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养生 > 正文

中药配伍表(收藏)

补血一号:黄耆25g当归10g大枣30g

补脾一号:党参 10g炒白术10g茯苓15g甘草6g

冠心病一号:薤白10g瓜蒌皮10g川芎8g丹参25g

疏肝一号:柴胡10g白芍药15g炒枳壳10g甘草6g

定踹一号:炙麻黄10g杏仁10g甘草6g

胃炎一号:黄连6g蒲公英20g威灵仙10g

排石一号:金钱草30g炙大黄8g车前草30g

降酶一号:垂盆草30g马鞭草30g茵陈20g

降糖一号:天花粉30g黄连10g鬼箭羽10g

肠炎一号:黄连6g木香6g白芍药15g

解毒一号:金银花30g连翘20g甘草6g

滋阴一号:生地黄15g麦冬15g玄参15g

化湿开胃:炙半夏10g化橘红15g茯苓15g甘草5g

活血化瘀:当归10g川芎6g赤芍15g红花10桃仁10g

通络止痛:全虫6g蜈蚣1对僵蚕10g

温经散寒:制川乌6g草乌6g细辛6g威灵仙15g

各种疾病的必备药

一切头疼,必用川芎;

一切疼痛,必用元胡,

一切气虚,必用黄芪;

一切虚脱,必用人参;

一切血虚,必用阿胶;

一切出血,必用三七;

一切气郁,必用香附;

一切便秘,必用大黄;

一切肝郁,必用柴胡;

一切热毒,必用二花;

一切阳虚,必用附子;

一切热病,必用犀角;

一切妇科,必用当归;

一切外感,必用荆芥;

一切失眠,必用枣仁;

一切郁证,必用合欢;

一切面瘫,必用白附;

一切腿病,必用牛膝;

一切头病,必用天麻;

一切阳痿,必用羊藿;

一切阴虚,必用麦冬;

一切咳嗽,必用杏仁;

一切呕吐,必用半夏;

一切中毒,必用绿豆;

一切诸风,必用防风;

一切白发,必用首乌;

一切风湿,必用灵仙;

一切骨病,必用川断;

一切咽喉,必用桔梗;

一切失音,必用大海;

一切腰痛,必用杜仲;

一切尿石,必用金钱;

一切虚热,必用青蒿;

一切牙疼,必用细辛;

一切黄疸,必用茵陈;

一切闭经,必用益母;

一切淋症,必用车前;

一切鼻塞,必用辛夷;

一切乳少,必用山甲;

一切目赤,必用栀子;

一切目昏,必用青葙;

一切鸡眼,必用鸦胆;

一切呃逆,必用柿蒂;

一切疝气,必用橘核;

一切胀满,必用槟榔;

一切汗症,必用浮麦;

一切阴痒,必用蛇床;

一切痰厥,必用皂荚;

一切遗尿,必用桑蛸;

一切疮疡,必用麝香;

一切白斑,必用陀僧;

一切疥疮,必用硫磺;

一切蛇疮,必用雄黄;

一切不孕,必用石英;

一切耳鸣,必用磁石;

一切痰多,必用竹沥;

