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在想,如果武昌古城没有拆除,现在该是一番怎样的情形。
武昌古城开有九门,分别是忠孝门、宾阳门、中和门、望山门、保安门、文昌门、平湖门、汉阳门、武胜门,还有张之洞后来在宾阳门和中和门之间开的第十个门通湘门,正对武昌火车站附近。四周有十米宽的护城河围绕。护城河的位置也就是今天的中山路、武珞路、津水路。
武昌古城不仅是衙门林立的政治中心,也是山水锦绣的花园之城,内有三台八井九湖十三山,单看看今天风景旖旎的紫阳湖、游人如织的昙华林、闻名天下的黄鹤楼就可知当时的武昌古城为什么誉满天下,达官显贵来往络绎不绝了。放在今天,是何其壮观的存在!
可惜的是这样一座花园城,固若金汤的古城,就被硬生生拆除了。只保留了中和门,也就是现在所称的起义门。
起义门在中国历史,特别是近现代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留下了彪炳史册的壮美篇章。第一次就是武昌首义是打响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第一枪,推翻了两千年的封建王朝,中国历史由此进入崭新的一页。第二次就是北伐战争,结束了军阀割据的局面,成立军政府。值得一提的是,固若金汤的武昌古城不是被攻陷的,而是由武昌城内的守军舍小义取大义,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起义门也就是实至名归。历史一次次证明,只有顺应时代的潮流,才不会被历史淘汰,否则再坚固的堡垒,即使不会从外攻破,也会“事起萧蔷”,从内土崩瓦解。
在武汉人口里说的起义门,其实大多是指起义门对面的巷子,中和门还没改名前,这里叫中和门街,据历史资料记载,在元代时期,一些回族官吏相继来到武昌任官,武汉才开始有了回民居住。到了明朝时期,更多回族人迁移到汉,1364年明军攻占武昌,一批回族将领被派来武昌驻守,至清代,武昌的起义门街明伦街就逐渐发展为最早的回民聚集区。解放后这里也成了武汉回民最大的聚集地。
因为回民,在这武昌城外,中和外街就成了最有名的牛羊肉批发零售市场,宽不过两三米的小巷口,挤满了一个个的牛羊肉的摊子,他们男的戴着小帽,可能是白色的,也可能是黑色的,依季节而异。女人都戴着头巾,操着生硬的普通话,仿佛带着草原的气息。你用武汉话讨价还价,一点问题也没有。这里的羊肉牛肉不但新鲜地道,而且价格也便宜。秋冬季节,吃火锅的时候,小巷里挤满了抢购牛羊肉的人。
这里不但有牛羊肉,也有十里八乡农民挑来的蔬菜在城门外叫卖,还有放排过来的外乡人,逐渐在长虹桥、武泰闸、鲇鱼套、武金堤一带生根发芽开枝散叶,这里也成了蔬菜批发市场,木材竹器集散中心,粮油酱料百货批发市场。明伦街、保安街、起义门街几条窄窄的巷子,充满了浓浓的烟火气。特别是从武泰闸到起义门这一横一直一二里路的街道,从早到晚永远是人挨人人挤人,上班的催,上学的在叫,还有买菜的不紧不慢地在看,赶时间的不慎“误入”其间,本以为是条捷径,却不料被这人挤人的场面吓住了,是进不能进,退不能退,只能心里叫苦,嘴里嚷嚷的叫“让哈子,谢谢让哈子。”可前面的车流人流永远是不慌不忙,或者水泄不通。
北有得胜桥,南有起义门,大概算是武昌城两条最有烟火气的小巷了。这里一南一北遥相呼应,永远是摩肩接踵人头攒动,永远是市声嘈杂引车卖浆之声不绝于耳,将这座城的渲染得格外热闹。不管你是达官显贵还是名家大师,在这里都只能放下身段,即便开着宝马奔驰,在这里也只能跟在板车拖车自行车后一步一趋。路边的面窝,店里的热干面,摊上的蔬菜猫鱼,永远是那么吸引人,至夜黑方退。
这两条最具烟火气的小街巷,命运是那么相似,如今它们都已经打围,还有少数人还在顽强地坚持。但市声已经褪去,这里只剩下断壁残垣。那些店铺,那些过往的人,仿佛是清明上河图一样凝固成了记忆,刻在每个人的心里。
过几年,她一定会华丽转身,来一个惊艳亮相。几百年风风雨雨,这里经历了多少次改朝换代,城头变换大王旗,却永远在这古城外在自由生长。但只有在人民的手里,她才会焕发出无限生机。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