地问妈妈,老师都说了些什么。

妈妈说:“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都能坐三分钟了。

其他孩子的妈妈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

儿子愣了一下。

当天晚上,儿子破天荒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让妈妈喂。

其实,小男孩好动、坐不住,往往不是因为多动症,而是因为血液中的多巴胺含量更高。

特别是跟同龄的女孩相比,男孩就像一个上蹿下跳的“皮猴子”。

但如果我们总是用自己的标准来判断男孩,难免会忘了,正是男孩的生理特点决定了他们的成长规律。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接纳他们的慢,把他们当作一只努力的蜗牛。

只有这样,男孩才有了变好的可能。

03
养男孩,就是经常说“我需要你”。

7岁那年,儿子跟爸爸妈妈一起去爬山。

路过一座吊桥时,儿子死死抱住旁边的围栏,说什么也不肯走过去。

无论爸爸如何鼓励、威胁,儿子都只是哭着摇头。

妈妈想了想,决定调整一下策略。

她蹲下来,故作为难地说:

“宝宝,妈妈也觉得很害怕,你能牵着我的手,保护我走过去吗?”

没想到,上一秒还在哭闹的儿子,竟然立马点了点头,主动牵起了妈妈的手,小心翼翼迈出了第一步。

一边走,还一边回头安慰着妈妈:

“跟紧我,不往下看就不怕,一直看着我就可以了。”

其实,每个男孩心里都有一个“英雄梦”。

在养育男孩的过程中,父母可以适当向他们示示弱、撒撒娇,让他们感觉自己被需要,从而变得更加勇敢、坚强。

最终,那个小小的人儿,就会一点点长出可以为家人遮风挡雨的翅膀。

04
养男孩,就是你张牙舞爪,我却笑着不发飙。

9岁那年,儿子跟着爸爸妈妈一起回老家过年。

距开学只剩三天时,才回到自己的家。

妈妈检查了一下儿子的寒假作业,却发现,儿子不仅没写几页,写了的那一小部分也是错误百出。

妈妈深呼吸了好几次,才平静下来。

她告诉儿子:“没关系,妈妈会陪你一起补完。”

可儿子写着写着却发起了脾气,把课本和文具摔了一地,哭喊着:“写不完了,我再也不想上学了!”

面对崩溃的儿子,妈妈没有发火,而是默默等儿子发泄完情绪,递给他一杯热牛奶。

直到开学前的最后一个晚上,儿子才勉强写完了作业。

睡觉前,儿子扭捏着来到妈妈跟前:

“对不起,我不应该偷懒,更不应该朝你发脾气。妈妈,你能原谅我吗?”

大脑的前额叶,能够帮助人调节情绪。

而男孩的前额叶天生不如女孩发育得那么完善,在发育速度方面,也落后了一大截。

这就导致了男孩更容易冲动、发怒。

想要教男孩情绪管理,第一步就是父母自己先要保持情绪平和。

潜移默化久了,男孩子自然也会变成小绅士。

05
养男孩,就是让他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学习。

11岁那年,儿子的语文成绩很差。

于是,妈妈经常在家向儿子提问古诗词。

有一天,吃饭的时候,妈妈又问儿子:“'春风又绿江南岸’的下一句是什么?”

儿子没有回答,而是捧起饭碗飞快吃完。

咽下最后一口饭菜后,儿子就像一匹挣脱缰绳的野马,飞快躲进了自己的卧室,回避着自己答不上来的问题。

妈妈没有生气。

等儿子出来后,妈妈找来了蜡笔和白纸,邀请儿子跟自己一起画古诗、讲故事。

临睡前,儿子一只手举着画,一只手划过上面的山峰、柳树、明月。

最终,完整地背出了《泊船瓜洲》。

对于文字信息的记忆,女孩往往比男孩更占优势。

为了让我们的男孩能够适应考试的要求,父母可以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图像信息,帮助他们理解、记忆。

