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在生物学分类中属于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龙胆目,茜草科,咖啡属。咖啡属下有66种木本植物。咖啡树的种类有 500 多种,品种有 6000 个,世界上主要的咖啡树有四种,真正具有商业价值而且被大量栽种的只有两种,所产的咖啡豆品质亦冠于其它咖啡树所产的咖啡豆。
不同品种的咖啡豆有不同的味道,但即使是相同品种的咖啡树,由于不同土壤、不同气候等影响,生长出的咖啡豆也各具有独特的风味。
1. 阿拉比卡种——娇气细腻的贵族
俗称小粒种,原产埃塞俄比亚,为常绿灌木。植株较小,高4~5米,分枝细长,枝干木栓化较早。叶片小而尖,长椭圆形,较中粒种为硬,叶缘波纹细而明显。果实较小,鲜果与干豆的比例为4.5~5:1,种子外果皮较厚而韧,种皮较厚,易与种仁分离。种子较小,每公斤干豆4000~5000粒,单节结果较少,约12~15个,但枝条结果数较多,所以,管理良好的亩产可达500公斤左右。
外形: 豆形中等,正面呈长椭圆形,中间裂纹窄而曲折,豆子背面的圆弧形较平整,大小一致,颜色均匀有光泽。果皮稍厚,果汁多且甜,果皮易与种子分离 。
产地: 阿拉比卡种咖啡多产于南美的巴西、哥伦比亚,中美洲诸国,加勒比海的哥斯达尼加,危地马拉、牙买加、墨西哥以及埃塞俄比亚等国。一般为大家所熟悉的咖啡豆如巴西山多士、苏门答腊曼特宁、叶门摩卡、牙买加蓝山等,都是属于阿拉比卡种的优质咖啡豆。栽种量约占咖啡总栽种量的 70% ,价格也相对较高。
气候需求: 阿拉比卡种咖啡比较难栽种,它们喜欢温和的白日和较冷的夜晚,需要种在高海拔的倾斜坡地上,在高地(600~1800 米)栽培的生长得比较茂盛,而且需要特别的气候条件—全年的平均温度在 20 摄氏度左右,有充沛的降雨量,而又不会降霜的地区。全世界只有 50 多个国家有这样的条件,大约都是在赤道南北 160 公里左右的区域。它的采收一定要人工爬上爬下地进行,难度较大。不耐低温高温,也不耐多雨少雨,耐腐性很弱,对叶锈病的抵抗能力也很差。
风味:阿拉比卡种的咖啡豆香味醇厚,口感醇和、有果酸味,而且咖啡因含量1.5%,仅是罗巴斯塔种含量的一半左右。
2. 罗巴斯塔种——粗壮呆板的乡下汉
俗称中粒种,罗巴斯塔种经考证认为这是原产非洲赤道森林内的咖啡树(C. canephora,又称甘弗拉种)的一个变种,该种为常绿小乔木,株高5~8米,分枝细长而柔软,枝干木栓化较迟;叶片较大,呈椭圆形,质软而薄,叶缘波纹大而明显;枝条单节结果较多(平均25~30粒),果实大小不一。成熟时紫红色,果肉较薄,鲜干比3.5~5:1,浆果汁液少;种皮(银皮)薄,紧贴种子,不易脱落,每公斤干豆3000~4000粒。
外形: 豆形较大,正面渐趋圆形,背面呈圆凸形,裂纹直。果实中等大,果皮薄,果汁少,果皮不易与种子分离。
产地: 罗巴斯塔主要生产国是印度尼西亚,越南以及科特迪瓦,阿尔及利亚,安哥拉为中心的西非诸国,近年来越南更致力于跻身主要咖啡生产国的行列 。
气候需求: 罗巴斯塔咖啡树适合种植于海拔 500 米以下的低地,耐腐性很强,耐高温多雨,较阿拉比卡种具有更强的抗叶锈病能力。在整地、除草、剪枝时也不需要太多的人工照顾,可以任其在野外生长,是一种容易栽培的咖啡树。
风味:炒麦子香味,苦涩味比小粒种浓、果酸味不明显。咖啡因的含量3.2%左右,品质上也逊色很多,所以大多用来制造速溶咖啡。近年来少数国家(如印度)致力于改进罗布斯塔种咖啡的品质,他们将罗布斯塔栽植于高海拔地区、施以最细心的照护、以及精细的水洗处理,结果得到非常优异品质的罗布斯塔咖啡豆!
3. 利比里亚种——实验室里的研究员
俗称大粒种,原产地在非洲西海岸的利比里亚的低海拔森林内,多做为研究用。
外形:豆型汤匙状,果实也很大。它的种皮紧贴种仁,成熟时为红色或橙红色。
产地:主要栽种的地方仅限于利比里亚、苏利南、盖亚那等少数几个热带低海拔地区种植,产量不足咖啡总产量的5%。
气候需求:它栽培历史比其它两种咖啡树稍短,利比里亚咖啡树适合种植于低地,200m以下的高度,它的树干又高又壮,有 18 米高,树叶大而坚韧,对于无论是高温和低温,潮湿或干燥等各种环境,皆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唯独不耐叶锈病,耐腐性很强。
风味:风味浓烈,咖啡因的含量1.5%左右,刺激性强,品质较差。由于它的味道比较独特,需求量低,栽培面值较小,所以生产量也少。
4. 埃塞尔萨种——少有人识得部落男孩
埃塞尔萨种是 1904 年才发现的一个品种原产于非洲的查理河流域,果小,单株产量高,尤其是一种抗旱品种。
外形:果小,成熟果实朱红色。
气候需求:适应性强,成龄树不需要荫蔽。抗锈病,主根深,较耐旱、抗风、耐强光。
风味:产品味香浓烈,稍带苦味,咖啡因的含量0.66%左右,栽培较少。
上一篇
抱歉,穷人的社交毫无价值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