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符经》即是《遁甲经》的元始经笈,不为后世所知,多被误解作道家修炼之术的丹经,总是牵强附会,文不对题,断章取义,杂凑成文,不能全文贯通,首尾一气。今用'遁甲'揭其秘,一气贯注,层次井然,全文通畅,豁然冰释,乐与爱好者共赏之。
第0小节【经曰: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
此节是全经之总纲,学说之根据。高度概括了《陰符经》总体内容,故曰:'尽矣'。'观天之道'谓'天之道'用'观'而取得。不但有其客观根据,而且有其具体方法,而非空洞理论。自有古天文学内容,包括古代星占学在内。但全文中并未提及三垣二十八宿,五星凌犯等星占天象内容之事。由是可知,《陰符》著者是从星占学的另一分支,以天象实体运动为依据,即是应用天道运行规律所反映出的干支八卦,建立起一门有天道依据的数术系统遁甲式体系。经文明示'爰有奇器,是生万象,八卦甲子,神机鬼藏,陰陽相胜之术昭昭乎进乎象矣。'就是遁甲式的明证。
中国古代一切传统学术,皆是首重天道,遁甲式亦不能例外。但与六壬、太乙之术不同,各有其特色。合称'三式'之学。遁甲以九宫为框架,六壬以十二地支为框架,太乙以九宫十六神为框架。太乙占国运,遁甲占兵机,六壬占百事,各有重点,亦各无不占,然均不离以'干支'为根据。古人发明'干支'颇不容易。看起来很简单,要知其所以然和探索其客观根据就不容易。不论医卜星相,天文地理,宗教神学等等,无有不涉及干支者。
'干支'是古天文学家研究的成果结晶,是天体运行规律的高度反映。它在天文学中的客观根据尚未引起研究者的足够重视,故不见有人具体揭示。各著作之中,包括天文学史之中,皆多从说文解字训诂考释,却缺乏从古天文学中具体落实。遂至认为干支属抽象概念,记时符号而已,其实质却鲜为人知。将本来科学的东西,未能加以充分认识,反而被误认为是甚至肯定是'唯心'的和'迷信'的东西。
'八卦'是形象思维和逻辑推理所应用的符号系统,用之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在遁甲式中,八卦通天地人三盘之体,其侧重在于'空间'方位的反映和事物形象的归属。自宋代而后,八卦又有先后天之分。遁甲式所用为后天文王八卦,未提先天伏羲八卦。可知《陰符》所用自应是'文王后天八卦'无疑。《陰符经》所用八卦甲子,虽是时空统一的,但又是有所侧重的。干支虽可表示空间方位,其重点乃在于'时间'的反映。八卦虽可表示时间,其要端多主于'空间'方位的反映。故自古皆采用干支记时,而不用八卦记时。《遁甲》用八卦作'三盘'的定位式,天干从中顺逆演布,体现时空统一的变化模拟。可见古人立法的合理性及其智慧的陈迹。用图以明之。
'执天之行',即是根据'观天道'所获的天道运行规律的记时'干支'为依据,法天则地演布奇门,得出千变万化之一幕,用作预测和决策的行事指导,争取计划的胜利。故曰:'执天之行尽矣'。是有具体数术内容的,而非空洞词句。
【故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
此节从总纲而展开论述。'故'即所以,乃申述'观天之道'的具体内容。
'天有五贼'之'贼',即盗贼之'贼'。贼与盗对,经文中有'五贼三盗'之说。'贼'为明取强夺,'盗'为暗地偷窃。即指盗窃天机有明暗两个方面。有形象思维与理化思维,皆有具体内容。天之五贼即金木水火土五星在天道中运行,占星家可以明白地观察到它们顺逆留伏的运行,冲巳凌犯的现象,芒角动摇的状态,以及隐显五色,九洲分野等,与人间社会相联系,作出灾祥的判断。在《唐开元占经》《太白陰经》《乙巳占》《兰台秘苑》和《天文大成》《历代天文律历等志》中有丰富的记载。但是,《陰符经》著者明显地是'星占术'的另一分支,不用守候灵台(观测台)的辛苦,只从古天文家精辟创作反映'天道'规律的'干支'这个天机来推演,从形象思维飞跃到理性思维。