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48阳丘[陽坵,读音作yáng qiū(ㄧㄤˊ ㄑㄧㄡ)]
一.姓氏用字:
二.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期楚国邑地阳丘,属于以先祖封邑名称为氏。
阳丘,古称“沈鹿”,是春秋时期楚国一个邑地的名称,位于江汉平原的北端,由于荆武王熊通(公元前740~前689年在位)在出征南阳盆地前,于沈鹿邑地的平地上用土堆筑了一座巨大的高台以祭祀上苍,故而改称“阳丘”,其地理位置在今湖北省的荆门市钟祥县东部一带。
后来荆文王熊赀(公元前689~前676年在位)在打通随枣战略大通道后,回军于周惠王姬阆元年(荆文王熊赀十四年,荆子堵敖熊囏元年,公元前676年)攻灭江汉平原西部的子姓古权国(今湖北当阳),之后将一位公族大夫敕封食采于阳丘,以维护阳丘祭坛。于是该公族大夫便改以封邑名称为官号,即称“阳丘大夫”、或称“阳丘尹”。
之后荆文王在返回都城的途中,因食用石菖蒲根茎过多而中毒身亡,其子熊囏继位,是为荆子堵敖(公元前676~前672年在位)。
在楚国阳丘大夫的后裔子孙中,多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者,即称阳丘氏,后省文简改为单姓阳氏、丘氏,皆世代相传至今。
本书按:
石菖蒲,属于天南星科·菖蒲族水生植物,其全草含有一定的毒性,包括细辛醚、石竹烯类生物碱毒素,因此具有较强的驱虫作用,是江南地区人们在“端午节”必备的物品之一。但石菖蒲的根茎在生食时口感脆脆的,微甜,味道似荸荠,因此荆文王平时喜好生食菖蒲根,久之中毒,全身抽搐、幻觉、冷汗、惊厥,终不治,死于强直性惊厥。
第二个渊源:源于地名,出自西汉时期山东邑地阳丘侯国,属于以先祖封邑名称为氏。
西汉文帝前元四年(公元前176年),汉文帝敕封齐悼惠王刘肥(公元前221~前189年)的七个儿子为诸侯王,其中的刘安(公元前179~前122年)被封为阳丘侯,建阳丘侯国(今山东章丘)。
到了西汉景帝前元四年(公元前153年),第二代阳丘侯刘偃(公元前?~前81年)因违法出界,被汉景帝裁撤侯爵,削职为司寇,阳丘侯国被废除,其地被改为阳丘县,这就是章丘建县之始,距今已有两千一百七十余年,可谓千年古县巨邑。
当时阳丘侯国的都城在今章丘县绣惠镇回村南部回南小学以东。清道光十三年《章丘县志》中记载:“百脉水西北流,经汉阳丘故城中,城南有女郎山,其水西北出城。[按:]‘百脉水出土鼓城西,今之明水镇东也。’其北流为绣江,经章丘东关外,又经女郎山东北,西折而经康家庄南,直西入回军镇中。南望女郎山不过五六里许,今女郎山北之回军镇其为汉之阳丘无疑也。”
西汉“文景之治”时期的阳丘侯国十分有名,以至于后来的章丘先贤们无论在何地为官,常常以阳丘人自称之;阳丘古城在清朝康熙年间诗人唐梦赉(字济武,公元1628~1698年)写有一首《阳丘城北水村》,描述其城北水村的景致。
章丘阳丘古城遗址
阳丘城旧时有城墙,砖石结构、高一丈六尺、厚八尺,上设城垛口。城墙外挖有宽一丈、深八尺的护城河。从东南河岸放水,绕城墙一周,在西北角再入绣江河。城内街道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建筑青砖碧瓦,宅第宏伟壮观。各交汇处建有庙宇,东有文昌阁,西有对泉寺,南有五圣堂,北有绣江楼,中有钟楼、关帝庙、龙王庙、土地庙、贞节坊等。按主要街道设桥头北门一个、南门四个、西门一个,各门上嵌有石匾额、寓意深刻。城墙两端与河岸衔接处设炮楼。各门两侧及城墙转弯处下设炮洞,配有牛腿炮、筒子炮、过山火铳、子午炮等,形成一座坚固的堡垒,城墙平面形状呈荷花型,设计巧妙、城防相互衔接照应、易守难攻。城中设钟楼,既报时又可作为防匪、防洪报警之用。
阳丘县治“回村”之名的由来:阳丘古城在县治北七里回军镇,春秋时期称作“赖邑”。周敬王四十一年(公元前479年),晋国正卿赵鞅(赵简子,字志父,公元前?~前476年待考)率军讨伐齐国,大军至赖邑而还,此后便改称“回军镇”。西汉景帝前元四年(公元前153年),阳丘侯国改阳丘县,县治设在回军镇。北齐天保七年(公元556年)阳丘县迁治于女郎山(章丘山)南,重建章丘城,回军镇变为回军村,后来又省去村名中的“军”字,省称“回村”,作为阳丘县古城,在历史上存在了七百零九年。
在古代阳丘邑地的住民中,有以居邑名称为姓氏者,称阳丘氏,后省文简改为单姓阳氏、丘氏,皆世代相传至今,其姓源繁复,不可一论。
三.各支始祖:
资料有待补充。
四.迁徙分布:
阳丘氏复姓是一个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但今已不再,族人多省文简改为单姓阳氏、丘氏,融入各氏大家庭,以历山、南郡为郡望,全国各地皆有分布。
五.郡望堂号:
1.郡望:
济南郡:古称历山,即今山东省济南市。汉朝时期高祖刘邦设有济南国。荆楚七国乱政后改为济南郡,治所在东平陵(今山东章丘),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临淄市一带。晋朝时期移治历城(今山东济南)。北魏时期改为齐州。宋朝政和中期升为济南府。元朝时期则为路。明、清两朝均为府。民国初期废府,改为山东省省会市。
南郡:历史上的南郡古称“唐”,有二:①建于战国时期楚顷襄王熊橫二十一年(癸未,公元前278年),汉朝因之,治所在郢(今湖北荆州纪南城),下辖十八县,其时辖地在今荆州、宜昌、宜城、南漳、荆门、华容、远安、当阳、秭归、巴东、恩施、利川、宣恩、枝江等一带地区。隋朝开皇初年(辛丑,公元581年)被废黜。②秦朝时期所置南郡,下辖今湖北原荆州、安陆、汉阳、武昌、黄州、德安、施南诸府及襄阳府之南境,治郢,楚之故都,在今湖北江陵县东南,辖境相当今湖北粉青河、襄樊以南、荆门、洪湖以西、长江和清江流域以北、西至四川巫山等地。汉朝时期以江陵县为郡治,即今荆州市江陵县。唐朝时期改为江陵郡,旋升为江陵府。
2.堂号:
南郡堂:以望立堂,亦称唐邑堂、郢都堂、荆门堂、江陵堂。
济南堂:以望立堂,亦称历山堂、章丘堂、赖邑堂、宁邑堂、台邑堂、崔邑堂、回军堂、阳丘堂。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