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常年写材料的人,我发现很多人在写材料的时候,都会出现下面这3种问题。我分别总结了应对之策,拿去用好,必能大幅度提升你写材料的水准和质量。
问题一:贪多求全,力求面面俱到
有的人在写材料的时候,恨不得把上级所有的要求和领导所有的指示都放到材料中,以显得以上为纲,是严格按照上级和领导的要求来完成工作的。
适当地对上级的要求和领导的指示回应,是一种比较好的做法,显得落实的单位很讲规矩,一以贯之。
但是,任何材料的篇幅都是有限的,大而全不仅会让材料变得冗长,脱离“短、实、新”的总体要求,还会让材料显得没有重点,主题不够鲜明突出。
如果你把材料的重点放在力求创新上,那就不要过多强调那些惯常的做法;如果你把材料的重点放在求真务实上,那就不要写太多务虚的东西。
总之,少就是突出,任何材料都应该有一个鲜明的主题,并围绕主题延展内容。
解决办法:先理清思路,确定材料的主题,再围绕主题配置内容。
问题二:结构混乱,逻辑不够严谨
前面写了如何加强组织领导,后面还写健全组织机构,这就是一种重复和赘述。因为加强组织领导,肯定先要健全组织机构,没有组织机构,如何加强组织领导。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把健全组织机构放在加强组织领导的框架内,作为一个小分项来写。
出现重复赘述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先梳理材料框架,再填充相关内容,而是想到哪里写到哪里。一般情况下,新手比较容易出现这样的问题。
我见过一个处长写材料,罗列大小提纲就用了一天时间,请示完领导后才完善的材料。
后来,我发现这种写材料的方法确实好,既能避免重复赘述的问题,还能大大提高材料的过审率。
解决办法:不管写什么材料,先理思路列提纲,再填充相关的内容。
问题三:内容空洞,感觉不接地气
天下材料一大抄,就看你会抄不会抄。
写材料比较常见的一种做法,就是借鉴其他单位的材料,借而用之。
这样写材料确实简单快捷,但是也有明显的问题。那就是很多材料写完了以后,在本单位用可以,拿到其他单位用也可以,这就造成了材料的过于广泛化,没有针对性。
一份材料到底有没有思考和见地,其实一听就听出来了,那些照抄照搬的材料,稍微有点功底的人,马上就看出来了。
如果是汇报性质的材料,那上级领导一听就不高兴了,这不是下级图省事在糊弄上级吗。
如果遇到撞车的情况,那不尴尬死了吗,事后领导肯定会迁怒于写材料的人。事实上,照抄照搬经常会遇到撞车的情况,面子上过不去啊。
解决办法: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尽可能地修改,并加上本单位的具体人具体事。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