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物理化石记录下了什么
3.2 捉摸不定的影子
3.3 专门捕风捉影
3.4 古地磁极变化现象究竟是什么原因造就的
3.5地球翻转挡也挡不住
本章诗曰:
地球翻转留痕迹,
知迹也难获真理。
传统假说误导向,
众多学者没懂起。
地轴换位地磁变,
地磁变化地层记。
谁先打破机巧关,
定能站到前沿去。
3.1 物理化石记录下了什么
在地质学中有一门分支科学叫做古生物学。古生物学研究的是古代生物的遗体或者遗迹。如果把岩层当做是地质历史记录的书页,岩石的细小颗粒就相当于地质历史记录的文字,化石就是地质历史记录中美丽的插图。化石都是由古代生物或生物的活动形成的。地质工作者常常象侦探一样,关注和研究那些文字和插图,以便解开地质历史记录的奥秘。化石的形成,首先要有庞大的生物群,当那些生物群不论死活都被埋葬起来的时候,就形成了埋葬群。那些基本保持原来生活状态的叫做原地埋葬,而被各种地质作用搬运后才堆积起来的叫做异地埋葬。由于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埋葬群中的很大一部分遗体会因为被分解、遗迹会被破坏而消失。保留下来的一小部分在沉积物变成岩石的过程中还会损失一部分,最后残留下来的极小部分才形成实体化石和遗迹化石。然后由于偶然的机会被人们发现,从岩石中采集出来进行研究。人们用肉眼就可以观察的化石一般叫做大化石,需要借助于显微镜或者电子显微镜才可以看见的化石,常常叫做微体化石或超微化石。
除了生物化石以外,还有两种普通人用肉眼看不见的特殊化石:一种是“化学化石”;一种是“物理化石”。化学化石需要在化学实验室里,对采集的样品进行一番特殊的加工以后,才可以得出结论。“物理化石”也需要在特殊的实验室里,对采集的样品进行专门的测定,然后经过一番复杂的计算,得出结论。
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是指南针。指南针是利用地球存在的地磁场,会使磁性物质按照统一的口令一样,大致的定向排列起来的特性,从而给需要确定方向的人们一个指点。地球人都知道,铁磁性物质在一个较强的磁场影响下会被定向磁化。在地质历史时期中,悬浮在水中的铁磁性物质的颗粒,是不是会在当时的地磁场作用下,在向下沉落过程中,依照当时地磁场的方向大致定向排列起来呢?可以肯定地说,这种情况是会发生的。沉积之后的铁磁性物质颗粒,也会受当时地磁场的影响和诱导,发生被磁化的情况。这是记录在沉积岩中的物理记录,是古老的地磁场留在岩石中的自己的标记,说它是“物理化石”一点不过分吧。生物化石只能保存在沉积岩中,“物理化石”不仅保存在沉积岩中,还可以保存在岩浆岩中,这是“物理化石”不同于生物化石的独特之处。
物理学知识告诉我们,铁磁性物质存在着一个特殊的物理性质的变化点,就是“居里点”。“居里点”是指摄氏573度这一个标定点。当高于这个温度时,铁磁性物质将失去磁性;在这个温度以下,铁磁性物质会恢复可以被磁化的特性(对于不同的矿物,居里点的温度数值有一些不同)。火山喷发时候溢流的熔融的岩浆,温度高达1000多度,这时候地磁场没有办法在它们内部留下任何记录,只有当熔浆降低了温度,达到“居里点”以下的时候,这时候的岩浆已经冷凝成不再流动的岩石了,当时的地磁场就会把岩浆岩中的铁磁性物质的矿物颗粒给予磁化,岩浆岩就记录下了当时古老的地磁场的磁化方向。
既然有了“物理化石”的记录,科学家们就会去研究它们,并且合理地运用它们来验证和解决科学上存在的问题。
3.2捉摸不定的影子
