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 正文

新四军为何只有陈毅一名元帅八爷和四爷的区别,才是最关键因素

1955年9月11日下午,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接到了周总理从北戴河打来的紧急电话,中心内容就一个:主张授予陈毅元帅军衔。此前中央在讨论元帅名单的问题时,周总理正在北戴河休养,为此书记处特地委托杨主任,会后要单独征求一下总理的意见,这个电话就是周总理经过深思熟虑后打回来的。

新四军为何只有陈毅一名元帅八爷和四爷的区别,才是最关键因素

(陈毅元帅)

在十大元帅的最初提名中,原本就有陈毅的名字,不过也有领导同志在会上提出,陈老总当时已经离开了军队系统,时任副总理和外交部长的职务,援引刘少奇、邓小平等同志的成例,即转入地方工作的首长不再授衔,那么陈老总似乎也不应该授为元帅。

周总理在电话里,对此提出了不同意见:陈毅虽然已经在国务院工作,但仍是中央军委委员,同时还是红军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新四军、华东野战军和第三野战军的代表人物,十大元帅中不能没有这样一个代表。

因为曾经的新四军政委少奇同志并未授衔,至于小平同志虽然也未授衔,但是第二野战军毕竟已有刘伯承元帅作为代表,第一、第四野战军、华北军区野战部队更是各有人选,唯独第三野战军缺乏代表人物的话,不太合适。

书记处最后采纳了总理的意见,就这样,陈毅虽然在十大元帅名单中综合排序为第六,却反而是最后一个才确定的人选,而且是周总理力争的结果,否则差一点就跟元帅军衔擦肩而过了。

新四军为何只有陈毅一名元帅八爷和四爷的区别,才是最关键因素

一、八路军不是普通的“军”

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陕北主力红军正式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注意“路军”那是高于“军”的合成编制和指挥机构,所以第八路军的总指挥朱德,曾被任命为“上将总指挥”的职务军衔。

“路军”这个高级编制存在的时间并不短,大抵是从1929年起到抗战爆发以后,每一路军要么是中央军的一个军事集团、要么是杂牌军的一方诸侯。期间经过1935年的军衔铨叙,各路军总指挥基本都是一级上将、二级上将或者中将加上将衔,足以说明其级别之高。

比如第五路军总指挥李宗仁、前第八路军总指挥陈济棠,均授陆军一级上将;至于第二路军总指挥刘峙、第三路军总指挥韩复榘、第四路军总指挥何键、第六路军总指挥朱绍良、第十路军总指挥龙云等,也都是陆军二级上将。

所以读者千万不要低估了“第八路军”这个番号的含金量,其编制等同于当时“一方诸侯”的待遇,是我们经过艰苦的谈判才争取下来的,估计也是蒋某人后悔大半辈子的决定,时势使然。

新四军为何只有陈毅一名元帅八爷和四爷的区别,才是最关键因素

(第八路军上将总指挥朱德)

“路军”理论上是可以下辖若干个军的,比如韩复榘的第三路军即辖第6军和第12军、何键的第四路军下辖第28军、刘湘的第七路军下辖第20军、第21军、第23军等等,亦即路军、军、师、旅这样的作战序列。

再比如扬名淞沪抗战的第十九路军,其实内部还辖有一个第19军的军部,路军总指挥是蒋光鼐、副总指挥兼第19军军长,才是蔡廷锴将军,然后在军部之下再下辖三个师。那么问题来了,有没有“路军”直辖师的?还真有。

先补一个知识点,国民革命军在1929年编遣会议后,实施了所谓的“第二次大整编”(1946年得排第四次了),期间大部分军级番号被裁撤,比如胡宗南的第一军就曾被整编缩格为第1师,中央军要“率先垂范”嘛。

因此“路军”直辖步兵师的,基本为中央军部队,比如刘峙的第二路军(下辖第1、第2、第3、第80师),然而这几个师都是由“军”缩编而成的,其实力仍然是等同于下辖四个军,蒋系军队又怎么可能吃“编遣”的亏?

