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假如没有孔子,中国会变成什么样?

今天是愚人节,我们于是大胆假设,从古到今,如果没有孔子,中国的历史和人心、国民性格将会怎么样?

没有孔子和儒家,诸多王朝将更加短命

集孔圣人与孔老二的毁誉

秦国奉行法家,到了秦国统一天下后,依然推行是严刑峻法,导致暴秦役民,二世而亡。聪明如汉,汉朝首先是黄老学,无为而治休养生息,到了后来就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朝由此安定强盛,西汉东汉是其他多数王朝难以企及的高度。

如果没有孔子和后来的儒家学说扩大作为主流思想文化,可以想象,中国的诸多王朝将在思想文化上瞎蒙瞎弄,官民也会失去基本的价值观和文化统一。对于中国来说,的确还没有一种刚柔并济、被君官民共同接受的思想,法家道家都不适合——儒家却最后千年检验中做到了!

统治者奉行法家,按照严刑峻法和中国人传统的权力基因,中下层的多数人将成为这种国家制度的被踩踏者,苛政猛于虎的情况会从古到今。

晋朝、隋朝也是二世而亡,他们都是君主混用, 内乱迭起,其中最重要原因就是没有一个强有力的统治国家的制度文化。晋朝采取九品中正制,隋朝虽然废除了九品中正制,但对内对外和秦一样,重劳役税负,对外好战。

没有孔子和儒家,科举制度就很难出现

宋代科举

隋文帝开始了科举制度的雏形。

唐朝,宋朝,明朝和清朝,都无一例外继承和发扬了科举制度,而且科举制度的试题范围,儒家经典是最重要的考试题目(对于科举制度的间接形成,儒家是有贡献的)。

儒家思想文化成为考题,有利于让古代重要的群体——读书人或仕族能够了解掌握儒家学说,对于施行仁政,对于内化的社会秩序都有帮助。

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国古代的安定是靠家——国来达到的。家风严、仁政不苛政要求基本替代了诸多其他思想,潜移默化,这种思想已经根深蒂固,任何反社会反平民反天下的君主和王朝,都会被视为离经叛道。这对国民思想性格的养成是有好处的(读过书的人群更明显)!

换句话说,孔孟及其日后的儒家徒子徒孙,对于选拔人才——通过儒家熏陶的人才成为官吏管理社会——经济社会的有序发展。

孔子儒家学说的局限性

庄老学往往是在安定繁荣的社会更受推崇

孔儒学说,当然有局限性。

1,孔儒学说主要回答了民和君的关系问题,回答了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问题。但对于民——官——君(中央政权)的关系问题,尤其是官在中间的作用和规范,公共领域空间的思想和治理,没有回答或者提出系统观点(这方面还不如法家)。

而儒家进取积极的学说,也可以视作功利的思想(齐家治国平天下),被用作科举制度被披套上了功利的外衣。这导致了范进中举般的癫狂,由此带来了人们对科举制度以及儒家的抨击!

往往在中国社会出现的是,当儒家走不通的时候,或者人们厌倦现实的时候,于是想起来注重个人养生的道家——健康养生(古时候是炼丹)和虚无出世入世(庄子的那一套),在现代中国的兴起最根源的还是道家——老子庄子!

2 没有回答术——对于自然界,对于科学技术,孔儒学说是匮乏的。在他们看来,政治文化人心就是一切,而到了现代,科学技术才是国家社会的核心竞争力。

孔子是大圣人,是千年来中国文化的精华,但有一段时间他总被人骂,也有一些人全盘否定他,达到自己的现实目的。其实管人家孔子什么事?

古人提供的智慧已经沿用到了今天,并走出国门,已经很了不起了,此篇文章目的就在于还原一个真实的儒家,客观的评价。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