地球表层和近地空间存在着磁场,在类地行星中地球磁场的强度是最大的。地磁场主要来源于地球自身,而来自外层空间的成分还不到1%。传统科学告诉我们,可以把地磁场主要看成偶极磁场。它存在着南北两个磁极,连结南北两磁极的轴称地磁轴,地磁轴与地球自转轴并不重合,有11度多的交角,而且地磁极的位置存在长期变化和漂移现象。地质历史上的古地磁极的南北标定,是与地球自转轴的南北标定相一致的。目前以北磁极与北地极一致而定其为正向,如果南磁极与北地极一致则定其为反向。很显然,是科学家们为了便于说明地磁场和地球自转轴的关系状态而作出的标定。古地磁极在地质历史时期中,一段时间正向、一段时间反向的交替翻转记录是客观存在的,这是古地磁学得以建立和发展的基础,已经基本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在古地磁学家和其他学科的学者共同努力下,已经建立起了古地磁年代表,并且用于划分和对比第三纪与第四纪的地层[1]。
古地磁极能够倒向,地球自转轴肯定也会翻转的,这二者之间具有极强的相关性。地磁极与地球自转轴的相关关系可以看作是如影随形一样,正因为有这种正相关性,要说清楚地球翻转的问题,必须详细解析一下古地磁的形成和变化。
传统科学认为,地球的铁镍内核和液态外核可以产生地磁场,地球内核必定会受宇宙综合磁场尤其是太阳磁场的影响发生运动。实际上古地磁极倒向并不是地球的内核在外核以及地幔中间,象精雕细刻的多层象牙球一样,可以相对发生快速大幅度旋转。学者们努力去建立多种地磁场形成的假说,并用大型计算机进行模拟演绎,那只是一个研究方向,而且并非就一定是正确的、能够成功的研究方向。我们不一定非要步其后尘不可。如果地球内核的异常运动已经达到了足以破坏地球质心的原有平衡状态时,地球在自我适应需要的时刻,势必会依照自然规律发生调适性翻转。这种情况是地球内核为主导先动,而后导致地球翻转,于是就出现古地磁极倒向的现象。这种情况就象坐在小船上,如果小船上的人因故向小船的一侧集中,小船势必翻转过来,来个底朝天。如果两极的冰盖增生扩大,也达到了破坏地球质心的原有平衡时,地球翻转也会发生,此时地球的磁极倒向带有被动性。如果地球整体膨胀扩大或者收缩变小,同样达到了破坏地球质心的原有平衡时,还是会发生地球翻转,此时地球磁极倒向也是被动的。这种情况就象坐在小船上,小船因为风浪或其它原因发生翻沉,小船上的人也不得不掉入水中。当然还有其他一些因素影响,例如外来的陨石撞击,或者这些因素共同作用,造成地球翻转。换句话说笔者认为,古地磁极的翻转变化现象与地球翻转运动紧密相关,只要发生地球翻转运动,古地磁极的状态就会发生变化。只要我们抓住古地磁极变化的原因,必然可以牵出地球翻转运动的又一条科学证据。
地磁场在地球表面的数据表现,科学家常常用地磁三要素来标定。它们分别是:磁偏角、磁倾角和磁场强度。这三者在地球上不同地点的数据是不相同的。地磁场有日变化、月变化、年变化和长周期变化、缓慢积累变化。前面四种变化主要与太阳有关,一次因太阳引起的磁暴,可以持续几分钟、几小时、几天,太阳黑子的11年周期也可以影响地磁场的周期。后面两种变化可能是地幔或外核的扰动引起的。除了这些时间上的变化以外,地磁三要素在地球表面不同地点的数据,还要受到地下深处铁磁性物质的分布和埋藏深度的影响。笔者在野外工作中曾经亲自经历过的一件事:在一条倾斜的矿脉上我与同事一起分别用地质罗盘测量矿脉的倾向,一个说是向北东方向倾斜,一个说是向南西方向倾斜,谁也说服不了谁。后来用两种方式一起测量,一种是同事蹲下来,靠近矿脉测量;一种是笔者站着在高处测量。两种结果确实都是正确的!后来从高处逐渐向低处降低罗盘,发现罗盘磁针在某一个高度上乱摆动,再向下罗盘磁针发生反向指示,原来是一条磁铁矿脉在作怪!是磁铁矿脉的局部磁场干扰了罗盘的正常测量指示工作。这个过程完全可以重现出来:取一条条形磁铁将南北极与地磁场的南北极反向放置,把小指南针从高处逐渐向下移动靠近条形磁铁,注意观察小指南针上磁针的方向指示,可以依次看见正常指向、混乱指向、反向指向三种状态。
记得有一则故事,说的是某国的反间谍机关获得情报,敌方的间谍人员明日中午12点整,将在某某塔楼的顶部交接情报。于是派出特警部队暗中包围了塔楼,并在塔楼内秘密安排了警员,准备一举捕获敌方间谍。当12点的钟声刚刚响过,头儿忽然醒悟自己失败了。原来在大街上的塔楼的影子位置上,间谍已经交接完情报,并安全撤离。这是忽视影子的作用而招致失败的故事。我们不要忽视与地球自转轴呈现影子关系的地磁极,充分解析并巧妙利用它,我们将可以证明它的真身,即地球自转轴在地质历史时期内是有过若干次翻转的。