新四军为何只有陈毅一名元帅八爷和四爷的区别,才是最关键因素

(副总指挥彭德怀)

正是基于以上的编制标准,西安事变后国共谈判,延安方面就曾提出,需将陕北红军改编成为一个“路军”并下辖四个军,这里必须注意:番号是第几路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得下辖四个军级编制!

而当时拟定的四个军长人选,分别是林彪、贺龙、刘伯承和徐向前,彼时陕北红军总兵力已达80000余人,编为四个军也是比较合理的,至少也是三个军的实力。

对这样的编制方案,老蒋脑袋晃得跟拨浪鼓一样,坚决不同意,谈判因此多次陷入僵局。一直到淞沪会战爆发,双方才勉强达成协议,陕北主力红军改编为“第八路军”,但是路军指挥部之下不设军级建制,而是直辖三个“国防师”。

所谓的国防师即为整理师、调整师的编制,是下辖两旅四团的标准步兵师(不是什么丙种师,这个之前撰文说明过),这是蒋某人故意压缩红军基本编制的套路,因为“国防师”跟蒋系“路军”下辖的师,那是两个概念!

新四军为何只有陈毅一名元帅八爷和四爷的区别,才是最关键因素

(115师首长)

二、八路军的元帅群体

理解了以上知识,便知第八路军的编制是比较特殊的,它的级别跟其他“路军”相同,并不是普通的军级单位,但是却直辖了三个师。而这三个师的师长,都是原定步兵军的“军长”,只不过为了尽快出兵抗日,有些问题不再去争罢了。

既然是三个“国防师”的编制,意味着80000多红军不可能全部编入八路军,只能择其精壮46000余人编组成为第115师、第120师和第129师,各师初始兵力分别为15500余人、14000余人和13000余人,数字很重要。

至于编余的红军指战员们,则以警备团、保安团之类的编制,暂时留驻陕北。换句话说,陕北主力红军在1937年,并未全部编入八路军的三个师,也无法第一时间全部奔赴抗日前线,因为没有“合法”的编制和番号。

八路军当然是真心抗日的,在华北敌后与日寇几乎天天交战,老百姓们以及部分伪军,私下里谈到八路军时,普遍称为“八爷”,只要把大拇指和食指一举,则一切尽在不言中。

新四军为何只有陈毅一名元帅八爷和四爷的区别,才是最关键因素

八路军的各级军政主官,自然是延续了红军主力的干部体系,那么无论八路军未来发展壮大到什么程度,只有总部首长和三个师的师首长,才有资格成为未来的开国元帅,因为这是人民军队在抗战爆发之初的“种子队伍”。

具体来说,包括总指挥朱德、副总指挥彭德怀、总部参谋长叶剑英,以及原定的四个军长:原红1军团长林彪(最终出任第115师师长)、红二方面军总指挥贺龙(最终出任第120师师长)、原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最终出任第129师师长)。

徐向前授元帅衔是没有悬念的,尽管最初只担任了第129师的副师长职务,但是作为前红四方面军总指挥,无论是资历还是战功,以及考虑到四方面军这个“大山头”的因素,成为开国元帅实至名归。

如此,在未来十大元帅的名额中,实际已经产生了七位,除非有牺牲或者其他意外情况,基本是不会改变的:朱德、彭德怀、叶剑英、林彪、贺龙、刘伯承和徐向前。

新四军为何只有陈毅一名元帅八爷和四爷的区别,才是最关键因素

(贺老总)

然后是各师的政委群体,八路军在改编之初由于种种原因,并未专设“政治委员”职务,而是师长、副师长、政训处主任这样的架构,其中115师副师长为聂荣臻、120师副师长为萧克、129师副师长为徐向前。

至1937年10月间,各师正式配齐政委,分别是第115师政委聂荣臻(后罗荣桓)、第120师政委关向应、第129师政委张浩,后面两位都是资深的革命家,可惜都因病过早逝世,自然也就没有机会成为开国元帅了。

其中关向应同志是1946年病逝的,彼时抗日战争已经胜利,所以第120师期间没有更换政委;而张浩同志是1938年病逝的,接替职务的则是八路军总部政治部副主任小平同志,从此形成“刘邓”的格局。

