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的成长而言,整个小学阶段都很重要,但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的6年中,有两年是最重要的,如果这两年你没有用心,尤其是缺位状态,那么换来的可能是你一生的后悔。
小学哪两年最重要?三年级和四年级,尤其是三年级!这是一个转折点,或者分水岭,如果父母高度重视,科学施教,用心引导,那么孩子就会走上正道,此后父母就会少操很多心。如果父母没有重视,教法不对,甚至缺位,那么孩子就会走上一条布满荆棘坎坷的道路,受累的不仅是孩子,痛苦的更是父母。
为什么这两年重要?因为这两年是培养孩子良好生活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过来人都知道,孩子在小学一二年级各方面表现都很好,成绩也不错,但到了三年级,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心不在焉,成绩下降,管教不听,有人把小学三年级称之为“三年级效应”、“三年级现象”。
“三年级效应”,顾名思义,就是说原本在小学一、二年级成绩优秀的学生,“不知何故”到了三年级却突然成绩下滑。究其原因,有说法是“超前教育”的恶果,一部分孩子因为学前接受超前教育,导致一二年级时厌学,结果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和习惯、学习方法,到了三年级终于暴露出基础差的问题。
我认为,这只是一个方面的原因,幼儿园阶段接受超前教育,即过早地重视孩子的分数成绩,导致孩子一二年级分数很高,三年级难度加大后,突然没有了后劲。其实,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父母没有对孩子进行科学的家庭教育,而是片面追求分数成绩造成的。
除此之外,这还符合孩子成长的规律。刚入小学,孩子很新奇,对各科学习都感兴趣,加上课程相对简单容易,所以很容易取得高分。一二年级时,班里孩子几乎差别不大,都是95分以上的高分,满分的孩子也不在少数。可是一二年级的新奇过后,可能就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学习不专心,成绩很快下降。
因此,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三年级四年级都是小学阶段最重要的两年,是一个转折期,也是一个决定孩子未来走向的关键期。面对这个特殊的关键期,父母应该怎么办?下面说下我的经验,供大家参考。
小学一二年级时,儿子表现很好,成绩也很棒,二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数学甚至考了双百。正因为此,这两年我对儿子的关注很不够,整天忙于工作,总是加班,突然有一天发现孩子很喜欢玩电脑小游戏,为了玩游戏作业都不做了。在我办公室里玩,我发现后不让玩,他就到同事办公室里玩。
马上就要三年级了,如果再这样下去的话,儿子的成长可能会出现严重的问题。于是我开始反省自己,把各种加班和朋友应酬放在了一边,开始用心教育儿子。为此,我还专门开通QQ空间,名为爱的教育,专门记录儿子成长的故事。
我从培养儿子好习惯入手,抓读书习惯的培养,抓运动习惯的培养,抓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把孩子的兴趣转移到生活、身体和读书上。为了培养儿子读书的习惯,我们制定了严格细致的读书计划,每天遵照执行。为了培养儿子运动的习惯,我一下班就带着他到篮球场上打篮球,还有跳绳、羽毛球、乒乓球等,当然主要是篮球。为了培养他良好的生活习惯,我们制定了早睡早起吃早饭的三早制度,还有睡前泡脚阅读聊天的谈心制度。为了发展儿子多方面的兴趣,我们一起看电影、下棋、拼图、拼装赛车等。
当然,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好习惯也不是一天养成的。这就要坚持,父母的耐心和坚持,孩子的好习惯才能养成。而三年级和四年级正是养成好习惯的关键期。在这两年里,儿子的各种好习惯,学习的好习惯,生活的好习惯,锻炼的好习惯,还有其他多方面的兴趣,逐步养成并发展起来,所以后面就不需要我们天天说天天管了。因为孩子已经养成了习惯,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放学先写作业,然后再出去玩、运动,做其他的。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这就是习惯的力量。孩子一旦养成好习惯,父母哪里还有什么心可操呢?
但是,在三年级四年级养成习惯的过程中,父母一定要有耐心,一定要有科学的教育方法,如果没有这两条,可能就很难养成孩子的好习惯。虽然父母没有缺位,也很投入,但没有耐心和方法,终究难养成孩子各方面的好习惯。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有“三年级现象”。如果父母从幼儿阶段就重视孩子各种好习惯的培养,把成长和习惯放在第一位,而不是只盯着孩子的做题分数考试能力,那么孩子就不会出现“三年级效应”或“三年级现象”。
但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仍然要随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每个阶段,孩子出现的问题都会不同,有共性的,也有个性的。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的独立自主能力,即自我管理能力会越来越强,父母就不要再过多操心或插手孩子自己能够处理的事务,否则就会影响制约孩子的独立自主,即自我教育的能力。
一切教育的目的都是为了达到自我教育的目标,能够让孩子自己教育自己,进行自我教育,那么我们的家庭教育才算真正成功了,父母也才算真正能省心了。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