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对慢性前列腺炎的认识由来已久。
《医学三字经》云: “盖以脾主土,土病湿热下注,则小水混油。湿胜于热则白油”
《类证治裁·淋浊》指出: “肾有两窍,一溺窍,一精窍,淋在溺窍,病在肝脾; 浊在精窍,病在心肾”。
可见古代医家大多从湿热、肾虚论治前列腺炎。
我认为前列腺归属于“精室”范畴,而肝足厥阴之脉,“循股阴,入毛中,过阴器,抵小腹”,肝的疏泄与精室生理息息相关。
目前快节奏的生活,男性工作压力较大,久之易导致肝气不疏,气机郁滞,加上烟酒无度、嗜食辛辣膏梁厚味,致脾失健运,酿生湿热。
“伤于湿者,下先受之”,故湿热之邪循肝经下移,导致肝经湿热侵袭精室,湿热日久,灼伤肾阴,继而出现小便淋沥涩痛等表现,且肾阴亏虚,阴损及阳,阳虚则气化失常,膀胱开合失度,出现小便频数。
顾先生,38岁,文昌人。主诉尿频、尿急1年。
患者诉尿频10次/日,尿急、排尿不畅,偶小便刺痛及尿道口灼热,色黄,时有尿不尽,夜尿4次,会阴、小腹胀闷不适,阴囊潮湿,易汗出。
初诊时,见精神欠佳,情欲下降,纳眠一般,食欲较差,易有饱闷感,大便稀溏,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证属肾虚湿热藴结,治以清热祛湿,固肾止浊。
药用:山药、石榴皮、芡实、黄柏、薏苡仁、车前子、白果、炒厚朴、酸枣仁
药进7剂,诉尿频、尿急改善,小便刺痛及灼热感消失,会阴部及阴囊潮湿缓解,仍情欲不升,续前方去炒厚朴,加仙茅、阳起石。
续服7剂后,不适症状消失,情欲增加,余无不适,继前方不变,服7剂,巩固疗效。
方中重用山药、芡实补脾益肾;白果收涩止浊,兼除湿热;黄柏、车前子清热祛肾火,使湿邪有出路;加薏苡仁,增强化湿之力。
石榴皮敛肠固肾,涩精止血;厚朴辛则能发,温则能行,温中消食;酸枣仁宁心胆而除烦,敛神魂而就寐;再辅以仙茅、阳起石温肾壮阳,改善功能。
诸药合用,共奏清热祛湿,固肾止浊之效。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