一切癌症,必用蛇草。

肉桂,能温下元。

黄柏合知母,能清下焦湿热。

桑白皮合地骨皮,能清泻肺热。

丁香合柿蒂,能止呃逆。

鳖甲合青蒿,能滋阴退骨蒸潮热。

杏仁合贝母,能化痰止咳。

山药合扁豆,能补脾止泻。

木香合槟榔,能理气止痛。

杜仲合续断,治腰膝酸痛。

半夏合陈皮,能化湿痰。

升麻合柴胡,能提升中气下陷。

常山合草果,能治疟疾。

葱白合豆豉,名葱豉汤,能通阳发汗。

枳实合竹茹,能和胃止呕。

党参合花粉,名参花散,治久嗽气喘。

茯神木合乳香,名神香散,治筋挛疼痛。

甘草合绿豆,能解百毒。

黄耆合当归,名补血汤,治贪血及产后无乳。

白芍合甘草,名芍药甘草汤,治拘挛腹痛。

川芎合土茯苓,治肝郁头痛。

川芎合生石膏,名郁梁丸,治实热上逆头痛。

台乌合益智仁、名缩泉丸,治小便频数遗尿。

香附合黄连,名香连丹,治火郁胸满痛。

葵子和砂仁,治乳痈。

杏仁合小茴香,治疝气冲逆作痛。

槟榔合南瓜子,治绦虫。

甘草合桔梗,名桔梗汤,治肺痈咳嗽,痰中有脓。

生姜合陈皮,治呕吐不止。

生姜合竹茹,治呃逆不止。

荆芥合白矾,名三癇丸,治小儿惊风及癇证。

荆芥合槐花,名槐荆丸,治痔漏。

槐花合黄芩,治妇人崩漏。

侧柏叶合白芍,治妇人月经过多。

陈皮合藿香,名回生散,治霍乱吐泻。

厚朴合贝母,止咳嗽,开郁消食去胀。

蛤粉合青黛,名黛蛤散,治痰嗽面肿不寐,并小儿百日咳。

白矾合硫黄,治白癜风。

白矾合黄腊,名矾腊丸,治痈疽恶疮。

白矾合皂角、名稀涎散,治痰涎壅盛,中风气闭。

皂角合菖蒲,名皂荚散,治鼻寒不得喘息。

百合合冬花,名百花膏,治咳嗽痰中带血。

乌梅合川椒,名杀虫丸,治蛔虫,蛲虫。

赤小豆合当归,治大便下血。

血余炭合百草霜,治妇女崩漏。

中药学重点对比

金银花和连翘

金银花:清热解毒作用较强,为治痈肿疔疮阳症的要药(内外痈),是清热解毒中的疏散风热药,兼可凉血止痢,露剂清热解毒。

连翘:苦寒,清心火,解毒消痈散结,有“疮家圣药”之称,为治疗瘰疬痰核的要药,又为清热解毒药中的疏散风热药。

柴胡和升麻

柴胡:辛苦寒,肝胆经。其性升散可疏少阳之邪,为治疗少阳证的要药;用于外感发热,有良好的疏散退热作用;归肝经疏肝解郁;又散升阳举陷。

升麻:辛甘微寒。肺脾胃大肠经。解表药中的清热解毒药,尤善解阳明热毒;又可发表透疹。最为麻疹之专药。升提中气,而有升阳举陷之功。

石膏和知母

石膏:辛甘大寒。肺胃。生用,辛以解肌退热,寒能清热泄火,甘寒除烦止渴,为清泻肺胃气分实热证的要药,又可清肺热泻胃火,煅后收敛生肌。

知母:苦甘寒,肺胃肾。清泻肺胃肾上经之火,甘寒质润,养肺胃肾三经之阴液;既清气分实热,又清相火退虚热。

川贝母和浙贝母

川贝母:苦甘微寒。肺心经。清热化痰,性凉而甘又能润肺止咳,尤宜于肺虚久咳,痰少咽燥或痰中带血等症;又可散结消肿,治疗瘰疬疮肿及乳痈,肺痈。

浙贝母:苦泻寒清,清热化痰,开郁散结,作用均强于川贝,临床多用于治疗风热、燥热、痰热咳嗽及瘰疬、瘿瘤、疮痈和肺痈等。

附子和干姜

附子:辛甘热。有毒。心肾脾。上助心阳,中温脾阳,下补肾阳。为补火助阳、回阳救逆之要药;且可散寒止痛,治寒痹疼痛较剧者。回阳救逆配伍干姜,补肾阳配伍肉桂。

干姜:辛热。脾胃心肺经。入脾胃而长于温中散寒,健运脾阳,治脾胃寒症;入心经,回阳通脉助附子回阳救逆;兼入肺经,温肺散寒化痰饮。

肉桂和桂枝

肉桂:辛甘热。脾肾心肝经。补火助阳,为治疗命门火衰之要药,有引火归原,益阳消阴之功;又能温通经脉,散寒止痛。治沉寒。在补气血方药中,适配肉桂,还有温运阳气,鼓舞气血生长的功效。