地球表面某一地点的地磁场的磁场强度,如果与理论上计算的该点的地磁场的磁场强度有差异,无论是大于还是小于理论值,这种情况就叫做磁异常,大于者叫正异常,小于者叫负异常。科学家常常用磁异常来找矿,或者用于研究地下的地质构造现象。前苏联的库尔斯克地区就是一个磁异常区,它常常使飞过它的上空的飞机的罗盘乱转,而导致迷航。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发现是一个特大型富铁矿区。白云鄂博也是一个磁异常区,据说蒙古英雄的战马到了山上,就会止步不前,因为马蹄铁和军士们的甲胄、武器都会被大山里蕴藏的磁铁矿吸住,那是我国的包头钢铁基地。四川的攀枝花同样是一个磁异常区,那是我国的攀枝花钢铁基地。
无论地磁场这个影子多么捉摸不定,科学界里有古地磁学家专门研究它,专门捕风捉影。
3.3 专门捕风捉影
我们先看看古地磁学者是如何进行详细的岩石磁学研究的。对于要研究的沉积序列的沉积物颗粒,先要进行矿物学鉴定,发现磁性矿物以磁铁矿为主,并含少量磁赤铁矿和赤铁矿。与风砂层相比,弱发育古土壤层的磁性颗粒较小,低矫顽力磁性组分的相对比例较大,且磁性矿物的含量明显增加。在该沉积序列中,从风砂层到弱发育古土壤层,磁化率、非磁滞剩磁、饱和等温剩磁以及低-高矫顽力磁性矿物的比率等磁学参数显示一定的渐变性。而从弱发育古土壤层到风砂层,这些磁学参数表现为急剧的变化。低矫顽力磁性组分的含量在该序列最底部倒数第二个风砂层中最低,向上至层序顶部,风砂层中的低矫顽力磁性矿物的含量大体上缓慢递增[2]。引用的这段文章里的专业词汇比较多,一般读者不必非要了解得一清二白。但是从中我们看到了科学工作者的细致和认真,我们不得不佩服他们的敬业精神。
有一部分古地磁学者是从理论上去论证地磁场及地磁场倒向现象的。他们会从实际资料出发,去上升为理论拟合,然后再反演计算。并进而推论,地磁场倒向可能不是全球同时开始和同步发展的,倒向现象更象是首先在一个(或几个)区域出现,然后向周围扩展,继而出现更多的倒向区。还可以推论,地磁场倒向期间,全球可能出现多个磁极。这些研究结果只是研究者们利用先进手段进行的数字游戏时,得到的一厢情愿的认识,并非自然界真实的现象,更没有任何人去进行一点最基本的验证。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呢?因为学者们都自以为是地认为,他们的拟合是正确的,所以反演也是正确的,于是推论也是正确的。尽管其结果被现实碰得鼻青脸肿,他们还是会坚持自己是正确的,而不愿意去探索当初拟合过程和反演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错误,并改正或者放弃原先花费了大力气得到的成果。类似这样的研究成果,只是研究过程中的阶段性认识,并不是最后的定论。作为学术上的百花齐放可以是一家之言,也许在研究地磁场的起因上是正确方向,但是在论述古地磁极倒向上,极有可能是一个错误方向,而且是一个能够导致长期混乱思维的错误方向。
最早研究并发现极移曲线变化的,是20世纪50年代英国伦敦皇家学院以朗科恩为首的研究小组。他们发现欧洲和北美大陆岩石标本所测出的两条磁极移曲线,虽在现代相交于一点,但在400~100百万年前时,则是相互分离的。时代愈老,磁极偏离现代位置愈远。如果把北美大陆的极移曲线叠加到欧洲大陆极移曲线之上,则需将北美大陆向东退移20~30度(经度)。这时大西洋将消失,也就是说,从前没有大西洋,北美大陆和欧洲大陆是拼合在一起的,这正好形成了魏格纳所提出的联合古陆的格局。
我国的马醒华院士等人利用古地磁资料确定了扬子地块(即川黔地区)在二迭纪时曾经处在南纬4度的大海中,随后才与华北地块碰撞拼合在一起。