理论上说,聂荣臻、罗荣桓和小平同志,作为八路军的师政委,确实具备封帅的资格,但是考虑到1955年的实际情况,包括新四军政委少奇同志在内,如果单凭政委职务,是未必授元帅衔的,尽管他们的行政级别会很高。

新四军为何只有陈毅一名元帅八爷和四爷的区别,才是最关键因素

(120师政委关向应)

三、聂帅和罗帅迎头赶上

原因只有一个:名额有限,既然确定了共和国元帅只授十名,那么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等,也曾在军队中工作过的老同志,既然没有了军职,在毛主席的倡议下必须“让贤”。

关于毛主席坚辞“大元帅”,以及动员一些老同志放弃授衔的历史,之前撰文介绍过,主席的这个做法,也是在十大元帅、十大大将员额固定的情况下,给“总干部部”减轻评衔工作的压力。

因此周总理、少奇同志、小平同志、李先念、张鼎丞、邓子恢等,这些担任过军队高级建制的政委、且已转业到地方的首长们,都主动放弃了参与评衔。

那么聂荣臻和罗荣桓同样是师政委,为什么后来授元帅衔了呢?要知道,评衔是一个综合性的考量,包括资历、战功、各时期贡献和“山头”等等,因此还必须注意到:八路军是肯定要大发展的。

新四军为何只有陈毅一名元帅八爷和四爷的区别,才是最关键因素

至抗战胜利前夕,人民军队已经形成了五大军区的自身格局:晋绥军区(陕甘宁晋绥联防军,120师系统)、晋冀鲁豫军区(129师系统)、晋察冀军区(115师一部和其他部队)、山东军区(115师主力和山东纵队)和新四军军部。

其中聂荣臻担任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罗荣桓担任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都成为独挡一面的军政一元化首长,为八路军的壮大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解放战争中,他们两位又分别担任华北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第四野战军政委等职务。

谁说罗荣桓只是“政工元帅”的?山东军区在抗战胜利时的兵力,几乎跃居各大军区之首,成为未来第三和第四野战军的骨干力量,罗帅那是巨功至伟,因此在出身八路军的元帅群体中,必然要增加聂荣臻和罗荣桓的名字。

新四军为何只有陈毅一名元帅八爷和四爷的区别,才是最关键因素

也就是说,是八路军在抗战时期的大发展,让资历原本就很深厚的聂帅和罗帅,后来居上具备了封帅的资格,在建国初期都成为了中央军委的委员,这是1955年评定元帅军衔的基本条件。

1954年的中央军委组成名单是:毛泽东、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邓小平、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其中以毛泽东为主席、以彭总主持日常工作,现在看出细节了吧?

而第120师的副师长萧克,既没有晋升八路军的师政委,也没有在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成为大军区的主官,尽管资历很深,即便没有场外因素,也是很难步入元帅行列的,前面特别说过,授衔是一个综合考量过程。

开国元帅嘛,作为一支军队的最高军衔,授予者确实应该有担任军事主官的资历,1955年的大授衔,其实是非常专业的。

新四军为何只有陈毅一名元帅八爷和四爷的区别,才是最关键因素

四、新四军是不满编的“军”

1937年底,留在南方八省打游击的红军队伍,经过谈判被授予了“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的番号,跟八路军一样,华中地区的群众私下里也称新四军为“四爷”,充满着敬佩之意。

新四军军长叶挺,1937年被国民政府任命为中将军长衔,注意叶将军不可能参加1935年开始的铨叙,这个自然是职务军衔,应该注意到了,军衔明显低朱老总一级。

新四军初建时,全军只下辖四个旅级支队10359人,有枪6400余支,并没有下设师级建制,其兵力和装备规模,反而不如八路军的任何一个师(数字很重要),所以不要被编制和番号弄迷糊,要看实际情况。

某种意义上,八路军的师部跟初建的新四军军部是平级的,也就意味着,新四军的军长跟八路军三个师的师长,级别大体相当。新四军最初的四名支队长,以及1941年以后的七名师长,跟八路军最初的旅长,级别大体相当。

