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释武官
清代制度,凡掌宿卫之臣工,八固山、护军、前锋诸营之将校,皆武官也。今
分释之。
1.苏喇按班 原音为sula amban,华言闲散大臣也。满语sul
a为闲散人,故在内府供役之白身人皆称苏喇(55)。sula amban初
意译汉字为闲散大臣(56),嗣定名为散秩大臣,供事内府无专责之官也。
2.辖 一作虾(57),亦作下(58),又作恰(59),原音为hiy
a,华言侍人也。汉字定为侍卫。皇帝侍卫有头、二、三等及蓝翎之别,其中有带
特殊职衔者,如噶布什贤虾,原音为gabsihiyn hiya,前锋侍卫也
;下壮大,原音为hiya juwan i da,侍卫什长也。至墨尔根虾,
原音为mergen hiya,意为聪明或善狂猎之侍卫(睿亲王多尔衮满语称
墨尔根王),乃一种美号,无关职务矣。
3.固山额真 原音为gūsai ejen,华言旗主,即一军之长也。雍
正元年,以额真字非臣下所得滥用,改为固山按班(60),满字为gūsai
be kadalara amban(总管固山大臣),其时汉名定为都统已六
十年矣。
4.梅勒额真 原音为meireni ejen,华言副旗主;改称梅勒章
京meiren i janggin,则为副旗官矣。满语,meiren为两
肩,为弓弝膀子,为佛肩(帽上中央玉饰两旁之玉),为围肩(狩猎时中心大旗两
旁所植副旗之地位)。因而涵义近乎左右陪衬,故梅勒章京汉名定为副都统。
5.甲喇额真 原音为jalan i ejen,华言队主;改称甲喇章京
,原音为jalan ijanggin,则为队官矣。jalan除音译作甲喇
外,亦作家喇(61),又作夹喇(62),一作加喇(63),或作札兰(64
),加蓝(65),华言节段之节、队伍之队,或世代之世也。顺治时定军职汉名
时,盖以总兵官比都统,副将比副都统,遂将甲喇章京比参将而为参领焉。
6.牛录额真 原音为nirui ejen,华言大箭主;改称牛录章京,
原音为niruijanggin,则为大箭官矣。niru除音译牛录外,亦作
牛禄(66),又作牛鹿(67),华言大箭也。满洲旧俗,出兵校猎,不论人之
多寡,各随族党屯寨而行。猎时,每人各取一矢,十人设一长领之,各分队伍,毋
敢紊乱者。其长称为牛录额真(68)。太祖并吞诸部时,降者日众,乃采猎制,
以若干人为一牛录,统以额真,是为固山兵之基本单位。顺治末,讨论军职汉名,
盖因录营军官参将以下之游击、都司、守备等号无一为牛录章京可比附援用者,遂
本习用‘将佐’之词,定为佐领。
7.噶布什贤噶喇按班 原音为gabsihiyn i galai am
ban,简称噶喇按班(galai amban),华言前锋围翼大臣也。ga
bsihiyn除音译作噶布什贤外,又作噶把喜贤(69),噶布世先(70)
,喀把什(71),华言前锋。gala除音译噶喇外,亦作噶拉(72),喀喇
(73),华言围翼(亦作手解)。顺治末,定军职汉名时,以此官为前锋营主将
,而阶级低于都统,类乎副都统,遂定为前锋统领。其下有前锋参领,满音为噶布
什贤章京(gabsihiyn jauggin),亦号噶拉章京(galai
jang(in)。下此有前锋校,满音为噶布什贤专达(gabsihiyn
i juwan i da),则前锋十人长也。
8.巴雅喇纛章京 原间为bayaraitui janggin,简称纛
章京(gtui janggin),华言精兵之旗官也。初名纛额真(tui
ejen)则精兵营主矣。bayara除音译为巴雅喇外,又作摆牙喇(74)
,巴牙喇(75),拜牙喇(76),摆呀喇(77),更有作摆言者(78),
华言精兵。盖满语bayan(拜颜)为富,与bayara同俱baya语根,
遂引申为富有战斗力之兵也。tu为译作纛外,亦作堆(70)(tui即tui
合写,i者之),华言大旗。清之军制,每固山择各甲喇中精锐者,另组护卫兵力
,故巴雅喇译作护军,而巴雅喇主大旗之纛章京,汉名遂定为护军统领焉。其下为
巴雅喇甲喇章京(bayarai jalan i janggin),汉名护
