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养生 > 正文

酒和醋在伤科中的妙用

酒在古代称之为“醪醴”,而醋则称之为“酢”、“苦酒”。所谓?良友”,就是指双方关系密切。酒和醋是武术伤科的良友,亦就是说酒和醋与武术伤科的关系很密切.在《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伤科汇纂》、《穴位救伤秘方》、《武当伤科》、《少林寺伤科秘方》等古今伤科医籍中,“以酒为引”、“酒煎热服”、“以醋熬膏”、“醋淬”、“酒洗”、“酒送服”等方药满目皆是。酒和醋,象一对孪生兄弟一样,双双都出现在古今医籍的方药上,历来为伤科临床所常用,并有“洒为百药之长”的说法。尽管酒的名色很多,但能作为医药常用的则主要为黄酒和白酒两大类。据《本草纲目》记载:“酒有黍、秫、粳、糯、粟、曲、蜜、葡萄等色。凡作酒醴须曲。而葡萄、蜜等不用曲,诸酒醇醐不同。惟米酒入药用”。
黄酒是以糯米和曲酿造而成。含酒精约,10,20%(V/V)。一般为淡黄色透明液体. 气味醇香。白酒是以粘米酿制蒸馏而成。含酒精约30—70%(V/V)。一般为无色澄明液体热,气味醇香。酒性热,有较强刺激性 。
酒为通利走散之物,性热,能通血脉、行药势,祛风、散寒,破结、通络。黄酒药性缓和,长于通经,故多作引药。白酒药性猛烈,长于温散,抗腐性强,多用于浸药和外用。
醋是以米、麦、糠、糟等酿制而成。主要成份为醋酸。一般为淡黄色或深棕色液体,有特异酸味。含醋酸约4—9%(V/V)。《本草纲目》载:“醋有数种。有米醋、麦醋、曲醋……。惟米醋二、三年者人药,余止可瞰,不可人药也”。故伤科临床常用陈年米醋,并认为越陈越好.米醋味酸苦性微温,归肝经,人血分。能消肿止痛,?散瘀、止血,行气利水,解毒,矫味矫臭。《伤科补要?跌打损伤内治证》载:"是跌打之证,恶血留内,则不分何经,皆以肝为主,盖肝主血也,败血必归肝”。“损伤一证, 专以血论”,治疗跌打损伤诸症,多以活血化瘀为指导原则。药物经醋炮制后,可引药归经,增加入血收敛、散瘀止痛的作用。无疑,药物以醋炮制后,对损伤诸症疼痛的治疗,均有较强的针对性。
民间医生疗伤,大多数人习惯以酒为弓对骨折筋伤者,则吩咐其多加饮酒,想借此来舒筋活血,以求伤病早日康复。引药在方中的的主要作用是:使药效更加集中某一经络、某一脏腑,某一病情上,从而使药物的有效成份在人体归经途径上少走“弯路”,直达病灶,减少药物有效成份的消耗,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损伤初期,人体局部充血肿胀作痛,此时应禁止以酒为引、以酒煎服。因“血遇热则行,血遇寒则凝”,酒性热走散,若损伤初期饮用,难免耗血亡精、生风动火。酒精会使毛细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外渗,人为地造成伤势恶化。对脾、肝、肾损伤的患者来说,更应该禁止用酒,以免造成意外事故。对此前人早有明训: 如《永类钤方》中有:“重伤不用酒
的条文。而《伤科纂要》则有:“凡损伤内用酒者,问红白, 只忌灰酒,且重伤不可使用酒,恐酒反气,或作腹胀胸满,切记,切记!”。“凡损伤,大小不通,不可便服损药,盖药性热,又用酒服,涩秘甚”的记载。
损伤中后期, 由于经络阻塞,气血凝滞,濡养消耗,以致机体失常,风、寒、湿三邪乘虚而人,聚留不散,此时,以酒为引,以酒煎药,则可充分发挥的行药势、通血脉、畅经络、祛风寒的特殊作用,疗效立竿见影,非同一般也。
对骨折的患者来说,更不应该采用大量饮洒(包括药酒)的方法来活血化瘀, 因为洒中不但含酒精,而且还含有醛类、甲醇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这些物质可以影响人体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骨折初期,若大量饮酒,则会加重局部肿痛;骨折中后;若大量饮洒,则能损害骨骼组织的新陈代谢,使其失生长、发育和自我修复再生的能力。
对于米酒米醋在伤科临床的应用,本人根据多来阅读各种中医骨伤科丛书的体会和个人的临床经验,认为:用米酒作基质调敷时,宜选用酒精含量约30—40%(V/V)的米酒。该酒酒精含量低,无论是短时间还是长期使用,都可以避免或减少伤皮现象。用于浸泡内服药酒和熏洗热敷,宜选酒精含量40一50%(V/V)的米酒。该酒势性稳定、市面多见、价格便宜,防腐能力较强。浸泡药物时,药物有效成份容易从饮片中析出。而用于浸泡外用伤科酒时,宜选用酒精含量较高。泡制出来的药酒力猛 ,作用快,疗效高。而用米醋作为基质调敷时,宜选用含量4—6%(V/V)的米醋。醋酸含量过高时,容易对人体皮肤造成伤害。用以浸外用伤科药醋的,宜选用醋酸含量6—9%’(V/V)的米醋,泡制出来的药醋药力持久,渗透力强。损伤各期(初、中、后期)如何使用米酒米醋呢?本人根据酒醋各自的药理作用和性能,认为:损伤初期,人体局部红肿胀痛,炎症严重,“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损伤初期,宜清热凉血,消肿止痛。可用醋酸含量4—6%(V/V)的米醋和药粉湿敷,使其消肿定痛,缩短炎症期,有利于早日转入中后期治疗。米醋以消肿定痛、行气利水见长,并且有30℅沸腾的特点。本人巧妙地利用醋的这一特性和人体恒温37℅,应用米醋调药湿敷,进行物理降温凉血止血,行气则止痛,利水则消肿,故损伤初期用米醋湿敷,往往能够收到显著疗效。盖酒性热走散,无论是内服还还是外敷,均可能致使毛细血管扩张,加重局部出血及渗出,故不适应于损伤初期。但酒精挥发性强,能降低人体局部温度,初期少量使用,其疗效还是可观 的,患者在应用时宜选择75%一95%的酒精.损伤炎症消除后,则可重用米酒调敷和煎服,使其充分发挥行药势、祛风寒、通血脉的特殊作用。损伤后期,患部生理功能已基本接近正常,宜用酒醋各半煎药熏洗或热敷,其用意重在利用米醋具有较强渗透能力和酒的活血化瘀、祛风散寒的作用,两药取长补短,相辅相成,大大加强了药物的渗透能力和活血化瘀作用,使其无后遗之患,伤者到了中老年以后,患处不再复发,不会感到麻木酸痛。但醋酸对人体骨骼的有机物质有一定的损害性,并非多多益善,愈多愈好,故骨折患者不能长期应用米醋,宜交叉使用。对此,李时珍在《本草纲目》有这样的记载:“多食损筋骨”。
对上述两药(酒和醋)的功效作用、使用方法,仍在续观察和总结改进中,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前辈、读者不吝赐教。
附注:伤皮一用酒作基质调药疗伤时,因酒中酒酒精含高,如外部包扎过紧,会导致对人体皮肤造成一种伤害。患处有灼痛感觉,类似烧伤,患处皮肤显浅棕色,不时剥落.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