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说:“上帝不掷骰子。”
玻尔回怼说:“你不要支配上帝干什么。掷不掷骰子,那都是上帝自己随机决定的事!”
由此可见,一部量子力学的大发展史就是一部爱因斯坦和玻尔两位科学巨人的科学理念、哲学信仰争论不断的思想观念大碰撞史。
人们常说:读史可以明智慧,争论可以长知识。所以两位科学巨人争来争去无不是他们对世界总的看法、总的想法不相同而已。人们简称为世界观不相同或者哲学信仰不相同。
人们还常说:理论是行动的指南,观念是行为的先导。但是我们想问一下:哲学观念真的是人脑对真实世界的主观反映吗?科学理论真的是人脑对真实宇宙的客观描述吗?量子信息技术和量子计算机技术真的能模拟出整个宇宙的运行状态吗?
21世纪,人类已经进入了一个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地球生态文明新时代,人类更是正在进入一个量子信息技术神性大爆发的万物互联的数字比特信息文明新时代!
当代美国著名的科幻作家库兹韦尔曾经预言说:2045年,人类社会的科学技术奇点将会全面爆发。
于是我们不由得赞叹道:这真是一个“人类理性智慧和上帝神性本领”并存的量子信息技术黄金时代啊!
对此我们更是惊叹道:人类社会的科学技术突破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对!就是像今天量子信息技术时代这样是如此地逼近几千年来人类社会神话传说及梦想中的逆天创世场景。
大自然的宠儿———万物之灵的人类经过了几千年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辛苦积累,今天终于在哲学上认识到了:
1,宇宙大自然上帝真是有时掷骰子,有时又不掷骰子。
2,宇宙大自然既是规律性存在又是随机性存在。
3,宇宙大自然既是有序的又是混乱的。
4,宇宙大自然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5,宇宙大自然既是可理解的又是不可理解的。
6,宇宙大自然既是连续的又是不连续的。
7,宇宙大自然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
8,宇宙大自然既是无限可分又是有限不可分的。
总之一句话,宇宙大自然本身就是矛盾的(对立统一的)、包容的、辩证的、过程的、循环并存的。
下面我们来谈一谈:
爱因斯坦为什么这样的伟大、贵为巨人、惊为神人呢?这是因为他颠覆了人类几千年来对“物质、运动、时间、空间、质量、能量、加速度、光速、欧几里德几何、经典物理学、绝对时空、万有引力、天体、宇宙、光”等基本概念的传统日常生活认知。
爱因斯坦在研究运动物体的电动力学时发现了时间不同时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他将这两大原理和伽利略相对性原理结合起来,创造性地提出了狭义相对论。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认为:发生在同一惯性系中的同一个事件,在两个不同运动速度的观察者看来“事件的同时性”是不相同的、不绝对的。于是他便从“时间的不同时性”推导出了“空间尺度的不同一性”和“物体质量的不同一性”!这便是狭义相对论推导的钟慢尺缩质増等物理效应!
爱因斯坦在研究光电效应时发现了光量子与金属电子相互作用时具有粒子性,进而逻辑地外推出了光量子在发射、吸收、传播过程中都同时具有波粒二象性。这时他已经发现了“同一个微观粒子”的“物理测量属性具有不同一性”!但是没有进一步地分析认识到“微观粒子的物理测量属性的不同一性其实就是微观粒子内禀实在性的不同一性在物理学现象上的表面近似反映”!而这正是量子力学不确定性原理的真正内在本质。
爱因斯坦在研究物体运动的加速参考系时天才地发现了引力质量等价于惯性质量的等效原理和广义相对性原理。他已经发现了局部封闭空间中物体运动时“惯性加速度”与“引力场加速度”之间不可区分的等效性。但是他没有进一步的认识到:“引力的本质,不仅仅是大质量天体周围时空弯曲的黎曼几何效应,而且也是物质能量之间的相互作用效应”。“能量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同导致引力不一样”(推导出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力可以相互转化或者全部大统一),“能量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同导致时空状态不一样”(推导出宇宙膨胀或者宇宙收缩),“能量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同导致物质实体状况不一样”(推导出宇宙中物体和时空有生有灭),“能量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同导致天体归宿不一样”(推导出宇宙中黑洞天体应该真实存在)!
美国著名的引力物理学家惠勒在回顾自己一生的科学信仰和哲学观念发展变化时说:
第一阶段相信世界万物源于原子(或者基本粒子)。
第二阶段相信世界万物源于能场。
第三阶段相信世界万物源于比特。
从上面介绍来看,我们可以说引力物理学家惠勒的科学信仰和哲学观念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正是他科学思维方式否定之否定的三个发展变化阶段。
第一阶段是原子论实体思维方式。
第二阶段是能场论能量思维方式。
第三阶段是比特论信息思维方式。
由此可见引力物理学家惠勒的科学思维方式的发展变化是朴素的、自发的、进步的、科学的、先进的。它典型地代表了世界上绝大多数自然科学家理论思维方式的发展变化过程。但是这种科学理论思维方式光靠自己自发地发展进阶是不够的!
从某种意义上讲,惠勒的科学理论思维方式仍然遵循着一种传统本体论思维方式的进路,仍然是一种本体主义思维方式即原子论本体主义→能场论本体主义→信息论本体主义。
在今天瞬息万变的量子信息科学技术社会中,我们只有直接站在前人的、巨人的、天才的肩膀上才能更好更快地发展中国的科学技术。所以今天生活在量子信息科学技术时代中的人们必须直接学习一种自觉的、先进的、辩证法的(矛盾的)过程论思维方式、状态论思维方式、动量论思维方式。
恩格斯曾经说过:宇宙不是既成实物的集合,而是一种物质过程的集合。
怀特海也曾经说过:世界的一切都是事件的过程的集合。
普里高冿也曾经说过:我们正在从一个以存在论思维方式(即本体论思维方式)为主导的时代进入到一个以演化论思维方式(即过程论思维方式)为主导的时代。
今天,量子信息科学技术时代正在呼唤一种新的先进的科学思维方式一一一量子信息辩证唯物主义过程论思维方式!
量子信息辩证唯物主义过程论思维方式认为:
世界既是实体的又是过程的。
世界万物既是大爆炸中无中生有生成的,又是既成事物总体对称守恒中相互作用转化的。
世界既是熵增无序热平衡的又是有机有序互联一体的。
世界既是物质原子实物构成的又是数字比特信息虚拟的。
量子力学的创始人玻尔和海森堡都认为:
微观世界的量子客体“本体内禀实在性是不同一的”、“本体内禀实在性是相对的”、“本体内禀实在属性是不确定的”、“本体实在物理量是同时测不准的”、“本体内禀实在性是叠加的”、“本体内禀实在性是几率的”、“量子波函数是瞬时坍缩的”、“量子波函数是完备的”、“量子波函数是不实在的”、“量子波函数是一种几率波的”,等等。
这些在物理学实验中总结出来的理论观点,基本上都是对的。但恰恰作为自发的朴素的原子论的传统实物本体论唯物主义者爱因斯坦却过不去量子力学哥本哈根诠释的这道量子力学辩证法哲学门槛!
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同志曾经说:一个客观辩证法学家比十打机械唯物主义者更能发挥人类主观能动性方面!
我们认为:客观辩证法学家发挥人类主观能动性方面是对的,但是发挥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方面就不对啦!
我们认为:宇宙、时空、空间、时间、质量、能量、信息、生命、意识、灵魂、智能、自然规律、物理定律、科学知识等等都不是固有的,都是在宇宙大爆炸后物质世界中逐渐生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