军参领。又下为护军校,满音为juwan i da,汉音译作壮大(80),
壮达(81),专达(82),撰达(83),壮尼大(84),壮呢达(85)
,即十人之长,前已言之矣。
9.郭齐哈摆牙喇壮大原音为gocika bayarai juwan
i da,华言亲近精兵十人长也,汉字定名亲军校。亲军为由护军中选出之卫队
。郭齐哈一作郭吃喝(86),原音为gocika,有拉近之意,故皇帝左右大
臣侍卫间有完此名者,如循前大臣满语为gocika amban,御前侍卫为
gocika hiya是也。
10.包衣牛录章京 一作包牛录章京(87),原音为booi niru
i janggin,汉字定名内府佐领。清制,正规八旗外,各有包衣牛录,属
下人于旗主有仆隶与家主关系,地位低于普通旗民镶黄、正黄、正白、三旗初为皇
帝自将之军,故有上三旗之称,以别于镶白、正红、镶红、正蓝、镶蓝则贝勒统率
之下五旗。上三旗中之包衣牛录以专属于内府,故称内府佐领,而下五旗之包衣牛
录章京则称包衣佐领焉。
11.分得拨什库 原音为fundc bosokū,华言代替催促人也。
初名代子(88),满音为daise,华言署理。funde者代替,boso
kū(拨什库)者由boso孳乳而来;满语boso为催促,故拨什库华言为催
促人,汉名定为领催,司文书饷糈之事;而分得拨什库高于普通拨什库,管辖一小
队士卒,汉名定为骁骑校,仅取古官名耳,非义译也。
12.宜都额真 一作宜都厄真(89),亦作益都额真(90),又作衣都
额真(91),伊都阿真(92),原音为idui ejen。满语idu为班
次,如idualibumbi为交班,idu gaimbi为接班,故idu
i ejen,华言为班次之主。后改类真为章京,同为班次之官矣。此非单独之
官,率属侍卫资深者加职,汉字定为班领。如下宜都章京(hiya idui
janggin)之为侍卫班领是也。盖侍卫分为若干班,班有一人为之长,其位
低者号宜都大(idui da),稍升乃称章京。又有下壮大,满语为hiya
i juwan i da,汉名为侍卫什长,前已言之矣。
13.按班章京 原音为amban janggin,华言总管大官也。(
实可译为大将军)。顺治元年,迁都燕京,以辽沈为王业初基,不能无高官留守,
乃设盛京总管,统率驻防旗兵;三年,改称按班章京继于各重要省区,分驻旗营,
用资镇压,其首领亦称按班章京康熙元年,改按班章京为将军(93)。此后未再
更名。
14.固山大 一作固山达,原音为gūsai da,华言旗首领也。清代
入关后,酌派八旗兵镇守各省,统率称固山大(94)。盖固山额真为正常旗兵之
主将,固山大则混合编制旗兵之首长也。康熙以后,驻防将校正式规定为将军、副
都统等,其昔日之固山大遂定汉名为协领,职位降低,威势顿减矣。
七 释馀官
清代王公府中皆有品官司庶务、掌护从,而军政机关亦有杂职供驱使,今统称
之为馀官,分别释之。
1.法一旦大及法一旦尼哈番 法一旦大一作法衣旦达(95),原音为fa
idan i da,华言仪伏首领,汉名长史。法一旦呢哈番一作法衣丹尼哈番
(96),原音为faidan i fafan,华言仪仗官,汉名典仪,皆王
公府中官也。至贝勒府中之司仪长,满语亦作法一旦大仅冠以beilei(贝勒
之)二字以示区别耳。faidan满语为仪做仗。
2.苏喇章京,原音为sula janggin,华言闲散官也。满语su
la为闲散,解已见前。王府有此官,汉名为散骑郎。盖内廷有苏喇按班,故王府
官称苏喇章京以未区别耳。
3.阿敦大 原音为adun i da。满语adun为牧群,故阿敦大者
华言牧群之首领。清代上驷院及太仆寺在口外各有牧场,畜养牛马,管牧群者曰阿
郭大,汉字定名为牧长。
4;物林大 原音为ulin i da。满语ulin为财货,故物林大者
掌财货之首领也。清代若干部院及王府多有此低级公务员(97),专司库藏,汉
名定为司库。
5.马法 原音为mafa,华言祖先或老翁也。太庙有此官,‘首领马法秩
视拖沙喇哈番,其余七马法俱视护军校品级。’(98)岂以太庙为供奉祖先之所
,故管理职员亦优称之为老翁乎?
