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僵蚕
【拼音名】
bái jiāng cán
【英文名】
White silkworm
【别名】
僵蚕(《千金方》),天虫(《药材资料汇编》),僵虫(《河北药材》),白僵虫(《中华本草》)
【释名】
白僵蚕的各种别名都突出“白”、“僵”、“虫”三个关键字。
家蚕幼虫在吐丝前因感染白僵菌而发病致死的干涸硬化虫体,由于其体表密布白色菌丝和分生孢子,形似一层白膜,故名。
感悟:蚕《说文解字》解释为:蠶,任絲也。任丝即吐丝。“蚕”字字形拆开为“天”、“虫”。《易经·说卦》:“乾为天”。乾卦属金,白属金,僵硬亦属金,故其名突出其“金”性,金有开破之力,故白僵蚕可开破邪毒。
家蚕在吐丝前因感染白僵菌而死,象人类被细菌或病毒感染一样,所以认为僵蚕和疫毒之气有同气相求的作用,故可以治疗邪毒感染类病症。
家蚕在吐丝前病死,故丝仍存于腹中,其丝本应作茧自缚,故僵蚕可以凝聚正气。
蚕体僵硬可与僵硬性、强直性疾病同气相求,如痉病、破伤风等,体现解痉的功效。此外,蚕体本柔软,染病后僵硬,与强直性脊柱炎发病相似,可以治之。
僵蚕还可以开破局部僵硬之气,故可以治疗瘰疬痰核等。
【来源】
为蚕蛾科昆虫家蚕蛾的幼虫感染白僵菌而僵死的干燥全虫。
过去收集的僵蚕,均为自然病死者。近年来进行人工接种培养,方法是在蚕四次蜕皮后,将白僵菌用温水或冷水调成菌液,用喷雾器均匀地喷到蚕体上,以蚕体见湿为度。
如果蚕未感染致病,正常情况下是在完成四次蜕皮之后它们的身体会变为浅黄色,皮肤也变得更紧,这表明它们将会用丝茧来包裹自己,在茧中蜕第五次皮变态成蛹。
桑蚕属寡食性昆虫,除喜食桑叶外,也能吃生菜叶、柘叶、楮叶、榆叶、鸭葱、蒲公英和莴苣叶等,桑叶是蚕最适合的天然食料。
蚕尿是混同蚕粪排出的,从外部观察不到,所以一般认为蚕不排尿。蚕的幼虫和成虫,有一套与人体泌尿系统相类似的排泄系统──马氏管。马氏管的功能,可以调节蚕体水分平衡。当桑叶含水量大,环境潮湿,蚕体含水太多时,马氏管就减少或不从直肠吸收水分,并将体液中多余的水分排到消化管、随蚕粪排出。所以,熟蚕排粪终了后排出的绿色液体,一般称为熟蚕尿,只含少量尿酸,主要是消化管内的消化液。
感悟:家蚕在吐丝前因感染白僵菌而死,白僵菌的感染很难治疗,只能预防,且蚕与蚕之间互相感染,古人看到蚕得病往往都是一筐皆病,象人类得瘟疫一样可以传染,所以认为僵蚕和疫毒之气有同气相求的作用,类似瘟疫感染人类,故可以治疗瘟疫类病症。
蚕蜕四次皮,河图数4属金,皮亦属金,后作茧自缚仍为金性凝固之义,可以凝聚正气。作茧后呈休眠状态,故可安神。
桑叶性凉,蚕喜食桑叶,只排粪便,不排尿,故蚕应具有火性,桑树五行属木,因此可以认为蚕禀受的是木火之气。但蚕被白僵菌感染以后尸体变硬,其色白,故又禀受金气。木柔金硬,故僵蚕可以破结滞,如瘰疬痰核等。综合僵蚕与瘟疫邪毒同气相求的认识,可以认为,其金性可开破结滞深入瘟疫邪毒之中,借火之性将邪毒“升发”而出,且因其木性而更适合“升发”肝木中之邪毒,所凝聚之正气借火性驱邪外出,推知可以祛除肝炎病毒。
【性状】