诸如'六壬''太乙''子平'等等数术,无不根据干支来推演。特别是《遁甲》式,将天道运行中的金木水火土五行星和天体空间定位的九天星,作为天道规律的客观依据,用干支五行和九星用作天机全息的模拟。《烟波钓叟歌》曰:'庚为太白丙荧惑',即是以'庚'逮捕太白金星,'丙'代表荧惑火星。这就充分证明遁甲是用天干五行代表天文行星的事实。这种方法,既本于天道,又不用守候灵台的辛苦,仅用干支八卦推演,即可得到预测效果。《烟波钓叟歌》又说:'白入荧兮贼即来,荧入白兮贼需灭',这里不但证明'遁甲'是以天干五行代表金木水火土五个行星,同时又证明了'遁甲'是用五行代表五贼之事,与《陰符经》的隐秘若合符契。
'见之者昌';昌,明也。遁甲式重天盘又重天干,唯天干明布天地盘之中,一见而知,故曰'见之者昌(明)',而地支无定住,藏于九宫之内,靠顺逆推演方可知道,是说代表五行的天干有明显的位置,一见可知,而不与地支情况相同。故曰'天有五贼,见之者昌。'昌,明也,明白其吉凶以定趋避之行动也。
'五贼在心,施行于天',是说三奇六仪(即乙丙丁三奇,戊己庚辛壬癸六仪,均指天干而言),按规定之陰九局陽九局顺逆演布法则熟记于心中,即是'五贼在心'。演布时将三奇六仪这一连串的天干或顺或逆,按用局规定排布在天盘上,故曰'施行于天'。地盘亦同样布天干,其局法定体,从天道中来。地盘不动,唯天盘动(视运动)。也即是法天则地的模拟。
'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上下四方谓之宇,指空间。古往今来谓之宙,指时间。'在乎手',即是在掌上运算的古法,以九宫八卦为定位,代表空间,用记时干支代表时间,在掌上轮算;古人称为'掌诀'。《烟波钓叟歌》说:'先须掌上排九宫,纵横十五在其中。次将八卦论八节,一气统三为正宗。陰陽两遁分顺逆,一气三元人莫测,五日都来换一元,接气超神为准的'。一般流传的掌式多是用的'边九宫'法。'活盘法'上掌,必须滚瓜乱熟后才能用,不然就用书写法,或用'拭盘',即是'奇器'。
'万化生乎身'。《尔雅》曰:'身,我也'。指布局之后,判断首明。主客之分,人我之别。即万事万物与我发生关系,自有或吉或凶之结果。皆由人我、物我、事我之间的生克关系而造成。一主而百客,判断之要端也。此节所论,层次清楚,条理井然。
第2小节【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
此节承前节'宇宙在乎手'的布局内容展述其布局原理。是本'天人合一'之说。天与人,在遁甲中,分别以天盘九星代表天,人盘八门代表人。
'天性人也',即指天盘九星之属性与人盘八门之属性相同。例如:坎宫天盘星天蓬属水,人盘坎宫休门也属水。艮宫天盘星天任属土,人盘艮宫生门也属土。震宫天盘星天冲属木,人盘震宫伤门也属木。巽宫天盘星天辅属木,人盘巽宫杜门也属木。离宫天盘星天英属火,人盘离宫景门也属火。坤宫天盘星天芮属土,人盘坤宫死门也属土。乾宫天盘星天心属金,人盘乾宫开门也属金。中宫天盘星天禽属土,人盘中宫寄居坤宫死门与艮宫生门也属土。这就是天人属性相同的'天性人也'的具体内容。接着就可以明白'人心机也'是联系'立天之道以定人也'的枢纽了。'机'即是'天机'的'机',也是'枢机'的'机'。人心是'机',主宰于中,而起枢机的作用。即由人心来主天(天盘)以定人(人盘)。也即是说,天盘是据'天道'运行规律所反映的记时'干支'为依据,求得天盘直符宫,直符宫下的人盘八门记时直使。这就是'立天之道以定人也'的具体内容。例如:陽遁一局,甲子直符属坎一宫天蓬星,其人盘休门即为直使。实在简易,取义颇为深刻。只要求出了天盘,就得到了人盘。确实靠人心在作主宰。经文所述,何等明白晓畅,并非抽象的空洞大道理,且有其具体的落实处。
第3小节【天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发,万变定基。】