6.辛者库 一作身者库(99),又作新者库(100),原音为sin
jeku。满语sin者金斗,jeku者米粮,故籍隶辛者库为一种领口粮之人
。清制,‘八旗汉军官员获咎,发入辛者库,则改隶内务府汉军,其子孙官至三品
以上,许奏请施恩,仍归原旗。然亦有终隶内务府不复陈请者(101)。但经特
诏出籍者,则不必俟至子孙。如王辅臣没有入身者库,康熙时由云南迤东总兵官升
平凉提督,陛见后,即改隶旗下,是其例也(102)。
7.拜唐阿 原音为baitangga,满语baita为事务,bait
angga即由baita孳乳而来,华言执事人也。清代军中及衙署间有此种人
以供奔走。
8.哈哈珠子 亦作哈哈珠塞(103),原音为haha juse。满语
haha者男,juse乃jui之多数字,意为众儿童。故哈哈珠子者,华言多
数男童也。清代上书房,例选八旗中幼童轮班入值,司师傅茶食之事,号哈哈珠子
,其职务殊有类于私馆中之书童。盖上书房在干清门内,宫禁森严,非万不得已绝
不愿成年男子出入;而书房执役者,为防微杜渐,又不欲差遣宦寺;于是乃用天真
之童子,其意端为免流弊耳。
八 结语
清太祖以建州一部落酋长,首创大业,至世祖入关,混一中华。自兴至亡,传
世十二,得年三百,初未尝不思保故俗也,但势有未能。此于官名之纷更既足瞻其
梗概,而两文化融合迹象,亦可以见一斑焉。
太祖初起,官名胥属满音;建元以后,始采汉名。太宗复酌改汉为满,世祖又
稍变满为汉,至高宗时,汉名益多,满音者乃无几矣。盖满族人口少,文化低,其
渐被汉化,乃自然趋势也惟在汉化过程中,无一定规则可凭,译音纷歧,直难究诘
:一侍卫也,有辖、恰、下、虾四种不同译名,一什长也,有壮大、壮尼大、壮呢
达、壮达、专达、撰达六种不同译名:不熟知本音者,几不辨其为一音异译。此种
情形,至乾隆时仍未能免,如《皇朝文献通考》,《职官考》中之昂邦、札兰等辞
,在《兵考》中则作按班、甲喇。以敕修之书尚且如此,他更可知矣。盛伯义祭酒
(昱)《雪屣寻碑录》所载顺康时代诰命碑文,例证甚多,可观览比较也。
本文所释,共六章,四十八条,六十馀官。清初满音官名,不止此数,容得暇
续释之。
注释
(1).清《(皇朝》文献通考179/1b,(斜线前179为卷次,斜线
后1b为叶次,下仿此,其只有数码而无斜线者则为叶次。)光绪二十七年,上海
集成图书公司印。
(2).同上179/2a.
(3).同上77/1b。
(4).同上77/1b。
(5).同上179/2a。
(6).世祖章《皇帝实录》35/10b--11a,大清实录本
(7).清文献通考179/4a.
(8).同上77/1a.
(9).盛昱,雪屣寻碑录7/25a赖公碑,《辽海丛书》本。明末朝鲜人
记满洲事者,音译多异,如固山作高山之类是,本文暂不采录。
(10).同上8/17b,诺敏碑。
(11).刘继庄《广阳杂记》1/2a。
(12).《清文献通考》179/4b。
(13).《雪屣寻碑录》1/27b--28a交罗郎丘碑.
(14).同上1/16a。
(15).《钦定服色肩舆永例》2a,《史料丛刊》初编,中华民国十三年
,《东方学会》印。
(16).《谢国桢清开国史料考叙论订补编》12b引陈仁锡《山海纪闻》
,中华民国二十年排印。
(17).《钦定服色肩与永例》2a.
(18).太宗文皇帝实录30--34a--b,《大清实录》本。
(19).李延基清文汇书7/8b有‘郡王夫金’。
(20).今西春秋满和对译满洲实录359,昭和十三年,日满文化协会印
。
(21).同上,55。
(22).雪屣寻碑录3/4a--7a宜尔德碑。
(23).清开国史料考叙论订补编12b引陈仁锡山海纪闻。
(24).太宗文皇帝实录22/9a。
(25).同上12/12a。
(26).《金史语解》6/1a,《光绪》四年,江苏书局刊。
(27).《清开国史料考叙论订补编》12b引陈仁锡《山海关纪闻》。
(28).《一学三贯清文鉴》1/24a有‘古山额驸’。
(29).《满和对译满洲实录》315。
(30).明铎《音汉清文鉴》2/20b,雍正二年,宏文阁印。
(31).《钦定服色肩舆永例》1a有‘个龙得爱惜喇喇公’,原音为gu
run de aisilara gung,即辅国公。
(32).《雪屣寻碑录》2/10a西忒库碑。
(33).同上1/1a已喇希碑。
(34).雪屣寻碑录1/3b,阿哈呢堪碑。
(35).同上1/32a,觉罗哈巴纳碑。
(36).清文献通考77/3a.