只有理解了这一层,关于军衔问题才能说清楚:八路军和新四军都是在不断发展的,各级军政首长的职务也必须在“动态”中加以考量,而两支队伍之间最标准的比较方式,应该是1937年到1938年的初创时期。

新四军为何只有陈毅一名元帅八爷和四爷的区别,才是最关键因素

(陈毅)

新四军还有一个特殊情况,由于1941年那场事变的影响,新四军出现过两个阶段的领导层,第一阶段是叶挺军长、项英政委,遗憾的是,他们分别于1941年和1946年牺牲,也就失去了讨论的基础。

关于叶挺将军如果不是牺牲于“四八空难”,是否会封帅的问题,网络上几乎达成了一致:肯定会授元帅衔,这是由叶挺将军的北伐资历和抗战职务所决定的,似乎没有问题,但是笔者却有不同看法。

特别说明,这里丝毫没有对烈士不敬的意思,关于叶挺必然封帅的结论,多出自于1955年授衔时陈毅的感慨:如果叶挺将军不牺牲,就会有两个“叶帅”了!这是对烈士的铭记和怀念,自然没有问题。

但是在缺席十年土地革命战争、脱党近二十年的情况下,即便叶挺将军1946年没有过早牺牲,真的肯定会封帅吗?其实是应该打个问号的。

我们无法想像,到牺牲前仍未重新正式入党的叶挺将军,会在三年后入选军委委员,而这是封帅的基本条件,大概率会有很高的行政职务和级别,而不会进入十大元帅的行列,关于这个问题,恐怕我们后辈只能是各持己见了。

新四军为何只有陈毅一名元帅八爷和四爷的区别,才是最关键因素

(叶挺)

第二阶段自然是陈毅军长和少奇政委,以及后来接任政委职务的饶漱石,因此作为抗战时期与八路军师长平级的的大军区军事主官,后来的华东野战军、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陈毅是完全具备封帅资格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唯一的出现争论的点,那就是陈老总解放后离开了三野,但仍然保留军委委员职务,关于这一层,总理在力主陈毅封帅时,还特地引用苏联的布尔加宁元帅来举例,因为他也离开了军队担任政府部长,仍然授予了元帅军衔。

至于饶漱石,其实跟少奇同志、小平同志情况类似,虽然都担任过八路军师政委、新四军政委的职务,但毕竟是以政治工作为主,没有担任过军事主官,在毛主席主张“让贤”的情况下,放弃军衔评定也在情理之中。

实际上,作为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原军区、西南军区和华东军区政委,小平同志和饶漱石虽然没有授衔,职务和级别却是相当之高的,建国初期分别担任西南局书记和华东局书记,只有六位大区书记哪!

新四军为何只有陈毅一名元帅八爷和四爷的区别,才是最关键因素

结语:

那么新四军军部1941年重建以后,下辖的七名师长情况如何呢?首先要搞清楚,这七个师是抗战中期我方自建的,跟抗战初期八路军的三个师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已是八路军、新四军第一次大发展以后的产物。

所以这七名师长(或者政委),级别跟八路军最初的六名旅长、新四军最初的四个支队司令员,才处在一个水平线上。而在这个级别群体中,有特殊贡献、特别资历、或者未来战功卓著的必然是大将军衔,正常发挥的则至少是上将军衔。

比如新四军副军长兼第2师师长张云逸,大将军衔;新四军第1师师长粟裕、大将军衔;八路军第344旅旅长徐海东,大将军衔;八路军第386旅旅长陈赓,大将军衔;第359旅旅长陈伯钧,上将军衔等等。

也就是说,1941年以后的新四军各师级首长,是没有可能迈入元帅行列的,要么是大将、要么是上将,要么像李先念、张鼎丞、邓子恢那样,级别很高但是不参与评衔。

如此结论就很清晰了,在新四军两个阶段的军政主官名单中,只有陈毅才符合授元帅军衔的全部标准,并且是唯一的一位。

新四军为何只有陈毅一名元帅八爷和四爷的区别,才是最关键因素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