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世界,没有哪一架望远镜比哈勃太空望远镜更加出名了。尽管有钱德拉X射线望远镜等其他同样具有极强观测能力的设备不断向人类展现宇宙的图景,但每次提起精美的天文图片,大家首先想到的还是哈勃太空望远镜。
在哈勃太空望远镜的鼎鼎大名如雷贯耳、妇孺皆知的同时,你是否还记得那位伟大的天文学家、那个给了这架望远镜以名字的里程碑式人物——埃德温·哈勃。
1889年11月20日,埃德温·哈勃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的一个保险从业员的家庭。从小的时候,他就非常突出,但是他最突出的不是学习,而是体育,甚至在上学期间打破过跳高项目的州纪录。
上大学后,哈勃主修天文学和数学,并在牛津大学进修法学硕士(这领域跨得够远)。1913年,由于父亲去世,他回到了美国,从事的工作竟然是体育教师。
1年后,哈勃进入芝加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并于1917年毕业。正当他要投身于天文事业的时候,美国宣布参加一战,他于是入伍(不过据推测应该没有上战场)。
不过,威尔逊山天文台台台长乔治·埃勒里·黑尔慧眼识才,决定为哈勃保留职位。我们应该感谢黑尔的这一个决定,让哈勃能够在1919年回到威尔逊天文台。在这里,哈勃将一展才华,让全人类重新认识我们头顶的宇宙。
仅仅在100多年前,人们还相信银河系就是宇宙。只有一部分人认为,有一些星云看上去并不是属于我们银河系,而是独立于银河系外、和银河系并列的恒星系。
每一个人都力图证明自己的观点,纷纷试图通过观测找出证据,哈勃就是其中之一。他在1923-1924年之间,利用威尔逊山天文台刚刚建好的254厘米反射望远镜——胡克望远镜进行了大量的观测。在对仙女座大星系和M33进行观测的时候,他把它们的边缘分解为恒星,找到了有力的工具——造父变星。
造父变星被称作“宇宙量天尺”,这种天体的光变周期和它的亮度是直接相关的,科学家可以轻松地计算出来。只要观测记录它们的光变周期,就能知道它们的绝对亮度,然后利用绝对星等和视星等的转化公式,可以轻松计算出天体的距离。哈勃正是通过这两个星系中的造父变星,计算出出它们的距离远远超出了银河系的直径(虽然这两个数据当时都不准确,但是无碍哈勃的成果)。因此可以确定,它们不可能位于银河系中。
虽然哈勃有了如此重大的发现,但是主流天文界还是对此嗤之以鼻,宁可相信哈勃搞错了,也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反对哈勃的结论。
哈勃是个执着的人,他相信事实就是事实。于是,在1924年,他把这个研究成果发表在了《纽约时报上》——看得出他遭受了多么巨大的阻力,如此重大的发现竟然都不能首先发布在学术期刊。
世界上还是有很多清醒的科学家的,他们终于开始接受这个事实。在1925年,1月1日的美国天文学会会议上,哈勃正式展示了这个成果。至此,天文学家们关于宇宙和银河系之间关系的争论,彻底画上了句号。而星系天文学也就此奠基,后人也把哈勃称作星系天文学之父。
哈勃不仅能够让众多天文学家认错,甚至能够让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都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1915年的时候,爱因斯坦提出了著名的广义相对论。但是,在审视自己的成果时,爱因斯坦发现了一个惊人的暗示:宇宙是膨胀的。就像其他天文学家相信银河系就是整个宇宙一样,爱因斯坦信奉宇宙稳态论。为此,他不惜假设出一个宇宙常数,用来“修正”自己的理论,以维护宇宙稳定不变的理论。
20世纪20年代,在终结了宇宙岛之争后,哈勃转而展开对河外星系红移现象的研究。正是他的研究成果,让爱因斯坦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红移现象,其实是多普勒效应的一种。也就是说,由于河外星系这些光源在远离地球,所以光的波长会变长,在光谱上就会偏红。可是,有一点让他始终想不通:为何看起来所有的河外星系都在远离我们呢?他思考后得出的结果是:宇宙在膨胀,所以星系随着宇宙空间的膨胀而远离我们,天文学上称作天体的退行。这就好像你在气球上画几个圈,随着气球越来越大,这些圈之间的距离就会越来越远。
这一次,天文学家们显得比上一次“开明”得多,因为观测结果确实证明了哈勃是正确的。同时,有人将这个结果和广义相对论相结合,发现爱因斯坦明明曾经得到了正确答案,却用一个“宇宙常数”让自己错失了成为第一个证明宇宙在膨胀的人的机会。
爱因斯坦本人也很快不得不接受现实,承认宇宙是膨胀的。最终,他在广义相对论中去掉了这个宇宙常数,并且无奈地承认,这是他“一生犯的最大的错误”。
实际上,哈勃公布的不仅仅是宇宙膨胀理论,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推论:哈勃定律。
他在观测天体退行的时候,发现它们的退行速度和它们与地球的距离呈线性关系,这就是著名的哈勃定律。哈勃定律的表达式为:Vf = Hc x D
其中,Vf指的是天体的退行速度,单位是km/s;D是天体与我们的距离,单位是百万秒差距(MPc,合326万光年);Hc就是哈勃常数,单位是km / (s·Mpc)。
在这个公式中,哈勃常数是我们所不知道的数值。它的数值有多大,决定着遥远天体的退行速度。由于它们的退行源自于宇宙的膨胀,所以哈勃常数直接决定了宇宙在不同的位置有多快的膨胀速度。因此,对于天文学家来说,哈勃常数始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未知数。
只有确定了哈勃常数,我们才能知道宇宙在不同的位置有着怎样的膨胀速度。目前,没有人知道宇宙的膨胀有没有终止的一天,它到底会永远膨胀下去还是有一天转而开始收缩,还是一个未知数。通过哈勃定律,我们可以更好地观测宇宙,了解宇宙的膨胀进程。
自从哈勃提出哈勃定律后,天文学家们一直前赴后继地试图求出哈勃常数,而且求出的结果之间差距非常大。2013年3月21日,欧洲航天局的普朗克卫星给出的结果是67.80±0.77km/(s·Mpc)。而2019年时,德国天文学家利用引力透镜效应求出的哈勃常数,是82.4km/(s·Mpc)。
两个数据推导出的宇宙年龄分别是138.2亿年和114亿年,看得出,这两个数值之间相差还是非常巨大的。因此,探求哈勃常数的路还有很长,天文学家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得到精确的结果。
在接下来的岁月里,哈勃并没有更多突破性的发现。但是,仅仅前面的两个发现,就足以让他不朽。
1953年,哈勃在加州圣玛利诺因脑血栓病去世,年仅64岁。在他死后,其妻子葛蕾丝·哈勃并没有向大众宣布死讯,也没有举办葬礼。他就像是我们头顶的宇宙,用安静和深沉告别了这个世界。夫妻二人没有子嗣。
但是,人类不会忘记他的巨大贡献。为了纪念哈勃的成就,天文学家们用他的名字命名了小行星2069、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最著名的,就是NASA在1990年发射的太空望远镜,也就是哈勃太空望远镜。
哈勃已经逝去,但他的名字还在。终有一天,哈勃太空望远镜也会退役。但是,他的名字和他的功勋一样,都将不朽于人间。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