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养生 > 正文

面神经阻滞技巧

面神经阻滞适用于面神经支配区的各种疼痛以及面部痉挛的诊断和治疗。包括膝状神经痛、非典型面痛、Bell麻痹、带状疱疹累计膝状神经节(Ramasy Hunt综合征)。

相关解剖

面神经:又称中间面神经,是第7对脑神经,分为面神经本部和中间神经两部分。内含运动、感觉和副交感纤维。运动纤维构成面神经的固有部分,感觉与副交感纤维合成中间神经。中间神经在面神经和前庭蜗神经之间发出,三条神经向外侧进入内耳道。

进入内耳道后,面神经即与中间神经合并,然后行向外侧,与前庭蜗神经分离,在膝神经节处向后急转,形成面神经膝,经茎乳孔外出。

面神经在内耳道内面神经管发出多个交通支和分支;

1、岩大神经,起自膝神经节出岩骨,在岩部前面的岩大神经沟内前行,经破裂孔入翼腭管,至翼腭神经节。

2、鼓索:在茎乳孔上方6mm处发出,经鼓室达颅底,外侧是脑膜中动脉,耳颞神经和下牙槽神经,入舌神经前接受耳神经交通。

3、岩外神经

4、镫骨肌神经

5、耳后神经

面神经在面部分支:出茎乳孔向前,横过颈外动脉外侧,在下颌支的后面分为上下两支。在腮腺实质内上支向前上方,接受耳颞神经的交通,并分出颞支和颧支。下支向下、接受耳颞神经的分支后发出颊支、下颌缘支和颈支。分支间相关结合形成腮腺内丛。

1、颞支:与颧颞神经、耳颞神经、眶上神经、泪腺神经均有交通。

2、颧支:与颧面神经、眶上神经、泪腺神经及上颌神经睑支均有交通。

3、颊支:与面神经颧支、下颌缘支、上颌神经间有交通。

4、下颌缘支:与相邻的分支和颊神经有交通。

5、颈支与耳大神经、颈皮神经有交通。这些分支分布在面部表情肌上。

面神经的耳后神经

面神经在茎乳孔处分出耳后神经,然后又分为耳支和枕支。

耳支:支配耳后肌和耳上肌。

枕支:支配枕肌。

此外,耳后神经在乳突和外耳道之间,与迷走神经的耳支相结合。枕小神经与枕大神经也有纤维至耳后神经。面神经的耳后神经与耳大神经(C2/3)、枕小神经(C2)、迷走神经、三叉神经共同支配耳部感觉。貌似明白耳朵为何是敏感区域了(文字狗头)。

面神经疾患

常见的面神经疾患是面肌痉挛和面瘫,中间神经痛少见。

痉挛科发生在全支也可以发生在某个分钟,具体病变不明,一般起病缓慢,开始仅上下睑抽搐,逐渐累积全支。有假说认为是无髓鞘的面神经根部受血管袢搏动刺激而痉挛,用微血管减压或垫片、移位术可奏效。目前应用神经射频治疗,效果也不错。

支配额肌的面神经核来自两侧的大脑半球,面下部表情肌只受对侧中央前面的控制,单侧皮质脑干梗死并不引起额肌眼轮匝肌的瘫痪,称为中枢性或核上性或运动神经元麻痹,治疗时应组织非瘫痪侧星状神经节。

面神经核或周围支受损引起同侧面肌麻痹,称为周围性瘫痪,治疗时应性患侧星状神经节组织。

中间神经:由感觉纤维和副交感纤维组织,是独立的神经束,神经元在膝状神经节。

面神经疾患部位与症状关系

周围性瘫痪常见,多为面神经管的病毒感染,中耳乳突发炎后水肿和出血性梗阻使面神经瘫痪。

1、内耳门处病变伴听力和前庭功能障碍;

2、膝神经节病变,常伴流诞和味觉障碍'

3、镫骨肌神经处病变伴味觉障碍和听觉过敏。

4、鼓索段病变多伴有味觉唾液分泌障碍。

5、茎乳孔处病变单纯为周围性面瘫。

茎乳孔面神经阻滞

体位:平卧,肩下垫薄枕,头偏向健侧。

穿刺点:乳突尖前0.5cm。

方法:乳突为尖端向下的圆锥体,茎乳孔在乳突底部前内角,茎突根部后方稍外,其内前方5-8mm为颈内静脉,故穿刺时勿前勿深。

常规消毒,垂直皮肤进针,大致在冠状面上、向内30°,可先寻找茎突,然后将针向前方调整纸质针尖划过乳突前缘,至茎乳孔遇面神经,面部抽搐加剧且频繁,表明穿刺位置正确。可行单纯阻滞或射频治疗。

耳垂前面神经阻滞

体位:平卧,头转向健侧。

穿刺点:耳垂前下颌骨后缘。

方法:常规消毒,垂直穿刺入皮,向下颌骨后缘、遇骨质回抽无血无液。注射药液。

注意事项

1、茎突前方为颈内动脉,可在CT或超声引导下穿刺。

2、眩晕、恶心、眼球震颤、出汗,可能与药物进入面神经管与耳内压改变或神经反射有关。

3、外耳道出血:刺伤外耳道或鼓膜所致。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