(37).《钦定服色肩与永例》2a.
(38).《雪屣寻碑录》1/1b,陈一德碑。
(39).《钦定服色肩与永例》2a。
(40).《雪屣寻碑录》4/5a纳慕奇碑。
(41).《广阳杂记》1/1b。
(42).吴振棫《养吉齐丛录》2/5a,光绪二十二年刊.
(43).《雪屣寻碑录》1/12a,索尼碑。
(44).《钦定服色肩与永例》1a。
(45).《养吉尔丛录》2/1a“总管内务府大臣,清语称包衣昂邦,即
包衣大,张文贞云‘包衣大之职前代所未有,自乘舆服饰以及饮食日用之节,出入
起居,罔不总理’……”。
(46).《雪屣寻碑录》14/12a,巴尔赛碑。
(47).《平南敬亲王尚可喜事实册》30a,《史料丛刊》初编本。
(48).《太宗皇帝日录残卷》1b,《史料丛刊》初编本。
(49).翁独健《元典章译语集释》,燕京学报第三十期282页,有释,
可参看。
(50).《养吉斋丛录》1/4b。
(51).《清文献通考》77/1b.
(52).《雪屣寻碑录》1/31a,郎廷秀碑。
(53).同上11/16a,吴努春碑。
(54).《养吉斋丛录》1/3b。
(55).赵翼《檐曝杂志》1/9a。
(56).《雪屣寻碑录》16/3b,奇他特碑。
(57).同上1/14a--b,车格图碑。
(58).同上1/8b,傅喇塔碑。
(59).《清开国史料考叙论订补编》12b引陈仁锡山海纪闻。
(60).《清文献通考》179/4b。
(61).《天聪朝臣工奏》议中/4b,《史料丛刊》初编本。
(62).同上,中/43b.
(63).同上,下/22a.
(64).《清史稿兵制》1/1b。
(65).广阳杂记1/4b。
(66).《天聪朝臣工奏议》上49a.
(67).《清开国史料考叙论订补编》12b引陈仁锡山《山海纪闻》。
(68).《太祖高皇帝实录》3/16b,中华民国二十年,故宫博物院排
印。
(69).《雪屣寻碑录》1/15b,夏慕善碑。
(70).同上3/18b,胡尼雅碑。
(71).《广阳杂记》1/2a.
(72).《清文献通考》77/3a。
(73).《广阳杂记》1/2a。
(74).《雪屣寻碑录》1/27b--28a,交罗郎丘碑。
(75).同上1/32b--33a,噶布喇碑。
(76).同上4/5b,库特碑。
(77).《广阳杂记》1/2a。
(78).《清开国史料考叙论订补编》12b引陈仁锡《山海纪闻》。
(79).《清文献通考》77/2a。
(80).《振武将军陕甘提督孙公思克行述》23a,《史料丛刊》初编本
。
(81).《一学三贯清文鉴》1/28a。
(82).《清文献通考》77/2a。
(83).《雪屣寻碑录》16/17a--b,《包纳慕泰》碑。
(84).同上1/15b,夏慕善碑。
(85).同上7/25a,赖公碑。
(86).《广阳杂记》1/2b。
(87).同上1/30a,高国元碑。
(88).《太宗文皇帝实录》18/12b--14a.
(89).《雪屣寻碑录》8/17b,诺敏碑。
(90).同上7/1a,囊公碑。
(91).同上13/11b,武格碑。
(92).同上7/25a--b,赖公碑。
(93).《清文献通考》179/3b。
(94).《雪屣寻碑录》2/2b,穆尔太碑,称第十任为陕西全省固山大
,又4/18a穆凡碑有镇守山西陕西等处固山大。
(95).同上1/15b,夏慕善碑。
(96).同上5/7b--8a,胡尔哈碑。
(97).《世祖章皇帝实录》21/13b,有摄政王府物林大,七品。又
,《雪屣寻碑录》1/29b有户部物林大加一级石汉父宜达善碑。
(98).《世祖章皇帝实录》38/2b。
(99).《广阳杂记》4/1b.
(100).刘顺桑格合编,《同文汇集》1/47a,康熙三十二年刊,有
‘新者库佐领’。
(101).《养吉斋丛录》1/2b。
(102).《广阳杂记》王辅臣传4/17b--27b。
(103).《养吉斋丛录》4/11a。
下一篇
交易系统(七)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