此节承前节所述布局后所得格局判断之举隅。此所谓'天'即指'天盘','人'即指'人盘'。'天发杀机'即天盘受克制。'人发杀机'即人盘受克制。《奇门统宗.奇门秘诀总赋》曰:'身残毁兮!乙遇辛而龙逃走;财虚耗兮!辛遇乙而虎猖狂'。即天盘中的'乙'受地盘总的'辛'所克制。'乙'为东方木青龙。因天盘主动,故曰'龙逃走'。'天发杀机,龙蛇起陆'即是天盘中的'乙'受地盘中的'辛'克制,'龙蛇起陆'即为'龙逃走'之意。《遁甲大全》卷七有曰:'奇门上盘象天,谓九星;中盘象人,谓八门;下盘象地,谓九宫。上盘星也,中盘门也,下盘宫也。凡占吉凶者,首重九星,以九星是天盘,吉凶由天故也。凡星克门吉,门克雄凶。'此天盘受克为凶,即天发杀机之举隅。东方木为青龙,乙者龙蛇之象,陽为龙,陰为蛇,乙至陽宫为龙陰宫为蛇。又甲为龙,乙为蛇。八卦甲子者,形象思维与理性思维结合应用而作出判断,此遁甲式方法之特色。
'人发杀机,天地反覆',乃人盘受克,遭天地盘克制而有灾祸也。《遁甲大全》卷七有曰:'凡出行趋避者,首重八门。以八门为人盘,吉凶由人自取故也。凡门克宫吉,宫克门凶,伤人、事故凶'。若天地盘皆同时克制人盘则至凶。故曰:'人发杀机,天地反覆'。
'天人合发,万变定基'。此指天盘人盘同时皆遭克制,则有一番变革之象。即天盘直符宫与人盘直使宫二者皆受克制,定有一番斗争或灾祸出现,是万事万物复杂变化的兆基。故曰:'天人合发,万变定基'。
此节经文有作'天发杀机,移星异宿;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地发杀机,龙蛇起陆;天人合发,万变定基'者。
有将'移星异宿'作'日月星辰'者。明显是注家增入一'地发杀机'和'移星异宿',待欲凑足'天地人'三才之数。殊不知前有'立天之道以定人也'之句,未涉及地,后有'天人合发'之结语,亦未提到地,只是'天人'并论,其画蛇添足破绽显然。非原文所有可知,郭忠恕三体书迹,既然刻碑传世,必早有考证,今从之。
另外,'天发杀机,龙蛇起陆',龙蛇是农历的三四月,是天之陽气冲最盛的时间段,所以三四月容易地震。这个也合天发杀机,龙蛇起陆,这是自然规律。如果讲到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在和子午修真的丹道合起来,有点牵强。陰符主讲动因,天和人,开篇到结束都是一致的。
第4小节【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
此节承前凶格而发。测得凶格,有灾祸降临,当采取避祸趋吉的措施。《老子》曰:'吾之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吾既有身,如何才能'无身'?若说毁灭自身,吾又何存?此之所谓'无身',实指'隐身'避患之术。《奇门秘诀总赋》说:'如遇急难,宜从直符方下而行。太陰潜形而隐迹,六合遁身而谋议。九天之上扬威武,九地之下匿兵马'等等,皆为遁甲术中的神秘学说。'性有巧拙,可以伏藏',是说人之智力虽有水平不等,同样可以用隐慝伏藏之法进行趋避。
'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九窍'指九宫之诀窍。'邪'是指一种不常见的现象,昔人称为'邪术',今人称为'特异功能'。是说遁甲趋避方法,是用'九宫式'而非'六壬式'(二式皆有趋避说)。既用九宫中的诀窍可产生隐遁作用的邪术。其方法有三个要点,重在天盘中的乙丙丁三奇。《遁甲统宗》曰:'时下得乙者为日奇,凡攻击、往来者,逃凶者,宜从天上六乙出,则恍惚如神,无人见者'。'从天上六丁而出,入太陰而藏,敌人自不能见也'。凡攻伐,宜从天上六丙出,挟威火,故类王侯'。又有'急则从神缓从门'之说。
有《秘藏六陰洞微遁甲真经》上中下三卷,是宋代写成的'法奇门'专著。在有关《遁甲》古笈中,也有不少的符咒异说,前人早有认为邪僻不经者,或只从其数理部分,神学之类皆弃而不用。如《奇门一得》《奇门元灵经》《奇门法窍》《奇门阐微》《奇门心悟》等等皆是。
