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针
脐针是指在脐部实施针术,从而达到平衡阴阳,祛除疾病的目的。经多年临床验证,脐针对于多种疾病具有显著疗效,受到医生与患者的一致认可。
医案举例
殷某,女,26岁,教师。鼻塞声重2-3年,屡治未愈。头两侧痛,大便秘结,数日一行,胃纳尚可,夜眠亦佳。经检查为慢性鼻炎。舌苔薄白,脉沉细弦数。
穴位选取
脐针选穴: 离位、艮位、兑位。局部选穴:迎香穴( 双) 和上迎香穴( 双) ,印堂穴。
操作方法
肚脐常规消毒后,选用直径为0.25mm,长度为40mm的毫针,按照离位、艮位、兑位的顺序依次捻转平刺进针( 医者应详细观察各部位,在有色素沉着、褶皱、结节等处进针为佳) ,留针30min。
迎香穴针刺: 局部穴位常规消毒后,选用直径为0.25mm、长度为40mm的毫针,迎香穴、上迎香穴向鼻根部斜刺0.8mm。印堂穴向鼻尖方向平刺0.8mm,强刺激捻转提插至得气后( 患者自觉鼻部酸沉感) ,留针30min。
1天1次,10日为1疗程,10日后,鼻塞大为减轻,继续治疗10日,诸症消退。
穴位解释
离位,五行属火,五脏属心,针刺离位具有振奋一身阳气之功。《医方考·卷五》曰: “人身之上,天之阳也,故六阳之气皆会于首。若阳气自虚,则阴气凑之,令人脑寒而流清涕。”鼻塞、流涕本属清阳不足、浊阴郁滞之象,一针离火,日光昭彰,阴霾自散,又离位洛书属头,用来治疗头部之鼻之慢性炎症最不为过。艮位,五行属土,在体属鼻,可用于治疗鼻部一切病症。艮位属胃,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慢性鼻炎诸症均因气机不利,故针刺艮位以调脏腑气机。这与“七窍以脾为本”的理论不谋而合,脾胃之气虚,则耳鼻口目为病,需进行清阳之气的濡养。兑位,五行属金,五脏属肺,肺主鼻,鼻为肺之外窍,明代《证治要诀》记载: “清涕者,脑冷肺寒所致。”古人云: “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识香臭矣。”而且在《素问·十九病机》中指出: “诸气膹郁,皆属于肺。”由此可知,慢性鼻炎与肺脏关系密切。又艮与兑相配,名山泽通气,该法为通之大法,一身之气皆可由此而通,一切不通之症皆可由此而治。
文稿:马国靖
审稿:娄政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