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 正文

宋代职官制度基础知识(八):功臣号

宋代的功臣号,是以各种两字一组的美名美称,后缀“功臣”二字,组合而成的。如北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四月时,宰相曾公亮为“推忠协谋同德守正亮节翊戴功臣”,枢密副使韩绛为“推忠佐理功臣”。这样的功臣号形式,同前文【1】里提及的唐代玄、肃、代、德等朝的功臣号形式有着很大的不同。

注1:指《“功臣号”在唐代的起源》一文。

宋代职官制度基础知识(八):功臣号

功臣号用词表,引自龚延明《宋代官制辞典(增补本)》

而根本性变化,大致发生于唐末的僖宗朝。

中、晚唐以来,唐代社会所积累的各类矛盾,在唐僖宗即位初,终于伴随着天灾人祸,得到了总爆发——那就是唐末大起义(王仙芝起义、黄巢起义)。广明元年(880年)十一月,黄巢军占领洛阳。十二月攻入潼关,军势直指长安。僖宗李儇在大宦官田令孜等人的随扈下,逃往兴元府(今陕西省汉中市),后进一步逃至成都府(今四川省成都市)。

在镇压黄巢起义的过程中,及之后,僖宗向一些镇压有功的宦官、武将、文臣授予了功臣号:

如大宦官杨复光为“资忠耀武匡国平难功臣”,大宦官杨复恭为“忠贞启圣定国功臣”;如武将晋晖先后为“怀忠耀武卫国功臣”“开国护圣佐命功臣”;如宰相韦昭度为“持危启运保乂功臣”,等等……普遍都是以各种两字一组的美名美称,后缀“功臣”二字,组合而成。而这些两字的美名美称亦并非毫无意义,而是带有相应的褒扬内涵的。如此的功臣号形式,已经同两宋时相差无几了。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唐末僖、昭二朝的功臣号,大体上依然如同唐代其他时期的功臣号一样,是因事而设、因功而授的。

譬如作为朱温(朱全忠)主要谋臣之一的敬翔,他所获的功臣号“迎銮协赞(叶赞)功臣”,抑或朱温之侄朱友宁所获的“迎銮果毅(毅勇)功臣”,以至朱温自己所获的“回天再造竭忠守正功臣”,都是因为朱温集团最终夺得了对唐昭宗的控制权【2】。

注2:昭宗李晔自乾宁三年(896年)在军阀韩建胁迫下逃出长安,此后于各藩镇军阀集团,及宦官集团之间的争夺下,几经转手,直到天复三年(903年)最终再度落入朱温之手。

而到了五代十国时期后,功臣号又有了一些新的变化:

一、在未发生(有必要授予功臣号的)特殊事件,抑或获授者未立下相应功劳的情况下,可以单纯出于加恩、笼络等目的授予功臣号。例如后梁太祖乾化元年(911)七月,梁太祖朱温就向“淮南两浙幕府【3】将吏五百人”授予了“赞政安国功臣”的功臣号。

注3:此处“淮南两浙幕府”即指钱镠的幕府。在后梁体制下,钱镠身兼镇海军(浙江西道)、镇东军(浙江东道)、淮南(淮南道)三镇节度使,虽则淮南节度使的辖区此时并不在其手中,而在杨行密次子杨隆演的手中。

二、对个人所拥有之具体的功臣号,出于褒奖或惩罚等目的,可增字、可改字、可削去。

三、五代十国时期大小各政权的功臣号,既有与唐代及五代时期各政权相同的美名美称,同时又多多少少各有新创。

再到北宋时,功臣号更是变成了一种例行的褒奖。什么身份的人,初次获得功臣号应为几字(这字数不包括“功臣”二字);之后是否可以例行增字等等,这些大体上都是规定好的……

例如初任宰相、枢密院长官(如枢密使等),必得功臣号;初任参知政事(副相)、枢密院副长官(如枢密副使之类),则“遇恩赐之”;重要宗室(比如皇子)与外国君主一般也会被授予;另外高级文武官员,以及禁军诸班直的将校也有可能获得。

至于字数——宰相初授六字(即三组),禁军诸班直将校初授二字(即一组),其余人等初授四字(即二组);禁军诸班直将校不得再加字,而只能改成更好的字,而其他人遇恩增字,则每次续加二字(即一组)【4】。

注4:假使某人地位够高,获得功臣号够早,可能会累积相当多的功臣号字数。例如越南李朝第七代君主李龙gān(显示不出来),他在1177年第一次获得宋朝的四字功臣号,到1210年去世时,已累积至了三十字(“推诚顺化秉信守义奉国履常怀德谨度思忠济美勤礼保节归仁崇谦协恭功臣”)。

宋代职官制度基础知识(八):功臣号

中兴四将——张俊、韩世忠、刘光世、岳飞

然而功臣号并没有在宋代长久存在下去。吴充在神宗朝任宰相时,曾进言道:“赐功臣号,本唐艰难时以宠慰武士,大臣岂宜用此”。最终导致神宗决定于元丰元年(1078年)十一月停止授予、使用功臣号。【5】待到南宋绍兴六年(1136年)四月,高宗皇帝为了宠慰大将,又曾恢复授予、使用功臣号。但恢复后实际授予的例子,如今可见的似只有韩世忠、刘光世、张俊三例。

注5:停止授予、使用功臣号的对象并不包括外国君主。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