奇门数理趋避之要,在于自为'主客'。即测得利于为主者,则后动,是为'后发制人'。测得利于为客者,则先动,是为'先发制人'。是以静为主,动为客。测得其机,则按机行事,动静可以由人。总之,此节是阐述趋避之法,书中不乏记载。此一传说神秘文化史料,未必尽是荒谬空谈。
第5小节【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奸生于国,时动必溃;知之修炼,谓之圣人。】
此节仍是遁甲格局又一举隅。《烟波钓叟歌》曰:'丙为勃兮庚为格,格则不通勃乱逆'。又'甲加丙兮龙回首,丙加甲兮鸟跌穴'。甲为木,丙为火,火生于木,即生火者木,初则火势渐升,光耀照人,原为吉象,继则木被火焚,象奸生于国,时机至而生变动,国必溃败之象。谓得此局,必先吉而后凶,知此奸臣当道,不宜从政,隐居修炼,如老子过函谷关,张良随赤松子游之类,可谓圣'知时'也。解者因有'知之修炼谓之圣人'之句,遂误解为道家修炼之术,而不顾'奸生于国,时动必溃'之联贯。其附会显然。
第6小节【天生天杀,道之理也。】
天道陰陽而已,陽主生,陰主杀,未有陽而不陰,生而不杀之理。故春生夏长秋敛冬藏,四时成序,周而复始,循环不已,亘古如是也。
第7节【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故曰: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
天以始万物,地以生万物,然既生之,则又杀之,是天地即万物之盗耳;世有万物,人即见景生情,恣情纵欲,耗散神气,幼而壮,壮而老,老而死,是万物即人之盗耳;人为万物之灵,万物虽能盗人之气,而人食万物精华,借万物之气生之长之,是人即万物之盗耳。大修行人,能夺万物之气为我用,又能因万物盗我之气而盗之,并因天地盗万物之气而盗之,三盗归於一盗,杀中有生,三盗皆得其宜矣。三盗既宜,人与天地合德,并行而不相悖,三才亦安矣。三才既安,道气长存,万物不能屈,造化不能拘矣。然此盗之秘密,有一时之功,须要不先不后,不将不迎,不可太过,不可不及,坎来则离受之,彼到而我待之,陽复以陰接之,大要不失其时,不错其机,故曰,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食其时者,趁时而吞服先天之气也;动其机者,随机而扭转生杀之柄也。食时则后天之气化,百骸皆理,可以全形;动机则先天之气复,万化俱安,可以延年。时也机也,难言也。要知此时即天时,此机即天机,苟非深明造化,洞达陰陽者,乌能知之?噫!八月十五翫蟾辉,正是金精壮盛时,若到一陽才起处,便宜进火莫延迟。
第8节【人知其神之神,不知其不神所以神也。】
古今学人,皆认昭昭灵灵之识神,以为本来之元神,故着空执相,千奇百怪,到老无成,有死而已,殊不知此神为后天之神,而非先天之神,乃神而实不神者。先天之神,非色非空,至无而含至有,至虚而含至实,乃不神之神,而实至神者。奈何世人只知后天之神而神,甘入於轮回,不知先天不神之神,能保乎性命,无怪乎万物盗我之气而罔觉也。
第9节【日月有数,小大有定,圣功生焉,神明出焉。其盗机也,天下莫能见,莫能知。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之轻命。】
