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治感冒(附流行性感冒)秘方(10首)
1.特效感冒宁
[组成]苏叶、薄荷、藿香、防风、荆芥各10克,金银花12克,苍术、黄芪各10克,甘草3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两次,日服3次。第1次用清水约200毫升,浸药半小时,煎取100毫升左右。第2次用清水120毫升,煎取80毫升左右,去渣。两次药汁混合后,分3次,早、中、晚温服。一般3剂、重症6剂即可。
2辛温解表汤[来源]王季儒,《肘后积余集》
[组成]荆芥、防风、苏叶各5克,清半夏、广皮各9克,忍冬藤、连翘各12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功用]辛温解表。
3.加味银翘散
[组成]金银花、连翘各17.5~35克,薄荷、竹叶、淡豆豉、牛蒡子各10.5克,荆芥穗7克,桔梗10.5克,生甘草14克,鲜芦根35克,党参、杭芍、升麻各10.5克,葛根14克。
[用法]每日1剂,(病重者日服2剂)。每剂加水600毫升,大火煮沸,慢火煎煮30分钟,过滤取汁200毫升,煎二次总量400毫升,每服200毫升,一日2次,早、晚饭前温服。[功用]辛凉解表,透热解毒,益气护阴,散血净血。
4.羌蒡蒲薄汤[来源]《中医方剂临床手册》[组成]羌活、牛蒡子各9克,蒲公英30克,薄荷6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功用]祛风解表,清热解毒。[
5..清解表热方[来源]印会河,《中医内科新论》[组成]桑白皮、桑叶、菊花各9克,黄芩12克,山豆根、鱼腥草、生石膏(先煎)各30克,枇杷叶9克,芦根30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功用]清解表热。
6.三阳清解汤[来源]夏睿明,《医方新解》[组成]葛根、金银花、连翘各24克,石膏30克、柴胡24克,黄芩12克,大青叶、蒲公英各30克,甘草9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功用]辛凉透表,生津止渴,清热解毒,利咽散结。
5.石知柴葛汤[来源]初航,《辽宁中医杂志》(3)1984年[组成]石膏100克,知母25克,葛根15克,柴胡15克。[用法]每日2剂,每剂煎两次,每次煎取100毫升,共混合400毫升,每6小时服80~100毫升,儿童约减。[功用]表里两解,解表退热。
6.感冒立愈汤[来源]陈有恒,《中国中医药报》1990年[组成]桂枝、白芍各10克,厚朴5克,杏仁10克,莱菔子7.5克,白前10克,炙麻黄5克,蜈蚣2条,全蝎7个,生姜3片,大枣3枚。[用法]取上药加水300毫升,武火煎至150毫升,日分2次口服。每日1剂。
7.柴胡消食汤[来源]龚志贤,《龚志贤临床经验集》[组成]羌活、白芷、广木香各10克,山楂炭12克,瓜蒌仁10克,柴胡、黄芩、法半夏、苍术、茯苓各12克,炒枳实10克,生姜12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功用]消化胃脘积食,清解胸中结水,外解寒湿。
8.十神汤[来源]张振榆,《中国中医秘方大全》[组成]葛根、赤芍、香附各10克,升麻、陈皮、川芎、白芷各6克,紫苏7克,麻黄、甘草各3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功用]宣肺解表,祛风止痛,利咽止咳
9.增免抗感方[来源]孟仲法,《中国中医药报》1990年[组成]太子参、黄芪、水仙草、地锦草各10~15克,黄芩4.5~6克,仙灵脾6克,五味子4.5~6克,黄精6克,生地9克,麦冬6克,白术9克,甘草4.5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可连续服6~8周。[功用]益气升阳,健脾补肾,清热祛邪,提高小儿抗病免疫能力。[
10.解毒清热饮[来源]刘绍勋,《名医治验良方》[组成]金银花、连翘、菊花各30克,桑叶20克,薄荷15克,柴胡10克,芦根20克,甘草、黄芩、蝉蜕各15克,生石膏20~30克(先煎)滑石20~30克。[用法]先煎生石膏20~30分钟,然后下群药煎。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各服1次。[功用]清热解毒,辛凉透表。
(痔疮)中医走方医单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