直到20世纪50年代末期,由于质子旋进磁力仪和超导磁力仪的出现,才使海上磁力测量得以蓬勃开展。目前海上磁力测量已遍布各大洋,我国已完成了大陆架等海域的磁力测量。通过海上磁测,各大洋所发现的独特而壮观的条带状磁异常现象,使海底扩张说获得了强大的生命力。50年代中期,一批古地磁研究成果的公布,引起科学家们的兴趣。人们发现所研究的岩石有将近一半是正向磁化的,而另一半是反向磁化的。有关地磁场成因的磁性流体力学理论表明,地磁场的倒向在物理学上是完全可能的。地球自转轴的南北极与地磁场的磁极可以说是形影不离。在地质历史时期,已经记录到了许多,古地磁极一段时期是正向的,另一段时期是反向的;在较长的一段时期里以正向为主,而其间夹有几个反向时段;在另外较长的一段时期里以反向为主,而其间夹有几个正向时段。这是目前古地磁学的主要成果。古地磁学实际上相当于用现在的地球自转轴的北极在作标准,去标定所测标本的古地磁数据,这种做法是可以认可的。但是在传统观点看来,地球自转轴现在的北极是不会发生改变的,这实际上是学者们又一个极大的群体性错误认识。
岩石磁性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对象转向深海玄武岩,人们发现深海玄武岩不但有反向磁化现象,而且正、反向磁化岩石还组成一种很窄而平行的磁异常图案,每一异常宽约30公里,大约持续延伸1000公里左右。对这种磁异常的解释众说不一,成了悬案。1962年,剑桥大学的研究生弗雷德里克·瓦因参加了“H.M.S.欧文斯”号的考察,他也发现了与海底地形无关的地磁条带。为了解释洋壳磁化方向的交替,瓦因和马修斯借助于地球磁场的倒向,确认在正极性期中被磁化的岩石,按照与现今磁场相同的方向磁化;在反极性期中,被磁化的岩石,按照与现今磁场相反的方向磁化。1963年,瓦因和马修斯发表了一篇关于条带状磁异常成因的论文,这一篇三页纸长的论文点燃了席卷整个地学界的一场伟大革命的火炬。瓦因和马修斯把磁异常条带、磁性反向和海底扩张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模型。在这个模型中,海底扩张使得洋底像一条岩石圈传送带,而磁异常条带就是一架磁带记录器,它记录了洋底的年龄和海底扩张速率,还可以将磁性反向年代表外推到8千万年前。利用古地磁资料和岩石定年的结合,人们可以通过地磁极倒向来确定事件纪年,并将这些结果编制成古地磁极性年代表。古地磁极性倒向年表也称古地磁极性年表,是不同地质时期地磁场正、反磁极相互转化的优势时间间隔,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起来所建立的地磁年表。笔者要提醒读者和学者的是,在新的地球翻转运动面前,古地磁学的基本理论和古地磁极性年表必然要进行大幅度的修正。学者们听与不听,信与不信,皆悉听尊便。
瓦因和马修斯的磁异常成因模型指出,如果老的洋中脊裂谷从中间裂开,那么这一过程产生的磁异常应当按裂谷的轴呈对称分布。如果假设海底扩张的速率不变(笔者注:这是按照渐变论思维演化出来的一个错误假设前提,所以后续工作和数据也就不可信了),则每个磁性条带的宽度应当与熔岩喷发阶段的磁性期呈正比。瓦因进一步指出,可以用地磁条带的宽度来估计海底扩张的速率。例如雷克雅尼斯洋中脊处,布伦尼斯磁性条带的半宽度约为7千米,而布伦尼斯地磁期的延续时间为70万年,由此可知海底洋脊中轴向外扩张的平均速率为1厘米/年。仿之,可算出胡安·德夫卡洋中脊和东太平洋中脊的扩张速率分别为2.9和4.4厘米/年。继之而来的工作就是对地磁条带资料的搜集、整理并据此编制了海底的年龄图。如果说赫斯的海底扩张理论为魏格纳提供了大陆漂移机制,那么瓦因和马修斯的海底磁异常模型则证实了海底扩张,从而为板块构造理论奠定了基础。笔者提醒读者注意:在本段叙述中可以清楚地感觉到,学者们的头脑中,顽固地保留着地球平稳运转的习惯性认识,渐变论的思维不可能产生全新的变革!在这里简单指出:第一,是板块的惯性运动拉开了裂谷,不是裂谷岩浆上涌推动了板块运动,更不是地幔对流的作用导致板块分裂运动;第二,裂谷的张裂运动不是平均匀速的,而是脉动的;第三,目前学者们观察到的板块缓慢运动现象,以及观测到的实际数据,是两次地球翻转运动间歇期里地球稳定运行状态下的资料,不足以用于标定地球翻转剧烈运动期间的板块调整运动速度。如果盲目地用两次地球翻转运动间歇期里,地球稳定运行状态下的板块运动资料,去描述板块运动的非稳态运动状态,学者们必然犯下以偏概全的错误!详情在后面的专门章节里细述。