人之所以能盗天地万物之气者,以其天地万物有定数焉;天地万物不能盗人之气者,以其圣道无形无象焉。如日月虽高,而有度数可推,日则一年一周,天有春夏秋冬之可见;月则三十日一周,天有盈虚朔望之可窥,大为陽,小为陰,陽极则生陰,陰极则生陽,大往小来,小往大来,陰陽循环,乃一定不易之道。至人於此推陰陽造化之消息,用功於一时辰内,采鸿蒙未判之气,以为丹母,夺天地亏盈之数,以为命基,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圣功於此而生,神明於此而出,此功此明,其盗机也,虽天鬼神不可得而测度,而况於人乎!天下乌得而见,乌得而知?如其能见能知,安能盗之?此其所以为圣,此其所以为神。是道也,非忠臣孝子大贤大德之人不能知,非烈士丈夫俯视一切万有皆空者不能行。果是真正修道君子,得意忘言,大智若愚,大巧若拙,不到了性了命之后,不肯洩漏圭角,固穷而如无知者也。至於薄福小人,偶尝滋味,自满自足,又不自重性命,无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适以自造罪过,非徒无益,而又害之矣。
第10节【瞽者善听,聋者善视。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三反昼夜,用师万倍。】
瞽者善於听,非善听也,以目无所见,而神藏於耳,故其听也聪;聋者善於视,非善视也,以耳无所闻,而气运於目,故其视也明。即此二者以观,闭目而耳聪,塞耳而目明,况伏先天之气,舍假修真,存诚去妄者,何患不能长生乎?清静经曰: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着万物;既着万物,即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妄想贪求,乃利之源也,人能绝此利之一源,则万有皆空,诸虑俱息,胜於用师导引之功十倍,又能再三自返,存诚去妄,朝乾夕惕,昼夜殷勤,十二时中,无有间断,渐归於至善无恶之地,胜於用师导引之功万倍。盖师之功,能革其面,而不能革其心;能与人规矩,而不能使人巧;绝利自返,正心地下功,戒慎恐惧於不睹不闻之处,师力焉得而及之?至圣云: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正此节妙谛。
第11节【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目。】
心如主人,目如门户。本来真心,空空洞洞,无我无人无物,与太虚同体,焉有生死,其有生死者,后天肉团之心耳。心不可见,因物而见,见物便见心,无物心不现。是主人或生或死,物生之,物死之,其所以使物生死心者,皆由目之开门揖盗耳。盖目有所见,心即受之,是心生死之机,实在目也。人能返观内照,外物无由而受,生死从何而来?古人云:灭眦可以却老,此至言也。
第12节【天之无恩,而大恩生。迅雷烈风,莫不蠢然。至乐性余,至静性廉。】
天至高而万物至卑,天与物相远,似乎无恩於物矣。殊不知无恩之中而实有大恩生焉。天之气鼓而成雷,嘘而成风,迅雷震之而万物发生,烈风吹之而万物荣旺。发生荣旺,万物皆蠢然无知,出於自然,此无恩而生大恩,天何心哉?故至乐者,万物难屈,无拘无束,性常有余;至静者,万物难移,无贪无爱,性常廉洁。乐者无心於余而自余,静者无心於廉而自廉,亦如天之无恩而有大恩。无心之用,神矣哉!
第13节【天之至私,用之至公,禽之制在气。】
天之道行於无象,运於无形,为物不贰,其至私与。然其四时行而万物生,其用又至公焉。推其奥妙,其一气流行,禽制万物乎?禽者,擒也,统摄之谓;制者,造作之谓;言统摄万物,制造万物,在乎一气也。一气上升,万物皆随之生长,一气下降,万物皆随之敛藏,生长敛藏,总是一气擒制之,一本散而为万殊,万殊归而为一本。私而公,公而私,非私非公,即私即公,一气流行,循环无端,活活泼泼的也。
第14节【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于害,害生于恩。】
天道生物,即是一气。上下运用一气,上为陽,下为陰。陽者,生也,恩也;陰者,死也,害也。然有生必有死,有死必有生,是生以死为根,死以生为根也;有恩必有害,有害必有恩,是恩在害生,害在恩生也。若人死里求生,则长生而不死,人能害里寻恩,则有恩而无害,出此入彼,可不慎乎!
