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甘孜州泸定县,有一座横亘在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泸定桥在红军长征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飞夺泸定桥”的故事在如今也不断地在大屏幕上被重演,“13根铁链托起共和国”的荣光在如今也持续被传承。但是大家知道泸定桥到底是如何修造完工的吗?泸定桥上的13根重如千斤顶的铁索又是如何承重的呢?
飞夺泸定桥
泸定桥横亘在四川甘孜州泸定县的大渡河上,它的重量达40吨,长度达到103.67米,宽度为3米,比起如今长达数百米、数千米的现代化大桥来说,泸定桥在长度和宽度上并不是十分突出,但是泸定桥却在历史上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泸定桥是一座典型的悬挂式铁索桥,它的修建历史可以追溯回清朝康熙年间。在清朝康熙年间,人们为什么要修造那么一座桥呢?起因是当时的人们的日常生活被大渡河所困扰,生活在两岸的人民,无论是少数民族藏族还是汉族,出行时都会十分不方便。
在当时,无论是搭乘渡船,还是利用溜索,运输效率都十分低下和不理想。因此当时如果你到大渡河附近走一走,便会看到在大渡河的沿途两岸堆积着许多货物,甚至堆成了一座小山丘。有时囤积的时间久了,大家只能原地等待其中的瓜果蔬菜等不易保存的食品一点点腐烂,从而造成很大的经损失,却无能为力,当时民众的叫苦声连连。
除了两岸民众的日常生活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连当时的军队都受到困扰。大渡河的水流十分迅猛湍急,如果想徒步渡河,危险系数是十分高的,难于登天,因此如果军队想去西藏的话,基本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
因此,对于当时的康熙王朝来说,无论是出于改善群众的日常生活,提高便利性;还是出于军队作战的需求,都需要修建一条桥梁,因此316年,康熙皇帝下令要修建一条桥梁来解决目前的困境,地点就在大渡河上,这就是泸定桥的修建背景,最终泸定桥的修造用时一年。大家知道“泸定桥”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吗?其实这主要取了“泸水安定”的好意头。
泸定桥的厉害之处在于虽然全桥的重量达到了四十多吨,但是两岸的连接依靠的却仅仅是十三根铁链。而泸定桥在实际意义上也并不是一座架构完整的悬挂式铁索桥,泸定桥一共由三个不同的部分组成。
其中,13条铁链组成了泸定桥的主体部分,大家可别小瞧这13条铁链,这些有着碗口粗的铁链是组成泸定桥的重要部分,也是泸定桥的核心构成。泸定桥的主要修造材料为铁件,而这13条铁链占据了泸定桥的大部分重量。
除了用于铸造泸定桥的卧龙桩、纵向地龙桩之外的十余吨铁件外,泸定桥剩余的材料几乎都用在了12根铁链的打造上面。
具体展开来说,是用在打造一个个“铁环”上了。因为如果你亲身去泸定桥走一走,会发现泸定桥上的13根粗如碗口的铁链,其中4根铁链用于组成泸定桥的护栏,左右两边平均分各两根,固定在桥台里十分牢固;剩余的9根铁链用于组建桥底,这也是泸定桥的主体部分。
工人们将木板铺设在桥底的底链上,这样就可以形成可供行人行走的桥面了。不仅如此,每隔一小段距离,工人们就会在桥栏和底链之间放置一条铁链,铁链不是很粗,主要是起到稳固作用,细链和13根主要的链条从而就构成了泸定桥的桥身主体。
泸定桥上的13根铁链实际上是由一个个铁环环环相扣形成的,这些铁环互相搭建形成了泸定桥的主力部分,体现了修造工人们的智慧。后文我们再展开来说泸定桥的修造过程有多么复杂。
或许大家都曾听闻过在泸定桥上发生的“飞夺泸定桥”的故事。在红军长征途中,当时的红军战士们在大渡河前遇到了敌人的封锁,进退两难,眼前是湍急的大渡河,后面是敌人的步步紧逼。在这样的情况下,红军战士们除了选择飞夺泸定桥,似乎也已经没有其他退路了。因此红军战士们决定硬着头皮,利用泸定桥上的铁索攀爬过江。
当时的攀爬过程可谓是十分惊心胆颤,22名红军战士义无反顾的上了桥,此时敌人的枪支大炮在脑袋上方轰鸣盘旋,底下的河水也发出着可怕的咆哮声,如果掉下去就会被河水冲走,陷入生命危险。但如果在桥上攀爬,也很容易被敌人瞄准打中。
因此无论是往上看还是向下看,都不是一个安全的选择。但即便如此,我们的红军战士们在泸定桥上依然没有一丝犹豫、害怕和退缩。
后来,22名红军战士中有人不幸牺牲,但是其余的战士带着悲愤继续勇往直前,一路冲锋,成功拿下了泸定桥的控制权,对岸的敌人也被迫逃离战场。“飞夺泸定桥”一战从此成了红军胜利史上的光荣篇章。
泸定桥不仅是一道永恒的风景线,也见证了22名红军战士们为了捍卫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惜将自己的生命后置的英勇,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民族精神和长征精神,值得世世代代流传歌颂。
那么正如前文提到的,泸定桥的重量足达40吨重。面对湍急的河流,以及险峻的地形,那么当时的工人们是如何完成泸定桥铁件的搬运和桥梁的修造的呢?一起往下看看。
泸定桥是如何修造的?