3.4 古地磁极变化现象究竟是什么原因造就的
要探寻古地磁极变化原因,直接会牵涉到地磁场的形成机制。爱因斯坦当年就把地球磁场的起因问题归为物理学领域尚未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传统科学建立起来的有关地磁场成因的假说论述,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1)学说;(2)内部电流学说;(3)旋转学说(1900);(4)学说(1929);(5)学说(1933);(6)学说(1939);(7)发电机学说(1946-1947);(8)旋转体效应学说(1947);(9)说(1950);(10)霍尔效应学说(1954);(11)电磁感应学说(1956)等等。一些古典的假说观点,在日益发展的科学面前已经日渐败露其不够完善的方面,从而逐渐退出或被抛弃。
笔者在与朋友们交流地球翻转新发现的观点时,曾经引用到古地磁极倒向的现象作为地球翻转的证据之一。可是朋友指出,你无法用现在的知识去证明古地磁极为什么倒向,你的地球翻转观点就可能站不住脚。这是探索过程中那个时候的一只“拦路虎”。经过反复思考,用地球内部天然具有磁体存在的陈旧观念,无论如何都难以形成古地磁极的反向状态。可是翻转状态又确实存在着,这是明摆着的状况。问题的关键究竟在哪里呢?反复思考的结果是:地球内部天然具有磁体存在的观念是错误的!地磁场的起因极有可能来自于地球的运动状态。如果我们将地球自转的速度降为0,地球磁场必然会极大地减弱,甚至为0。这个原理就象中医经络学说中的“炁”一样,当血液停止流动的时候,“炁”和经络自然会消失。所以必须在活体上确定经络和“炁”的存在。为此,笔者搜集了太阳系各个行星的自转速度、磁场强度、磁场方向等资料(附表1),它们已经显示出了一种可以探索下去的新思维方向:①在太阳风(带电粒子流)作为背景的基础上,
附表1 部分行星自转速度与磁场强度的关系表
行星名称 |
水星 |
金星 |
地球 |
木星 |
土星 |
自转周期 |
58.646天 |
243天 |
1天 |
9小时50.5分 |
10小时14分 |
磁场强度 |
1% |
极弱 |
以地球为1 |
大于10 |
大于1 |
磁场极性 |
正极性 |
反极性 |
行星体表面的带电荷运行切割,是最有可能产生行星磁场的基本机制。②自转速度的快慢可以决定行星磁场强度的数值大小。金星几乎没有磁场存在就是因为其自转速度太慢,而木星的高速自转产生了极强的行星磁场强度。③行星体所带电荷的性质可以决定行星磁场的磁极状态。木星和地球的自转状态相似,但是它具有以氢离子为主的正电荷,而地球看来应该是一个带负电荷的行星体,所以二者的磁场方向相反。④行星体自转轴的状态可以影响行星磁场强度的表现,并可以显示行星古磁极的变化。当地球自转轴接近直立状态时,地磁场近于正常值;地球自转轴近于平卧时,地磁场将会处于低数值状态,或者按照现在古地磁学的说法被称之为不定向状态。⑤行星体自转轴的位置状态,必然导致出现古磁场磁极方向的异常变化状态。当地球自转轴与现状相差180度时,按照现在的定向描述,地球会出现由东向西的自转状态,那时候出现的古地磁场的磁极自然就是铁定反向的了。