第15节【愚人以天地文理圣,我以时物文理哲;】
愚人不知生死恩害,是天地造化循环之秘密,直以天地文理为圣矣。我则谓天文有象,地理有形,著之於外者,可见可知,未足为天地之圣。若夫时物之文理,无象无形,乃神运之道,藏之於内者,不可见,不可知,正天地之所以为哲也。盖物有时而生,有时而死。当生之时,时生之,不得不生;当死之时,时死之,不得不死。生者,恩也,死者,害也,生而死,死而生,恩而害,害而恩,生死恩害,皆时运之,亦无非天地神道运之。天地神道不可见,因物以见之,观於物之生死有时,而天地神道之明哲可知矣。
人以愚虞圣,我以不愚虞圣;人以奇期圣,我以不奇期圣。
性命之道,始於有作人难见,及至无为众始知。故古来修真上圣,当有作之时,黜聪毁智,韬明养晦,斡天关,回斗柄,采药物於恍惚杳冥之乡,行火候於无识无知之地,委志虚无,神明默运,虽天地鬼神,不可得而测度,而况于人乎?乃人不知其中奥妙,或以愚度圣人,彼岂知良贾深藏,若虚而实有,不愚之运用乎?当无为之时,和光同尘,积功修德,极往知来,一叩百应,神通广大,智慧无边,而人或以奇期圣人,彼岂知真常应物,而实非奇异之行藏也。圣人不愚,亦如时物文理之哲,圣人不奇,亦如天地文理不圣。圣人也,所参天地之化育,而德配天地者也。
第16节【沉水入火,自取灭亡。】
人之悭贪恩爱,如水渊也;酒色财气,如火坑也。一切常人,不穷天地造化之道,不究圣功性命之学,自暴自弃,以假为真,以苦为乐,沉於水渊而不知,入於火坑而不晓,自取灭亡,将谁咎乎?
第17节【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
天地之道浸,故陰陽胜。陰陽推,而变化顺矣。】
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名,长养万物。无形无名,自然至静之道。然静者动之基,静极而动,天地万物即於此而生焉。一生天地,而天地即得自然之道以为道,故天地之道浸。浸者,浸润渐入之谓,亦自然之义。惟其浸润自然,动不离静,静不离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故陰陽胜。动为陽,静为陰,动极而静,静极而动,陰极生陽,陽极生陰,陰陽相推,四时成序,万物生成,或变或化,无不顺之,造物者岂有心於其间哉?盖以自然之道无形,无形而能变化,是以变化无穷也。
第18节【是故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因而制之。至静之道,律历所不能契。爰有奇器,是生万象,八卦甲子,神机鬼藏。陰陽相胜之术,昭昭乎尽乎象矣。】
圣人者,与天地合其德者也。惟与天地合德,故不违天地自然之道,因而裁制变通,与天地同功用。何则?自然之道,非色非空,至无而含至有,至虚而含至实,有无兼该,虚实并应者也。故以言其无,则虚空一气,无声无臭,其为道也至静,静至於至,虽律历之气数,有所不能契。夫律历能契有形,不能契无形,至静则无形矣,律历焉得而契之?[囟/比]陵师所谓有物先天地,无名本寂寥者是也。以言其有,则造化不测,包罗一切,其为器也最奇,器至於奇,是谓神器。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故万象森罗,八卦相汤,甲子循环,神之伸机,鬼之屈藏,无不尽在包容之中。[囟/比]陵师所谓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凋者是也。静道者,无名天地之始;神器者,有名万物之母。老子所谓无欲以观其妙者,即观其始也;有欲以观其窍者,即观其母也。非有不能成无,非观窍难以观妙。观妙之道,万有皆空,无作无为;观窍之道,陰陽变化,有修有证。圣人不违自然之道,因而制之,观天道,执天行,从后天中返先天,在杀机中盗生机,颠倒五行,逆施造化,以陰养陽,以陽化陰,陽健陰顺,陰陽混合,由观窍而至观妙,由神器而入至静,由勉强而抵自然,有无一致,功力悉化,陰陽相胜之术,昭昭乎进於色象之外矣。要知此术非寻常之术,乃窃陰陽、夺造化之术,乃转璇玑、脱生死之术。昔黄帝修之,而乘龙上天;张葛许修之,而超凡入圣;以至拔宅者八百,飞升者三千,无非由此道而成之。吁!陰符经三百余字,句句甘露,字字珠玉,示性命不死之方,开万世修真之路,天机大露,后世丹经子书,虽譬喻千般,无非申明陰陽相胜之术,有志者若见此经,诚心敬阅,求师一诀,倘能直下承当,大悟大彻,勤而行之,以应八百之谶,有何不可?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