修建于清朝康熙年间的泸定桥,在当时技术水平有限,没有先进的建筑设备的情况下,泸定桥只能用最原始的人工的方式进行修造。
但是从上文中我们得知,泸定桥的每条铁链都粗如碗口,总体桥梁的铁件加起来更是高达40吨,工人们是怎么把这些铁件运上来的呢?又是怎么把这一个又一个的铁环相扣在一起的呢?这些铁链发生过断裂吗?带着这一个又一个的问题,一起往下看看。
泸定桥周围的地质条件十分恶劣,属于地质灾害高发区,对人们的通行造成了十分高的危险。但是在工匠们的智慧与巧手下,泸定桥的修造最终仅耗时一年,且屹立不倒,堪称桥梁建筑史上的奇迹。
泸定桥的修建取材并不是一开始就定为铁件修造的,专家们在最初修造时也发生过激烈的争论,有的专家还提出了用木头来修造桥梁的建议,但是考虑到每年汛期来临时,大渡河的河水十分湍急,木头制作的桥梁极易被河水掀翻,因此这个计划并没有被通过。
除此之外,专家们还考虑过用石头作为建筑材料,但因为大渡河四周的土质松软程度高,如果用石块的话,可能短时间内桥梁就会被腐蚀坍塌。因此考虑到稳固性和后期的维修成本等方面,木头和石头作为建筑材料的建议都被否定了。
后来专家们将目标锁定在了“铁”上,但是问题又来了,当地并不生产铁,因此如果想用铁作为原材料的话,就需要从一百多里外的荥经县将铁运过来。
因此做了决定之后,荥经县的铁匠们开始没日没夜的炼铁打铁。康熙皇帝甚至还下令在每个铁环上铸上铁匠的名字,为的是日后出现质量问题时追责,因此每个铁匠在工作过程中都非常认真,不敢出错,这就使得这些铁环的质量都十分牢固。
材料问题解决了,那就要思考这些铁件的运输问题了。面对大渡河湍急的河流,工人们曾经试图采用乘坐船只的方式运输铁件,但是大渡河的河流流速,光是人通过都费劲,带着沉重的铁件很容易就会导致人仰马翻的结果。
于是经过了一番琢磨,最后工人们决定采用“索渡”的方式运送铁件。所谓“索渡”运输方式,就是将在河流上方拉起一根竹索,再在竹索中间穿过一个个短竹筒,这样就可以将铁链拴在竹筒上,从而从对岸将铁链拉过去。
而解决了铁链问题后,工人们便用大石块作为桥桩,嫁接铁链,这样就形成了桥梁的雏形。正如前文中所提到的,泸定桥的十三根铁链各司其职,分别充当桥梁的桥身,以及作为两侧的扶手等等,可以发挥固定作用,也可以发挥保护的作用。如此一来,泸定桥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就修造完成了。
值得一提的是,其实泸定桥一开始并不是这个名字,但据传是康熙急促了大渡河的名字,将“沫水”记成了“泸水”,因此分别取了泸水的“泸”,以及纪念准噶尔之乱的平定的“定”,便有了“泸定桥”这一名。
如今,泸定桥在风雨中依然牢固,红军精神和工匠们的智慧也将一直流传下来。
好了,本期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看完这期别忘了给我们点赞,关注和**。谢谢您的支持,下期更精彩!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