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曼青
(1902年12月20日-1975年3月14日))。男, 名岳,字曼青,号莲父,别署玉井山 人,又号曼髯。浙江省永嘉人,出生于温州鹿城区。从少喜欢诗画,精通诗、书、画、拳、医,世称“五绝大师”。
18岁即应聘为郁文、艺术两大学教席。1926年,得蔡元培赏识,荐任上海暨南大学教授,兼美术专门学校国画系主任。1928年执教国立暨南大学,又任上海美专国画科主任。之后与黄宾虹等创办中国文艺学院,任副院长。在沪时,经濮秋承介绍,师从杨澄甫(1883-1936,杨式太极祖师杨露禅的亲孙,普及太极拳的功臣)习太极拳。因其资质过人,经年得其大要,1929年,适逢杨夫人卧疾,郑曼青用从母亲学来的医术,悉心诊治,终告痊愈。杨师感之,乃倾囊相授,向郑曼青传授了杨式老架太极拳。五艺之中,尝言太极拳为最爱。为了推广杨式太极,郑曼青删减了杨式老架中的重复动作,并将整个太极拳体系简化成“松沉”二字,成就了风格别树一帜的郑子太极拳。1932年,由郑曼青主笔,在《太极拳使用法》的基础上,为杨澄甫整理《太极拳体用全书》。1938年,任湖南省国术馆馆长。1939年至重庆,任教于中央训练团。
1949年赴台湾,与于右任、陈含光等结诗社。创立时中太极拳社(后改称“时中学社”),开台湾太极拳风气之先河。1960年后,在美国创办时中文化中心。1964年,客居美国纽约,设太极拳研究社,专心传授太极拳。曾应邀到联合国表演去极拳。郑曼青在湖南国术馆时,创编三十七式短架,门人称其为“郑子太极拳”。1947年,编著《郑子太极拳十三篇》。20世纪60年代,编著《郑子太极拳自修新法》。
48岁那年,郑曼青携眷来台,之后一直有在士绅名流之间教授国画,其中就包括了蒋介石夫人——宋美龄。当时甚至有人质疑,宋美龄的公开画作均是由郑曼青代笔,不少人亦声称蒋介石夫妇有跟郑曼青兼习太极拳术。宋美龄在写给张学良的信中说:“自来台后,余忽对绘画兴趣浓烈……余即延请黄君璧先生教山水,而郑曼青先生之花卉,乃是台湾首屈一指之翘楚,两位才华决不逊于张大千和徐悲鸿。”事实上,蒋介石的确曾为郑曼青所着的《郑子太极拳自修新法》题词,称赞郑子太极拳“强健身心”,足见两人交情着实不浅。
对于郑曼青的绘画技艺,张大千曾说:“荷芷梅兰,吾仰郑曼青、王个簃。”这当然有张大千自谦的成分,但说明了郑曼青的创作特色非常明显。在《郑曼青书画润格》中,蔡元培等人说,“古代书家或能画而不以画名,画家或能书不以书名”,而郑曼青“以书家之笔力用于画,故秀而特劲;以画家之风致用于书,故正而不拘。其气韵超逸,寄托遥深,因作品而表现高洁之个性,则书画一致也。“
郑曼青之诗与画,格在平淡质朴,清空简洁,自然天纵。诗最醉心少陵之醇厚,而加之以平淡,不为奇韵险句。书泛滥百家,晚年反求横矗直,力除轻险。尝云:“颜平原小楷《麻姑仙坛记》最平稳严正,拓为大书,可为世则。”画则山水花卉无不工,总以浑厚为宗。山水喜梅花道人厚润,而参以八大之简约。
花卉其初有意于青藤与白阳,多劲捷之笔,后颇避之。朋友间有力追劲捷者,曼青婉劝之云:“吾早年亦尝沉潜于此,孜孜数十年,乃觉劲捷之力易尽,乃复归于缓约浑凝。”故晚年花卉取径八大而多苍润。用笔则愈趋愈简,愈简愈工。生平作画,必锻炼深思而后出,未尝轻易为之,故世人获之者如得吉光片羽,珍袭宝爱。
画中或繁或简,疏密二体无一不以平衡和清朗的方式清晰展现了他的创作意图,不滞于手,不凝于心。他的笔触挺刃,却不失于细节,且一笔到位。每一朵花卉中传达出的生动气韵都恍如画家生命的延续,运笔与其人浑然一体。他以笔墨纸砚作为传达精神的媒介,在自然朴拙中抵达了卓越的艺术高度。
1931年,他与王一亭、张大千、钱瘦铁等人在日本举办中国唐宋元画展,同年与黄宾虹等人创办中国文艺学院。他创办了太极拳学社,并著有《玉井草堂诗集》《曼髯三论》《郑子太极拳十三篇》《曼青词钞》、《中国画学全史》、《郑曼青画册》等。
郑曼青的绘画作品造境独特,善用潇洒灵动的行书笔法和天真平淡的诗境,将太极拳法融入写意花鸟画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的作品常见于各种画展,被多家美术馆、艺术机构和个人收藏。此外,郑曼青还出版了多本画册和书籍,《中国画学全史》被认为是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的重要著作之一。
总的来说,郑曼青的绘画作品在艺术界和收藏界都有一定的地位和价值。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