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毫米&120毫米滑膛反坦克炮曾经是军迷心中的两座丰碑。不过由于一些资料的确实,导致大家对于当时那段历史的认知 有些偏差。
今天本菜将简单的为大家间隙下对这段历史中认识有偏差的地方。
首先,坦克炮选择的最优解是对于坦克总体布局影响最小的,且达到同一效果时,选内弹道指标最低的,当然也要适当的为之后的发展留出一些空间。中国现代坦克炮发展的开端是从对T-62坦克115毫米滑膛坦克炮的研究和仿制开始的。将滑膛技术应用到既有的100毫米坦克炮上,就有了69坦克上的100毫米滑膛坦克炮,研制可以与115毫米坦克炮抗衡的新炮,就有了当时用于“二代坦克”的老120毫米滑膛坦克炮。由于当时部分技术的缺位,69坦克上的100毫米滑膛炮在发射脱壳穿甲弹时,膛内残留严重且精度指标不理想,而该炮的威力指标也未能比59坦克的100毫米线膛坦克炮提高很多,所以很快其就退出了装甲兵的装备序列。老120滑膛炮因为对付不了新一代坦克也被装甲兵扔到了一边。
1979年中国引进奥地利105毫米坦克炮及其生产技术,装甲兵计划用高膛压的105来替换当时59的100毫米坦克炮。中国人在捅破了高膛压的窗户纸之后,马上就将其应用到了同步进行的二代坦克主炮以及反坦克火炮的研制中去。当时中国主要装备的反坦克炮是73式100毫米反坦克炮,其可以看做69坦克100毫米滑膛炮的衍生,两者的设计特点和指标基本上是一样的。
在老120毫米滑膛坦克炮上应用高膛压技术,就有了新120毫米坦克炮。受当时二代坦克的总体设计所累,新120毫米坦克炮并没有走下去。此后科研人员利用120毫米高膛压技术样炮发展出了89-120毫米自行反坦克炮。120毫米坦克炮和反坦克炮的区别是身管长度不一样,前者是47.9倍径,后者是52倍径。
在73式100毫米滑膛反坦克炮上应用高膛压技术,就有了86-100毫米滑膛反坦克炮。86-100滑的威力非常可观,但是这个时候已经不太可能再回到坦克炮的序列中了。因为当86-100滑定型的时候88式坦克也以接近定型,并且三代坦克已经奔着125毫米火炮高速的飞奔下去了。
其次关于120毫米反坦克炮和125毫米坦克炮之间威力的高低,在过去由于资料的缺失,很多人认为三代坦克上选用125毫米炮是一种倒退。其实不然,120毫米坦克炮受二代坦克所累在1984年左右就终止了研发,在这前后我国曾经多次向西方国家提出引进西方120毫米炮都无疾而终。1985年以后,当祝老的三代坦克方案成为首选之后,我国的三代坦克就只有125毫米炮这一条路了。很多人诟病89-120的大药室,其实在89-120真正上车之后,它的药室已经改到12.5L了,没比别人大太多。再说药室的容积是发射药药筒长乘以截面积,把药筒底缘直径从183毫米改到178毫米,其实已经可以就可以减掉0.5L多的药筒直径了。其实目前无论是120或者105,还是125,他们的全弹长度基本都在1100毫米上下,没有谁比谁上,或者谁比谁短的事情。至于威力,89-120在其配用的I型穿甲弹定型之后,实现2000米460毫米RHA的威力,同期的125坦克炮也是这个水平。为了击穿更厚的装甲,89-120事实上是等90年代末期II型穿甲弹研制成功后才大批量装备的。本来89-120配用II型穿甲弹可以达到2000米600毫米RHA的威力,但是因为当时装车的火炮反后座装置是按I型穿甲弹的威力设计的,承受不了II型穿甲弹的后坐,无奈只能限制II型穿甲弹的威力,最终II型穿甲弹装车后的威力效果为2000米550毫米RHA。这个事情发生在1990年代末,基本上当时配用96和99坦克的98式125毫米炮也已经定型,并且2000米600毫米RHA的125毫米II期弹也已接近定型,所以根本就没什么120比125强的事情。
最后简单介绍下后世出现在59坦克和轮突验证车上的那门神秘的120炮。三代坦克接近成形的2000年前后,北方某厂的120滑膛炮不甘被放弃的命运,发起了一场120“复辟”的运动。先是将身管略短的120装载59坦克之上,企图抢占当时的老旧坦克改装市场。然后又利用120搞了长后座版本的车载型号。于是就有了当时那一堆脑袋一样,底盘不同的120轮突试验车。
本文为大鱼号独家签约作者稿件,未经大鱼号平台事先书面同意,禁止任何平台转载或以其他未经大鱼号平台事先同意的方式使用。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