引导孩子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给予及时的肯定,才是养好男孩的最佳秘诀。

06
养男孩,就是你犯了错,我看破不说破。

13岁那年,儿子养成了一个坏习惯,每天都要往书包里装很多练习册。

因为在他心里,这样是好学生的标志。

可因为装了太多东西,书包的带子总会撕裂。

为此,妈妈没少朝儿子发火。

可爸爸却什么也没有说。

带子断了,就帮儿子缝起来;再断了,再帮儿子缝起来……儿子觉得爸爸好像是在等待着什么。

等爸爸缝了几次后,儿子心软了。

从那天起,他主动将不用的练习册减了大半。

面对一个犟得像头驴的儿子,不少父母的第一反应就是打压。

然而,和男孩硬碰硬的结果,就是激发出他更加强烈的逆反心和攻击性。

正如《养育男孩》一书中说的:

“如果你只能给儿子一样东西,那就给他尊重。” 所以,与其硬碰硬弄得两败俱伤,不如后退一步,在不涉及原则问题的前提下,尽可能尊重孩子的想法。

因为养育男孩,永远需要以柔克刚的智慧。

07
养男孩,就是不唠叨。

16岁那年,儿子迷上了网络游戏,经常半夜翻墙出去上网。

有一回,儿子又跟几个同学一起出去上网。

可去了一趟厕所后,就变得神色古怪。

随后,跟同学打了声招呼,就回学校上晚自习去了。

不仅如此,儿子后来再也没逃过课。有同学喊他一起玩游戏,他总是摆摆手,说“戒了,等高考完再说吧。”

后来,大家才知道:

原来那天晚上,儿子无意间看到了蹲在网吧门口的爸爸。

爸爸没有责骂他,只是递给他一件外套,说“穿上,夜里凉,别生病了。”

进入青春期以后,很多父母惊恐地发现:

从前那个总爱黏着自己、会事无巨细跟自己汇报生活中每一件小事的男孩,好像一下子就不见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沉默、易怒、敏感的少年。

这一阶段,再正确的道理,对他们而言都如同噪音一般刺耳。

只有学会闭嘴、点到为止,才能再次敲开他们的心门,找回那个我们熟悉的小男孩。

08
养男孩,就是手放开。

18岁那年,儿子参加高考。

等出了成绩,儿子发现自己考得还不错。于是,一家人欢天喜地商量着该如何报志愿。

没想到,三口人的意见却出了分歧:

妈妈爱子心切,希望儿子报一所离家近的学校;

爸爸考虑到儿子未来的职业发展,建议他去北上广的热门院校;

儿子自己呢,则想报一所冷门学校学自己喜欢的专业。

最后,妈妈清了清嗓子,说:

“作为一个民主的家庭,我们投票决定吧,我这票投给儿子。”

儿子惊喜地望向妈妈,眼眶中闪烁着泪水。

爱默生·爱格里奇博士曾说:

“不能永远把男孩当成小娃娃,也不能永远不让男孩长大成人。

终有一天,当他醒来,他会成为一个男子汉,而不再是一个小男孩。”

草木会发芽,孩子会长大。

岁月的列车,从来不曾为谁停下。

父母能够给予男孩的最后一样礼物,就是放手:

“我爱你,所以给你选择的权利。

希望你能在经历和体验中,学会对自己负责。”

09
曾经看过这样一句话: “作为父母,我们不是要拔苗助长,让孩子长成我们心中的样子。
而是要给他提供一个平台和机会,让他长成属于他自己那个样子的人。” 坐不住,是因为男孩体内具有睾丸素,所以,我们要理解他好动、爱冒险的那一面;

爱发火,是因为男孩的胼胝体窄,所以,我们要坚持陪他多说话、多沟通、多阅读,让他学会表达情绪;

开窍晚,则是因为男孩前额叶和枕叶发育晚,所以,我们要多一些耐心和理解;

……

毕竟,再难养的“坏”小子,内心也是渴望能被人温柔以待的。

只要我们“熬”过了最初的这几年,相信后面的日子里,一定能收获一个温柔、体贴、快乐的小棉袄。

点亮在看,愿我们都能因爱而来,为爱守望。

做儿子的“知心人”,用他们喜欢的方式去爱他们、教育他们。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