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未来学校”,是什么样的学校?

原文刊载于《基础教育》2021年第1期

“未来已来”,早已不再是一句空洞口号,而是已成现实。它带给“学校”的首先是一种新的视野,即“未来视野”。这表明,除了是一个“概念”之外,“未来”还是一种“视野”或“视域”,以此视野看学校,借此视域看教育,看出只有面向未来、通过未来和融入未来才能看出的新道路和新世界。由此敞开学校存在的独特意义:既是传承历史文化的地方,也是带着一代代新人,走向未来文明的必经之地。无论未来学校的名称、形态、结构及其功能,将会发生什么样的改变,这一职责和使命都不会更改,且始终与“学校”同在。

未来不只是用于畅想和猜测的,更是用来设计和建构的。真正的“未来”,是设计出来、建构出来的未来。

问题在于,要设计出什么样的“未来”,建构成何种样态的“学校”?

“未来学校”是通向“智能技术”的学校。这是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所重塑的智能化学校。它时常被称为“智慧学校”,但正如叶澜教授所言:智慧学校,不能满足于给机器以智慧,更要给人以智慧。理想的智慧学校,是机器的智慧和人的智慧、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比翼齐飞、交互生成的学校。人工智能进学校,最终不是显示在技术上,而是表现在人身上,体现在人的生命健康和主动成长上。不然,则有可能走向 “恶性技术化”。

“未来学校”是通向“人文艺术”的学校。这是人文精神强烈、艺术气息浓郁的学校。智能时代,物质越来越丰沛,技术越来越先进,学生也越来越聪明,但随之而来的可能是:文化积淀越来越稀薄,精神生命越来越孱弱。人文艺术就是为精神生命的丰赡而来的,是为赋予人以“文化生命”而生的,更是生命安顿、灵魂栖息的载体,它有助于让文化积淀、文化精髓真正落入人们的内心与生活里。未来学校亟需破解的重大难题是:如何处理好技术需要更新换代与人文精神需要代代相传的矛盾?如何化解技术焦虑和文化忧虑的冲突?未来学校,既需要借助信息技术“乘云驾雾”,攀上时代潮流的顶端,也需要脚踏实地,轻车慢步,涵养心神,倾听和吸收来自文化世界的微细声响。这样的学校,就是展现出文化沉淀,缔结文化纽带的地方,成为弱化技术归属感,强化文化传承感,深化生命成长感的场所。

“未来学校”是通向“社会社区”的学校。这是“学校在社区中,社区在学校中”的学校。“社区”作为现代社会的基本单元,以往是外在于学校的他者,双方之间存在天然坚固的壁垒。未来学校将打破这一壁垒,让学校回归并融入社区:学校建在社区中,社区放在学校里。两者不再限于互为旁观者和协作者,而是互为建设者,从“我和你”彻底变成了“我们”。

“未来学校”是通向“天地自然”的学校。这是融入自然,与自然相通的学校。作为长久以来被忽略的“自然之维”,它针对现代科技文明造成人类这一“自然之子”疏离自然的现实,要求未来学校,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都以教育的方式,追溯自然,找回丢失的自然,把学校安放在天地自然之间,充分发掘只有“自然”才有的育人价值,把“自然智慧”也变成教育智慧的一部分。

通往未来学校的路途中,这四个方面的建设往往存在较大差异,相对而言,“技术”热,“社区”闹,“人文”冷,“自然”淡。虽然每所学校不一定“面面俱到”,可以选择其一作为突破口,但都同等重要,它们的并存让学校天地骤然阔大起来,且展现出理想学校的样子:科技与人文的平衡,社会与自然的交汇。这样的学校,由此成为技术、人文、社会与自然之间相互缝合、沟通、衔接和通会之地,成为安顿生命、温暖生命、超拔生命价值的场所。如上未来学校的远大图像,其志甚伟,豪情可羡,但任重而道远。

【全文完】

(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院院长,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