本品呈圆柱形,多弯曲皱缩,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平坦,色棕、黑不一,多光亮;被有白色粉霜状的气生菌丝和分生孢子。以条直肥壮,质坚,色白,断面光者为佳。气微腥或腐臭,味微咸。
感悟:《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篇》把五嗅与五脏相配应,即臊、焦、香、腥、腐与肝、心、脾、肺、肾相配应。僵蚕气腥腐,故入肺肾,味咸入肾,质硬色白入肺,总之僵蚕入肺肾。
【药性感悟】
蚕喜食桑叶,只排粪便,不排尿。正常情况下,蚕蜕四次皮后,作茧自缚再蜕一次皮后化为蛹,最终蚕蛹破茧而出成为蚕蛾。家蚕在吐丝前因感染白僵菌而死,白僵菌的感染很难治疗,只能预防,且蚕与蚕之间互相感染,类似人类得瘟疫一样可以传染。
白僵蚕主入肺肾肝,性温,味咸。可凝聚正气,抗击邪气,深入邪毒内部以驱除之,尤其适合感染类疾病。镇静解痉,治僵硬之病。其开破之性,可破除结滞,如瘰疬痰核等。
【临床例证】
1、祛风抗邪
治头风:白僵蚕(去丝、嘴)、良姜等分。为细末。每服半钱,白梅茶清凋下,临发时服。(《百一选方》)
治空洞性肺结核:白僵蚕、白芨各等分。共研细末;每次二钱,日服二次。(《吉林中草药》)
治风,遍身瘾疹,疼痛成疮:白僵蚕,焙令黄色,细研为末,酒服。(《圣惠方》)
治野火丹从背上两胁起:僵蚕二七枚,和慎火草捣涂之。(《产乳集验方》)
治疗急性乳腺炎:将生僵蚕5钱,研成细末,用陈醋调匀,涂发炎部位及其周围,1日数次,保持湿润,直至肿块消散,一般症状缓解为止。另以金银花、蒲公英各2两,分次煎服或代茶。曾治17例,多数为炎症早期,除1例发病第5日就诊者仍化脓外,余16例均消散而愈,其中2例曾并用青霉素。一般用药2~3天症状缓解,肿块变软,5~8天肿块消失。(《中华本草》)
2、镇静解痉
治喉闭牙关不开者:白僵蚕,微炒为末,生姜自然汁调下一钱。(《中藏经》)
治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白附子、白僵蚕、全蝎各等分(并生用)。为细末。每服一钱,热酒调下,不拘时候。(《杨氏家藏方》牵正散)
治小儿惊风:白僵蚕、蝎梢等分,天雄尖、附子尖共一钱(微炮过)。为细末。每服一字或半钱,以生姜温水调,灌之。(《本草衍义》)
治小儿撮口及发噤:白僵蚕二枚。为末。用蜜和,敷于小儿唇口内。(《小儿宫气方》)
治缠喉风并急喉闭喉肿痛者:白僵蚕一两(新瓦上炭火略炒微黄色)、天南星一两(炮裂,刮去粗皮,锉)。为细末。每服一字,用生姜自然汁少许调药末,以熟水投之,呷下,吐出涎痰即快,不时服之。(《魏氏家藏方》白僵蚕散)
治重舌、木舌:僵蚕一钱,黄连(蜜炒)二钱。为末,掺之,诞出为妙。(《积德堂经验方》)
抗惊厥作用:(白僵蚕)10%煎液2g/kg给小鼠口服,对硝酸士的宁引起的惊厥有明显的对抗作用。由市售白僵蚕、蝉蜕等组成的合剂(即五虎追风散的煎剂)能降低士的宁、戊四氮、可卡因,烟碱等引起小鼠惊厥的死亡数。人工白僵蚕煎剂亦有对抗士的宁所致的小鼠惊厥的作用。(《中华本草》)