桂枝:辛甘温。心肺膀胱经。解表特点:风寒表实无汗证,表虚有汗证;又可温经通阳,行里表达,有温通一身阳气,流畅血脉的功效。

丹参和红花

丹参:苦微寒。心肝经。活血化瘀要药。广泛治疗各种瘀血病症。性寒,又可凉血,以血热瘀滞用为佳,有“一味丹参饮,功同四物汤”之说。公众号脉脉养生只做最新最专业的养生知识。不过丹参没有补血功效。活血调经,为妇科要药,凉血消痈,清心安神。

红花:辛温。心肝经。活血通经,祛瘀止痛。除治疗妇科经产诸证外,尚可治疗癥瘕积聚,胸痹心痛、跌打损伤等瘀血阻滞之证。

益母草和泽兰

益母草:活血调经,为妇科经产之要药,故有“益母”之称;又利水消肿,对水瘀互阻的水肿尤为适宜;兼可清热解毒。

泽兰:与益母草相似,为活血利水药。

天麻和钩藤

天麻:甘平。肝经。息风止痉,平抑肝阳,因作用平和,凡惊痫抽搐、眩晕头痛,不论寒热虚实,皆可应用,为治疗眩晕的良药。素有“定风草’之称;又可祛外风,通经络,治疗肢麻痉挛抽搐,风湿痹痛。

钩藤:甘微寒。肝心包经。息风止痉,为治疗肝风内动,惊痫抽搐之常用药,因作用缓和,亦多用于小儿。又可清热肝热,平肝阳治疗肝火头痛、肝阳眩晕。

龙骨和牡蛎

龙骨(安神):甘涩平。心肝肾经。重镇安神之要药,可用于治疗各种神志失常之证;又可平肝潜阳,用于肝阳眩晕;味涩收敛,尤长于收敛固涩,治疗滑脱诸证。

牡蛎(平肝息风):咸涩微寒。肝肾经。咸寒质重,长于平肝潜阳,软坚散结;味涩,煅用有收敛固涩、制酸作用。

重镇安神常与龙骨相须为用。

人参、黄氏、党参和甘草

人参:甘微苦微温。心肺脾经。大补元气,治疗气虚欲脱,脉微欲绝之重危证候的要药。脾为生化之源,肺为主气之脏,元气旺盛则脾肺之气自足,故可补脾肺之气,为治疗脾肺气虚之主药。元气充沛,又可生津、安神生血,摄血,壮阳,故为治虚劳内伤第一要药。

黄芪:甘微温。脾肺经。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为惟一的一味补气升阳药;补肺气,益卫气固表止汗;补气利水消肿;又能补气以托毒生肌。

党参:甘平。脾肺经。善补中气,又益肺气,为脾肺气虚常用药;气能生血,气旺生血,气旺津生,所以又有养血生津之效。功似人参,可代用。不如人参大补元气,且药力薄弱,故重证,急证仍需用人参。

甘草:甘平。心肺脾胃经。性平,作用平和,此时作用取决于五味,体现了甘味药的特点。甘补:益心气,补脾气;甘润:润肺祛痰止咳;甘缓:缓和药性,缓急止痛;甘和:调和脾胃;甘:能解毒。

白术和苍术

白术:苦甘温。脾胃经。甘温补气,枯燥健脾,未补气健脾的要药;燥湿利水,脾虚痰饮水肿,小便不利等证用之甚宜;固表止汗安胎,均与补气健脾作用有关。

苍术:辛苦温。脾胃经。辛散苦燥力强,内燥中焦湿浊健脾,外祛风湿发汗解表(内湿外湿)。风湿痹症胜湿者,外感风寒夹湿尤宜。富含VA,治疗夜盲症。

生地黄和熟地黄

生地(清热凉血):甘苦寒。心肝肺经。苦寒清热,甘寒质润养阴,入营分、血分,故为清热凉血、止血、养阴生津要药。

熟地黄(补血):甘温。归肝肾经。补血滋阴、填精益髓。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