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纲辨证概述
1.含义 八纲辨证是指运用八纲对四诊所收集的各种病情资料进行分析、以辨别疾病病位的浅深、病性的寒热、邪正斗争的盛衰和病证类别的阴阳的方法。
表里,是用以辨别疾病病位浅深病势趋向的基本纲领;寒热、虚实是用以辨别疾病性质和邪正盛衰的基本纲领;阴阳是区分疾病类别综合的总纲。 2.沿革 八纲辨证散论于《黄帝内经》,运用于《伤寒杂病论》,形成于明代,倡导于清代,正式提出于20世纪60年代。
速记歌诀 八纲表里寒与热,虚实阴阳万病纲, 错综复杂千变化,理出头绪立法方。
八纲基本证候
一、表里辨证 表里是辨别疾病病位内外深浅的一对纲领,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速记歌诀
表里二纲定病位,病邪深浅外与内, 伤寒温病此为纲,脏腑经络皆相对。 (一)表证 1.含义 是指六淫、疫疠等邪气,经皮毛、口鼻侵入机体的初级阶段,正(卫)气抗邪表现的轻浅证候的概括,多见于外感病之初期。 2.临床表现 新起恶风寒,或恶寒发热,头身疼痛,喷嚏,鼻塞,流涕,咽喉痒痛,微有咳嗽,舌淡红,苔薄白,脉浮。 3.证候分析 本证多由外感六淫、疫毒等邪气所致。辨证时应该注意本证具有起病急、病程短、病情轻的特点。临床以恶寒发热并见、有感受外邪之因可查等为辨证要点。
速记歌诀
表证邪入肌表中,病急程短位浅轻, 恶寒发热苔薄白,脉浮咳嗽头身痛。 伤寒恶寒身发热,鼻塞无汗浮紧咳, 中风恶风脉浮缓,头项强痛自汗多。 表热热重恶寒轻,微渴有汗咽肿红, 咳痰稠黏脉浮数,舌红苔黄银翘灵。 (二)里证 1.含义 里证是病变部位在内,由脏腑、气血、骨髓等受病所反映的证候。里证的范围甚广,除了表证(及半表半里证)以外,其他疾病都可以说是里证。 2.临床表现 其证候特征是无新起恶寒发热并见,以里证的范围极广,表现多样,概而言之,有以脏腑症状为主要表现及寒热单见的特点。壮热恶热或微热潮热,烦躁神昏,口渴引饮,或畏寒肢冷,倦卧神疲,口淡多涎。大便秘结,小便短赤或大便溏泄,小便清长,腹痛呕恶,苔厚脉沉。 3.证候分析 里证形成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外邪袭表,表证不解,内传而成;二是外邪直接入里,侵犯脏腑,即所谓“直中”为病;三是情志内伤、饮食劳倦等直接伤及脏腑气血,或脏腑气血功能紊乱所致。
速记歌诀
里证邪深入里言,外感后期内脏传, 传入直中情食倦,气血逆乱病多端。 里热实证高热狂,烦谵口渴喜饮凉, 腹痛拒按尿亦少,沉数有力舌苔黄。 里寒虚证腹冷感,脘腹满痛喜按暖, 呕吐清水食纳少,便溏清谷气息短, 小便清长舌质淡,舌苔白色脉沉缓。 (三)半表半里证 1.含义 半表半里证是指病变既非完全在表,又未完全入里,病位处于表里进退变化之中,以寒热往来为主要表现的证候。其表现为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口苦,咽干,目眩,脉弦等。 2.临床表现 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口苦,咽干,目眩,脉弦。 3.证候分析 半表半里证是由于邪犯少阳而成。本证在六经辨证中称为少阳病证,是外感病邪由表入里的过程中,邪正纷争,少阳枢机不利所表现的证候。
速记歌诀
半表半里邪正争,寒热往来苦满胸, 心烦喜呕不欲食,口苦脉弦目眩晕。 (四)表证、里证、半表半里证的鉴别 主要是审察寒热症状、舌象、脉象等变化
速记歌诀
表证里证鉴别严,病程长短辨何难, 体征详察舌与脉,症状细问热与寒。
二、寒热辨证 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一对纲领,主要反映疾病中机体阴阳的盛衰、病邪性质的属阴属阳。 (一)寒证 1.含义 寒证是指感受寒邪,或阳虚阴盛,所表现的具有冷、凉特点的证候。 2.临床表现 恶寒、畏寒,冷痛、喜暖、口淡不渴,肢冷蜷卧,痰、涎、涕清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面色白,舌淡,苔白而润,脉迟或紧等。 3.证候分析 寒证多因为外感寒邪,或过食生冷,或因久病,阳气虚弱而阴寒内盛。辨证时应该注意本证症状有冷、白、稀、润、静的特点。 4.寒证的分类及各自的含义 (1)实寒 寒邪侵袭,起病急,体壮实,符合实寒证特点。 (2)虚寒 体弱久病,阳气耗损,符合虚寒证之特点。 (3)表寒 寒邪袭表,符合表证特点。 (4)里寒 寒中脏腑,或阳气不足,符合里寒证特点。
速记歌诀
