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当我们说到一对异性之间的关系时,会有两种划分,要么是普通朋友,要么是恋人。后者是我们的性、情感和组建家庭的对象,幸福美满的婚姻是未来的方向。
这两种情况以外的,则被统一称作“暧昧”关系,这种关系通常被认为是不光明、不道德、不被接纳的。
与一个人从相识到相爱,再到步入婚姻殿堂相守到老,固然是浪漫的事情。但实际上,性、爱情、婚姻三者的属性是不一样的:
性是生理需要,强调激情;
爱情是情感需要,强调浪漫;
婚姻是社会需要,强调现实稳定。
(详情请参考《》)
这就意味着,遇到一个在身体、情感、精神、家庭各方面都契合的人,其实概率并不高。
但现代社会对关系的普遍信仰是,应该在同一个人身上找到这三者的满足,婚姻被赋予了很高的期待。如果某部分出现不匹配(例如性欲不一致),那应该想办法去协调,或恰当舍弃自己某些方面的追求。要是把这部分未被满足的需求转移到伴侣以外的其他人身上,会受到强烈谴责。
期待越大,失望也就越大。对正式关系赋予太多的期待,或许是不少人感到迷茫和压抑的原因。一个人要是与他人陷入到暧昧状态,可能会不知所措,难以接受这种不被世俗认可的状态,逼着彼此最终要么往上一层成为恋人,要么做回朋友。
那如果尝试撇开世俗约束,解除性、爱、婚之间的捆绑,往内感受自己的内心,是否会有不一样的发现呢?
其实,除了恋人和朋友这两种模式,关系还可以有更多的可能性。
中山大学社会学教授丁瑜曾经做过关于珠三角地区“小姐”们的工作和生活研究,写下《她身之欲》这本书。里面就提到一位名为Bobo的小姐,她对亲密关系有着另类的实践——对有关系的男性作不同类型的划分,例如
“丈夫”指情感和身体上都有密切互动的人;
“情人”指身体上的关系,两人有性,但不一定有很多的情感互动;
“男友”则是比较表面的关系,“不是那种要过日子的”;
“蓝颜知己”则指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做丈夫该做的事情,但又能保持一定距离,松紧有度。
这种与主流的专一价值观完全不符的行为,不少人或许立马会报以强烈的批判和否认。另外在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下,人们会觉得女性这样去做更加不可思议。
这时何妨不反过来想一下,既然朋友能有很多种,有的只是泛泛之交,有的是更适合讨论日常生活、一起吃喝玩乐,有的则是适合作精神上的深度交流,那对于与异性的关系,为什么我们就会认定只能有朋友和恋人两种呢?
有些人,或许只适合短期寻欢,彼此只为一时的激情而约会,但不适合厮守终身;
有些人或许更适合结婚,一起组建家庭共同生活;
有些人则适合情感陪伴或精神交流,给予彼此心灵的慰藉。
著名的哲学家波伏瓦与萨特有一段著名的开放式关系,他们定下契约,彼此之间除了对方,还可以有别的情人。对波伏瓦来说,不同的情人能带来不一样的感觉:
萨特给她更多是思想和精神上的共鸣和交流,但他们之间的性和情感并没有那么密切;马厄更多带给她性的愉悦;青梅竹马的情人雅克,则带给她爱情的甜蜜。
她认为自己是在以不同的方式爱着他们。此后,与其他更多情人的相处过程,也促使她不断完善自己关于行动、自由和爱情的观点,给她创作灵感。
波伏瓦
在观念越来越开放的现在,关系模式也悄悄开始出现更多类型:三人行、情人、素炮、主奴、开放式关系……
只是受传统婚恋思想影响的我们,容易把上述这些非典型关系看作胡搞。
其实,关系就如一面镜子,不同的关系能映照出不同的自我,让我们能有不同的发现。
例如,主奴关系能让人更好地开发自己的欲望,感受性爱的丰富多彩;
情人能让人饱尝调情和引诱带来的兴奋刺激;
开放关系能让人直面自己的妒忌和占有,通过这些情绪来获得更大的自我意识。
因此,“爱情三角理论”中的“亲密、激情、承诺”三要素,缺少了其中一两点,也并不会影响到一段关系的意义。
专情固然美好,但它也会让我们损失很多可能性。更何况,很多时候专一的背后只是恐惧的体现,我们恐惧失去,恐惧空虚,于是才希望通过捆绑和限制对方以让自己感觉良好。这种捆绑,在给人短暂安全感的同时,也让彼此的空间越来越小。
所以,为何不放过这种非专偶不可的大一统标准,让每个人根据自己和对方的需求来选择合适的关系模式呢?一个自由开放的社会应该能允许更多可能性的存在。
有人喜欢一对一的忠贞不渝;
有人喜欢精神上的连接,更看重大脑和思想;
有人喜欢一夜的即兴激情;
也有人喜欢开放关系的自由和冒险。
这些都因人而异。
当然,比形式更重要的是内核,无论什么关系模式,核心始终不变:平等、尊重、沟通、爱。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去探寻,去爱,去成长,去发现不一样的自己。
参考资料
《成为波伏瓦》[英] 凯特·柯克帕特里克/中信出版社/2021
《她身之欲》丁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非典型性关系。》公众号:香蕉公社训练馆
更多文章
下一篇
八字神煞金口诀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