地磁场有日变化、月变化、年变化和长周期变化,那些变化主要与太阳有关。一次因太阳引起的磁暴,可以持续几分钟、几小时、几天,太阳黑子的11年周期也可以影响地磁场的周期。其实我们应该看到,上述的实际资料已经显示了地磁场与太阳风强度变化的正相关性。而古地磁数值的阶段性变化,更明确显示了行星自转轴的位置状态与当时地磁场的强度的相关性。谁能够在这个方向上探索着走下去,谁将会在古地磁学界作出全新的创新成果。可是传统学者们固有的潜意识坚持着地球自转轴的恒定不动,阻碍了他们向正确方向的探索工作。“关于磁场发生倒转的推测震惊许多谨慎的科学家。传统的地磁场起源假说认为,地球的旋转引起了地磁场。如果地磁场倒转与地磁场起源于地球的旋转两种观点都是正确的,那就意味着在反向磁化期间,地球是在朝相反的方向旋转,不仅南北方向发生倒转,而且东西方向也一样倒转。很显然,这种可能是不存在的[3]”。学者们看见了两种论述的矛盾之处,但是无法合理统一这种看似矛盾的冲突。那么我们可以领悟到,在这种论述背后潜藏着的是地球自转轴的永远的恒定不动的原始认识。而学者们的上述思考,恰好说明了地球翻转运动是必然存在的,而一时还没有被发现、被论述,发现和论述只是时间早晚的事情。只要地球自转轴发生每次90度左右的翻转调适运动,按照笔者的思考方向,两次地球翻转运动之后,地球南北极对调,东西方向也对调并没有什么奇怪嘛!太阳从西边升起向东边落下,并不是“神话和荒诞无稽”的现象,而是未被学者们认识到的自然界的真实运转现象啊!“行星自转和磁场之间存在一定的物理联系,迄今只有标度律的初步研究。行星磁场变化和自转都是随时间变化的。目前仅对地球磁场和自转变化有较多了解,而地球自转变化又因月球/地球质量比而呈现特殊情况。因此,行星自转与磁场的关系,需要进行深入研究。与此密切关联的问题是行星自转变化改变磁场(这是目前研究较多的),还是磁场变化改变自转(这是很少研究的)[4]”。这些都是部分学者的思考方向。
传统科学发现了古地磁极倒向的现象,但是无法解读其形成机制。而在地球磁场的原始、初级假说的假想状态下,根本无法寻觅到古地磁极倒向产生的过程。那些所谓的计算机模拟,也只是按照学者们的想象进行的数字游戏,能够在无数次的调整中得出一个似是而非的结果,却并非真实的自然状态和过程,更不可能由其中产生创新的思维和认识。笔者的这些亵渎计算机模拟工作的言论,也许是错误的,但是也许是说出了真实。如果说错了,学术界可以抛弃它;如果说对了,学术界为什么不可以反思一下,接受笔者的新思维呢?
在书籍、期刊和网络上,常常出现动辄几十万年才发生一次古地磁场变化的所谓“科普”论述,那明显是科盲作者的假传万卷书!就以包括现在在内的古地磁年表的布容正向期里,根据古里雅冰芯的数据,就存在着19次正反向变化的实际记录,按照地球翻转每一次在80-100度之间发生翻转计算,则会是38次,而实际的同位素年龄值仅仅只有73万年。那么频繁的间歇性翻转运动,会不断地改变地球自转轴的位置和状态。当地球自转轴在地质历史上处于与现代状态相似的时候,古地磁极的表现就是正向的;而发生两次翻转运动以后的自转轴状态,又可以出现与现在地磁极相差180度左右的反向变化现象;而且在现在使用的正向和反向状态之间,也就是地球自转轴处于类似天王星现在的近于平卧状态时,古地磁数据其实存在一个所谓的“低数值段”,那是古地磁学者早期在不明就理的情况下,错误将其抹杀、错误归类于或正向或反向的、被掩盖了的真实情况。也就是说,古地磁极倒向的变化状态,实际是以正向-低数值段(不定向)-反向-低数值段(不定向)-正向的面貌出现的(彩图1)。依照笔者的有关地磁场起因的新思维,完全可以顺理成章地解读那些连续系列的古地磁极奇特的倒向和变化过程。古地磁学的学者们和权威们,谁能够象笔者这样把地磁场的成因、古地磁极倒向的机制、古地磁极数据实际变化状态表述清楚呢?先期的迷糊和错误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在位高权重之际固守迷糊和错误,宁可封杀创新成果,仍然固执己见,守护摇摇欲坠的旧学术城堡。
3.5地球翻转挡也挡不住
