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然回首,簇拥着人群熙熙攘攘走进孩子就读的小学校门,这样的情景似乎发生在二十年前,在千里之外的故乡出现过,而今天走进的小学却是参加孩子的家长会,恰在此时,忽得感觉一不小心,自己已是童年不再、青春待追忆了。
不记得曾和谁说过这样的话了:一个人可能会碰到并不如意的婚姻,但你还有父母,总会让自己感觉到永远不会孤单,毕竟那是自己一辈子唯一可以撒娇、惯着自己,而且为自己无私付出、不求回报的人;一个人可能会平凡一生,可能梦想一直存在,即使不停的付出,却始终没有实现自己的抱负,而时至今日,一切都显得不是那么必须、那么重要,孩子的未来注定成为自己最大梦想。
我们,作为孩子的第一个启蒙老师,同时也是孩子一生的老师。孩子成长过程中学习的、经历的、感知的,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其人生观、价值观等发生些许改,但最最本质上、与生俱来的,能使其发生根本改变的,恰恰是在家庭里经年岁月中的耳熏目染,榜样的作用是无形的,也是无可替代的。如果说我们是一面镜子,那么,孩子则无疑是一个影子。然而,在进入新的世纪,当代的我们依然难以“逃脱”对孩子的“价值观”的左右,不外乎“不好好上学,你就当不了大官”、“成绩考不好,你让我在其他家长面前没有颜面”、“你看看你班的某某同学,人家是怎么学的”……如此这般,煞有介事,而疏忽了应该教给孩子的基本生存能力,培训其独立的人格,学会如何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只是一味的追求孩子的成绩,用来掩饰自己的颜面,甚至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有附属物,把自己曾经未竟的理想强加在孩子身上,让孩子去实现……如此一来,只能让孩子持续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其实,扪心自问,作为家长的我们做了些什么?我们曾经做了些什?我们现在做的怎么样?与其强迫、要求孩子,倒不如亲自示范,启发自觉。
没有一个家长会说自己的孩子智商不高,似乎《爸爸爱喜禾》中的爸爸也不曾认为喜禾是傻瓜,只是极不情愿的接受喜禾是一个患有“自闭症”的孩子。而当今社会,情商与智商是作为一个人格健者必须具备的因素,从某些方面来看,情商超高的人往往更让人们容易接受,毕竟大家向往“真善美”的愿望远远超过了喜欢“小聪明”。
自计划生育定位为基本国策以来,“只生一个好”早已为大家所认可,由此造就出一代又一代的“少爷、公主”,真可谓是掌上明珠,捧在手上怕飞了,含在口里怕化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早已满足不了全方位、立体式的关爱了。从早上的穿衣、喂饭、接(送)上学,极力满足孩子各种有理或无理的要求,大大超出作为家长应有的关爱限度。其实静下心来想想,孩子早晚是要离开自己,独立生活,未来他们所要面临的东西不是一夜之间就会变得万事皆知,那为什么不让他自己学着穿衣服?为什么不让他自己吃饭?为什么不让他自己去处理个人事务(比如购物结账、吃饭买单)?为什么不让他学会关爱他人,教导他们孝、悌为先呢?相反,更多的是对孩子永远是无修止的表扬,甚至不分对错。细品之下,过度的表扬只会让“懂事儿”的孩子觉得太假,产生反感;让不明事理的孩子有侍无恐,更加放肆。正如那句话所说:人体缺钙体质差,精神缺钙更可怕。
相信孩子,给孩子一定的心理空间,这是当前应当继续积极倡导并坚持的教育理念。然而,不加分析,过度的相信也会演变成不负责地纵容,使孩子慢慢适应了撒谎,慢慢地学会逃避责任。其实,任何一件事情的发生,都有其内在的必然因果联系。心理学上有名的“冰山理论”所表述的事物发展变化,人们能够认识并把握的可能只有十分之一。由此可见,对与孩子有关而发生的事情轻易给出结论,只会在不经意间丧失掉自己在孩子心中明辨是非的印象,也给具有“推卸责任”这个共性的孩子们带来可乘之机。深究之下,孩子的一次小小的谎言可能不会带来太大的危害,充其量,也是只是想达到自己的一个目的,但长此以往,事情可能会变得异常的糟糕。千万不能因为我们的过于严厉,使孩子将错就错,不敢承认、不愿担当。对此,我们能做的就是蹲下身子,让自己的目光与孩子的目光保持一个水平面上,冷静的分析问题个中原因,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意见,潜意识中教育孩子要学会处理问题,更要学会勇于担当。
“小心眼”的人在社会上不太受待见,但在教育孩子过程中,我们的心眼还是小点好,尤其要记住和孩子说过的话、交待过的事。也许你认为自己现在说的话他不懂,可谁又敢保证,在孩子可以懂的时候我们的教育能及时跟上吗?提前的教育,可能会让孩子有感性的认识,遇到类似的事情、相似的场景,你可以瞬间想起曾和他说过的话,那时的教育效果应该是事半功倍,即使是因为孩子忘了你N天前提醒需要注意的事而闯了祸,那也无关紧要,因为你可以让他在为之承担必要的后果时,也学会了宽容。记住,一定要给孩子犯错误的空间,因为我们自己也不是“完人”。
任何社会,安全都直接关乎孩子的健康成长,抛却外在客观因素的影响,单就孩子在自己生活的环境中就存在诸多不安全的因素,比如:同伴之间的玩笑打闹、课间各类游戏存在的潜在不安全因素、同学之间的矛盾纠纷。小的是两人之间,大的是多人之间,甚至会发展成为我们都不愿意看到的“校园暴力”。可即便如此,我们还会不时听到有的人在这样教育孩子:别人要跟你动手,你就打,打伤了没事儿,我出钱;别吃亏了,挨揍了回来别和我说,别给我丢人......彼时的我们早已忘记了那句“以和为贵,吃亏是福”的话了。我们所处的这个法治社会,是用打来解决最终问题的吗?要想让自己的孩子好,那就先让别的孩子好;要想让自己的孩子安全,那就要别人孩子的安全。不要让孩子从小就在心中种下“不肯吃亏,拳头里出真知”的一介狭隘的鲁夫思想。
孩子,在我们的眼中,他永远不会长大,一如我们这一代即使过了而立之年,也愿意在老人面前表露出不愿长大的嗔颠,况乎孩子?并不是我们怕自己也会一天天的老去,非要死命地拉住时间,使之走慢点,而是我们真不愿意让孩子长大。回想自己曾经的过往,年轻时的努力,付出的艰辛,也只是为了换得个人事业的辉煌、未来家庭的幸福、更好的回报社会,同时也包含着不想让孩子吃自己曾经吃过的苦。然而现实社会的不会为父母的善良所感动,“贫富不过三代”这句话似乎在验证着“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法则,想不让孩子在未来太痛苦,那就现在痛苦的放开手,一切为了孩子,也为了孩子的一切。
而今,在我们的生命中,除了尊老,还有比孩子的教育更要的吗?如果没有,那就让我们陪着孩子一起成长吧……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