催眠作用:(白僵蚕)醇水浸出液对小鼠和兔有催眠作用,小鼠口服0.5g/20g,皮下注射0.25g/20g,约等于50mg/kg苯巴比妥皮下注射的催眠效力。(《中华本草》)
3、破除结滞
治瘰疬:白僵蚕,研末,水服五分匕,日三服。(《千金方》)
治妇人崩中下血不止:衣中白鱼、僵蚕等分。为末。以井花水服之,日三服。(《千金方》)
治肠风下血:僵蚕(炒,去嘴、足),乌梅肉(焙)各一两。为末,米糊丸,梧子大。每服百丸,食前白汤下,一日三服。(《卫生杂兴》)
下奶:白僵蚕末两钱。酒调下,少顷以脂麻茶一钱热投之。(《经验后方》)
治疗糖尿病:内服僵蚕丸,轻度患者每次1克,每日3次,中、重度每次2克,每日3~4次。观察9例,病程最长15年,最短8个月。经治2~5个月,全部病例的尿糖、血糖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自觉症状消失,饮食及体重增加,全身有力,精神状况显着好转。停药或过度饮食及疲劳仍有复发的可能,故治疗后需保持一定的维持量(2克/日)。远期疗效尚待观察。(《中华本草》)
【各家论述】
《雷公炮炙论》:凡使白僵蚕,先须以糯米泔浸一日,待蚕桑涎出如蜗牛涎浮于水面上,然后漉出,微火焙干,以布净拭蚕上黄肉毛并黑口甲了,单捣,筛如粉用也。
《日华子本草》:入药除绵丝并子尽,匀炒用。
《本经》:味咸,平。
《别录》:辛,平,无毒。
《药性论》:微温,有小毒。
《纲目》:厥阴、阳明。
《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肝、脾、肺四经。
《本经》:主小儿惊痫夜啼,去三虫,灭黑黚,男子阴疡病。
《别录》:女子崩中赤白,产后余痛,灭诸疮瘢痕。未之,封疔肿,根当自出。
《药性论》:治口噤,发汗,主妇人崩中下血不止。
《日华子本草》:治中风失音,并一切风疾,小儿客忤,男子阴痒痛,女子带下。
《本草图经》:治中风,急喉痹,捣筛细末,生姜自然汁调灌之。
《医学启源》:去皮肤间诸风。
《纲目》:散风痰结核,瘰疬,头风,风虫齿痛,皮肤风疮,丹毒作痒,痰疟癥结,妇人乳汁不通,崩中下血,小儿疳蚀鳞体,一切金疮,疔肿风痔。
《本草正》:治小儿疳蚀,牙龈溃烂,重舌,木舌。
《玉楸药解》:活络通经,驱风开痹。治头痛胸痹,口噤牙疼,瘾疹风瘙;烧研酒服,能溃痈破顶,又治血淋崩中。
《药性论》:恶桑螵蛸、桔梗、茯苓、茯神、萆薢。
《本草经疏》:凡中风口噤,小儿惊痫夜啼,由于心虚神魂不宁,血虚经络劲急所致,而无外邪为病者忌之。女子崩中,产后余痛,非风寒客入者,亦不宜用。
《本草新编》多服则小腹冷痛,令人遗溺,以其性下行而成寒也。
《本草经疏》:白僵蚕,《本经》味咸,《别录》辛平无毒,然详其用,应是辛胜咸劣,气微温之药也。气味俱薄,浮而升,阳也,入足厥阴、手太阴、少阳经。厥阴为风木之位,主藏血,小儿惊痫夜啼,女子崩中赤白,风热乘肝脏也,产后余痛,风寒入血分也,辛能祛散风寒,温能通行血脉,故主如上诸症也。肺主皮毛,而风邪客之,则面色不光润,辛温入肺,去皮肤诸风,故能灭黑黚及诸疮瘢痕也。男子阴疡,风湿浸淫也,辛平能散风热,兼能燥湿,是以主之。
《药性论》:《日华子》、苏颂、元素皆取其性属阳,风热为阳邪,能入皮肤经络,发散诸邪热气也。
《本草求真》:