20世纪50年代,美国学者考克斯等人从世界各大陆采集新熔岩标本,用当时刚问世不久的钾氩法测定正、反向磁化标本的年龄。并于1963年发表了最早的地磁极性倒转序列之后,于1969年又综合编制出了距今400万年以来的地磁极性年表。当时把数量级为1,000,000年的极性时间称为“期”,以对古地磁学研究做出贡献的学者的名字来命名,如布容正向期、松山反向期,高斯正向期和吉尔伯特反向期。在期内,还有一些与该期的地磁极方向相反极性的短暂时间,称为事件,它是以最早发现这种极性的岩石地点来命名的,例如,松山反向期中的奥杜威正向事件等。对于古老的岩石,由于同位素年龄测定的误差超过了“期”的时间间隔,所以此方法还不能建立比400万年更老的地磁年表。这种古地磁学建立初期的幼稚理念,一方面缺乏物理学上的解释,另一方面也没有地质学上的现象证据。只是基于表面现象的极其幼稚的、包含许多基础性错误的处置方法。
由于陆地火山喷发具有间歇性,所以喷出的大量熔岩很难恰好在一种极性转向到另一种极性时被磁化。然而深海沉积物则基本上是连续沉积的,也就是说,深海沉积物有可能提供连续的地磁极性转向记录。这一判断,特别是深海沉积物的反向磁化现象,终于在1964年被哈里森等人首先发现,1966年美国学者奥普代克等人又先后查明了北太平洋和大西洋的许多沉积岩芯也都具有正、反向磁化层相互交替的完整顺序。据此,赫茨勒等人于1968年在综合对比三大洋地磁异常和同位素年龄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晚白垩世至第四纪的地磁极性年表,为便于对比,他将表中的关键磁异常条带进行了统一编号,共编成32个磁异常条带,在太平洋和大西洋局部地区还出现了33和34号磁异常条带。洋脊顶峰为1号磁异常条带,向两侧号数越大年代越早。每个磁异常条带都有相对应的年龄。1976年拉尔森等人又根据对太平洋和北大西洋中生代的条带磁异常的研究,提出了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距今160~100百万年)的地磁极性年表。该表共编成26个磁异常带编号,在每个编号前冠以“M”字母,即M0~M25。由于缺少可靠的同位素年龄测定数据,故M异常系列的年龄仍然是近似的。但它仍然具有重要意义,使考克斯早年所建的地磁极性倒向年表延伸到了侏罗纪晚期。
目前地磁极性在整个显生宙的周期性转向,已为地球科学工作者所普遍接受,并为超级计算机采用数学方法模拟地球磁场,以及内陆核差速旋转的地质学观测所证实。志留纪以正向极性为主,晚古生代具有明显的反向极性,中生代以正极性为主,新生代是混合的,实际上,自7000万年前开始,正、反极性倒向最为频繁,每隔100万年就发生1~2次,每倒转一次需时1000~2000年。到了近100万年,主要是正向极性,但正在变弱。请读者把这些科学数据暂时保存一下,在后面的论述中,我们将会把它们归于错误的档案里面。
上面绝大多数资料都是现在地质学正在使用的古地磁学基本知识。按照地球翻转论看来,其中不合理的地方和错误的思维既明显,又大量存在。第一,地球翻转是不可能一次翻转180度的,从可以参考的文献记录、遗留的古老地图的定向变化等方面可以确认这点,中国的古籍中唯一而又精确地记录过这个事实。第二,古地磁极的倒向是一种统计数据,根据更加详细的古地磁的资料,在古地磁极的正、反向之间始终存在一个过渡期[5]。换句话说,现在标注的每一次的古地磁极正反倒向之间,都应该包含着二次以上的重大变化。现在正在使用的古地磁极性年表中,由于时间间隔过长,从而出现了严重漏掉、甚至完全抹去古地磁极变化细节的历史记录资料,给人们正确认识地球翻转现象,科学的幼稚举动给自己设置了无形的障碍。最近还有学者一方面坚持XXXX期的荒谬划分规则,另一方面却企图否定那些比期更加短小的“XXX事件”时间段的存在。在并没有弄清楚古地磁场成因、倒向变化机制、为什么会存在某个期内的多次倒向“事件”的成因的情况下,对于现行古地磁学不能判别哪些是正确,哪些是错误的情况下,盲目地取缔一些细微资料环节,有可能被传统科学的错误思维,把古地磁学导向走投无路。我们的任务是认识自然界,而不是用我们的思维去框住或者固化自然界。第三,古地磁学中的“事件”问题应该加强研究,而古地磁学中的那些“期”,才是应该废弃的、毫无物理学和地质学意义的称谓!某些学者正在进行的认“期”废“事件”的举动,是那些学者们糊涂的走向穷途末路的歧途起点。历史会对他们的错误举动进行终审判决的!
