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 正文

刘老庄八十二烈士为敌人展开最后的肉搏 连长下令不浪费一颗子弹

在苏北第二次反“扫荡”期间,根据地军民中涌现了很多英雄集体和个人,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刘老庄八十二烈士”。

1943年3月中旬,正向淮阴进行撤退的敌人,由于侦察到我们淮海区党委、淮海行政公署、淮海军分区等党、政、军领导机关都住在六塘河刘老庄一带,于是集中步、骑兵一千多人,在日军师团长川岛的指挥下,于3月18日拂晓突然包围了刘老庄,企图一举消灭淮海根据地的领导机关。

幸运的是,在敌人包围刘老庄之前,淮海区领导机关已于前一天离开了刘老庄,住在离刘老庄只有二三十里路的一个村子里。当时,根据师里的统一部署,在淮阴、涟水之间坚持反“扫荡”斗争的,是由团长胡炳云、政委刘锦平率领的3师7旅19团;留守在刘老庄的,则是该团1营的第4连。

发现敌人突然来袭,4连连长白思才、指导员李云鹏马上意识到,虽然领导机关已经撤走,但机关所住地离刘老庄并不远,敌人个把小时就可以赶到,因此必须把敌人阻挡住,以使领导机关有足够的时间安全撤走。决心下定,他俩立即集合部队,并迅速把部队布置到有利的伏击位置,作好了战斗准备。

当敌人完全进入埋伏圈以后,白思才下令集中全连的机枪向敌人猛烈开火,一下子就把敌人打得晕头转向。遭到突然打击的敌人因摸不清庄子里究竟有多少队伍,立即仓惶撤退。但一个小时以后,敌人发现刘老庄里的新四军部队并不多,才重新进行部署,展开兵力,从四面八方向4连形成了一个大的包围圈。然后,集中各种火器向刘老庄进行猛烈射击,把刘老庄轰得乌烟瘴气。不过,由于4连在此前已撤入“抗日沟”固守,因此敌人的猛烈射击,一时间倒也没有给他们造成什么大的伤亡。

上午9点,敌人发起第一次冲锋,被坚守在“抗日沟”里的4连用机枪、步枪和手榴弹打了下去。接着,敌人又组织了第二次、第三次冲锋,并冲到了4连的前沿阵地。但最后还是被4连先用手榴弹集中投掷,继而又同敌人拼刺刀,把敌人打了下去。

敌人见三次冲锋都没有奏效,就再次集中炮火猛攻4连阵地。4连全体战士在连长、指导员的指挥下,沉着坚定,凭借着一段不长的“抗日沟”,经受住了敌人千百发炮弹的轰击。就在这次敌人近乎疯狂的轰炸中,连长白思才被炮弹炸断一只手,立即昏迷了过去。指导员李云鹏也在战斗中负了几次伤,满身都是血。战场上,4连的战士有的断了腿,有的断了臂,整个战场上血肉横飞,尸体纵横。可就是在如此严酷的情况下,4连的干部、战士怀着对敌人无比的民族仇恨,以钢铁般的坚强意志,从拂晓起,奋勇战斗了将近一天。一天下来,战士们一口饭没吃,一滴水没喝,脑袋饿得发晕,喉咙干得冒火,眼睛被炮火熏得充血,鼻子也被呛得出了血,却仍然坚守战斗岗位,不让敌人前进一步。

到了下午4、5点钟,趁着敌人最后一次冲锋还没发动之前,连长白思才咬紧牙关,命令剩下的战士上起刺刀,把子弹全部搜集起来集中使用,严阵以待,准备洒尽自己的一腔热血,同敌人展开最后的一场肉搏战。

刘老庄战斗以后,淮海区人民在刘老庄建起了“八十二烈士”陵园,并用碑文记述了“八十二烈士”的英雄业绩。从此,这个烈士陵园就成为了当地人民缅怀烈士的一个重要场所。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