寒证面白肢冷踡,不渴喜暖畏恶寒, 尿清便溏舌质淡,苔白脉迟紧而难。 (二)热证 1.含义 热证是指感受热邪,或脏腑阳气亢盛,或阴虚阳亢,导致机体功能活动亢进所表现的具有温、热特点的证候。 2.临床表现 常见发热,恶热喜冷,口渴欲饮,面赤,烦躁不宁,痰、涕黄稠,小便短黄,大便干结,舌红,苔黄燥少津,脉数等。 3.证候分析 因外感火热阳邪,或过服辛辣温燥之品,或体内阳热之气过盛所致;也有内伤久病、阴液耗损而阳气偏亢者。辨证时应该注意本证有热、黄、稠、燥、动的特点。 4.热证的分类及含义 (1)实热 火热侵袭,阳气亢盛,病势重,体壮实,符合实热证的特点。 (2)虚热 阴液亏少,阳气偏旺,多为体弱久病,符合虚热证的特点。 (3)表热 风热侵袭肌表,符合表热证的特点,发热重,恶寒轻。 (4)里热 阳热侵袭于脏腑,或阴液亏虚而火热偏旺者,符合里热证的特点。
速记歌诀
热证恶热渴饮凉,面目红赤痰涕黄, 吐衄尿赤便干结,舌红脉数重则狂。 (三)寒证与热证的鉴别
速记歌诀
寒热鉴别综合观,口渴面色肢热寒, 便溏尿清与喜恶,舌脉不同辨周全。
三、虚实辨证 虚实是辨别邪正盛衰的两个纲领,主要反映病变过程中人体正气的强弱和致病邪气的盛衰。实,“邪气盛则实”,即邪气盛为实证矛盾的主要方面;虚,“精气夺则虚”,即正气亏虚为虚证矛盾的主要方面。 (一)实证 1.含义 实证是对人体感受外邪,或疾病过程中气血失调,体内病理产物蓄积以邪气盛、正气不虚为基本病理,表现为有余、亢盛、停聚特征的各种证候。实证的成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外邪侵入人体;二是脏腑功能失调以致痰饮、水湿、瘀血等病理产物停积于体内所致。随着外邪性质的差异,致病之病理产物的不同,而有各自不同的证候表现。 2.临床表现 由于病因不同,实证的表现亦极不一致,而常见的表现为:发热,腹胀痛拒按,胸闷,烦躁,甚至神昏谵语,呼吸气粗,痰涎壅盛,大便秘结,或下利,里急后重,小便不利,淋漓涩痛,脉实有力,舌质苍老,舌苔厚腻。 3.证候分析
速记歌诀
实证停郁精神狂,息粗咳嗽痰浊黄, 胸胁脘腹胀满痛,便难里急不爽强, 小便不通或涩痛,舌老苔黄脉弦长。 (二)虚证 1.含义 虚证是对人体正气虚弱,而邪气不盛,表现为不足、松弛、衰退特征的各种证候。虚证的形成,有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和疾病耗损等多种原因。 2.临床表现 面色淡白或萎黄,精神萎靡,身疲乏力,心悸气短,形寒肢冷,自汗,大便滑脱,小便失禁,舌淡胖嫩,脉虚沉迟,或为五心烦热,消瘦颧红,口咽干燥,盗汗潮热,舌红少苔,脉虚红数。 3.证候分析 虚证的分类有诸如阳虚、阴虚、气虚、血虚、津液亏虚、精髓亏虚以及营气虚、卫气虚等不同。
速记歌诀
虚证形瘦无精神,心悸气短汗雨淋, 阴虚盗汗五心热,阳虚自汗肢不温, 无寒气虚声低懒,无热血虚梦眩昏。 (三)虚证与实证的鉴别 虚证与实证主要可从病程、体质及症状与舌脉的特点等方面加以鉴别。
速记歌诀
虚证实证鉴别明,外感内伤看病程, 声息粗壮与低弱,喜按拒按舌脉情。
四、阴阳辨证 阴阳是八纲中的总纲,是辨别疾病属性的两个纲领,是辨证的基本大法。阴阳两纲可以对病情进行总的归纳,使复杂的证候纲领化,因此可以统帅其他六纲而成为八纲中的总纲。 (一)阴证 1.含义 凡见抑制、沉静、衰退、晦暗等表现的里证、寒证、虚证,以及症状表现于内的、向下的、不易发现的,或病邪性质为阴邪致病、病情变化较慢的均属阴证范畴。 2.临床表现 面色㿠白或暗淡,精神萎靡,身重倦卧,畏冷肢凉,倦怠无力,语声低怯,纳差,口淡不渴,小便清长或短少,大便稀溏,舌淡胖嫩,脉沉迟或微弱细。 3.证候分析 精神萎靡、声低乏力属气虚;畏冷肢凉、口淡不渴、小便清长、大便溏泄气腥臭属里寒;舌淡胖嫩、脉沉迟、微弱、细属虚寒。 (二)阳证 1.含义 凡见兴奋、躁动、亢进、明亮等表现的表证、热证、实证,以及症状表现于外的向上的、容易发现的,或病邪性质为阳邪致病、病情变化较快等,均属阳证范畴。 2.临床表现 面色赤,恶寒发热,肌肤灼热,烦躁不安,口干渴饮,小便短赤涩痛,大便秘结奇臭,舌红绛,苔黑生芒刺,脉浮数、洪大、滑实。 3.证候分析 恶寒发热并见属表证:面红,肌肤灼热,烦躁不安,口干渴饮,小便短赤涩痛属热证:语声高亢,呼吸气粗,喘促痰鸣,大便秘结属实证;舌红绛,苔黄黑起刺,脉浮数、洪大、滑实属高热。
速记歌诀 阴阳二纲统六纲,善诊色脉先阴阳, 病有错综复杂变,不外阴方和阳方。 阴证面白冷四肢,神疲乏力语声低, 尿清便溏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沉迟。 阳证神旺语壮粗,面红目赤身如朱, 尿黄便秘谵狂躁,舌红苔黄脉洪浮。 编辑:栀子核对:百会
▶【本文由培医教育整理发表,摘自《中医诊断学速学素记》,本平台所发布内容的版权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