古地磁工作中的以现代北极为准的投影定位是可以认可的,但是因此而认为地球自转轴的北极恒定不变的认识是错误的!按地球翻转观念的认识,地球的北极会在地质历史时期发生翻转移位。中国有个寓言叫做“刻舟求剑”,说的是古时候一人佩剑过渡,船到江心,因水流湍急,在颠簸之际,不慎将佩剑从船边掉入水中。众人皆惊,只见他不慌不忙在船边作记号,口中说道:我的剑是从这里掉下去的,等船靠岸后我就跳下去把剑摸起来。传统的古地磁学界是否犯了“刻舟求剑”的可笑错误?举一个例子:一人乘坐江轮过渡,上船以后坐在以船头为标准的左舷位置,船开行以后,船头会依次指向上游、对岸、下游、对岸、上游,而在左舷坐着的人会以为什么都没有变化就过渡了。我们的古地磁学者不应该是乘船渡江的人员,而应该是驾驭渡船的船长,应该具有清醒而明确的渡船定向变化思维。在古地磁学的研究中,只有采用天极坐标,才可以更准确地标注各地块的方向和位置,为判定地球翻转的幅度提供数据。还有一个问题,古地磁的研究不应该采用地磁极180度完全的翻转来表达。因为这是一种非此即彼的机械性质的观点,在行星自转轴的天然翻转中是行不通的。世界上有好多亦此亦彼的过渡状态。我们就算借用这个标准去比较一下其他行星的自转轴状态:以冥王星的自转轴状态看,就不太好确定是正向,还是反向;如果去判定天王星的自转轴状态就只能卡壳了。建议将地磁极的翻转大圆,以斜向45度划分为两个极区、两个赤道区,然后使用地磁极的两次翻转之间的变换稳定期这个数据形式,与地球翻转的具体时间、自转轴具体位置、准确的翻转角度一一对应,更好地描述地球翻转变动的实际情况。
地球翻转运动必然在地质历史上遗留许多痕迹,古地磁的变化是其中的一方面。由于传统科学认识上的原始性,没有弄清楚古地磁极变化和倒向的机制与过程,虽然给发现地球翻转现象设置了陷阱。但是应该看到,正是在超越这个陷阱的过程中,古地磁学获得了拨乱反正的大好契机。当学者们正视古地磁学数据资料时,那些正向-低数值段(不定向)-反向-低数值段(不定向)-正向的变化,就是地球翻转运动使地球自转轴处于不同状态的最准确记录。所以认可古地磁数据变化的细节,将令读者和学者们不得不承认,地球翻转挡也挡不住。
不敢正视已经存在的实际现象对传统陈旧观念的挑战,不敢放弃并未被实际证实的原始科学理念,我们将只会自己画地为牢,把思维禁锢在陈旧的传统中,何谈科技创新啊!继承传统科学中的精髓,遗弃传统科学中的错谬,挣脱传统科学思维的束缚,科学必将在传统的基础上扬起创新的风帆!
参考文献
[1]http://www.hudong.com/wiki/%E5%8F%A4%E5%9C%B0%E7%A3%81%E5%AD%A6
[2]刘健朱日祥葛宗诗等江西彭泽末次冰期风沙沉积序列的磁学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131(8 )P626-633
[3] 涂光炽主编 地学思想史 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7年4月 P32
[4] 胡中为 徐伟彪编著 《行星科学》科学出版社2008.10.第一版 P427
[5] 阎桂林古地磁学(试用教材)武汉地质学院P92(内部交流)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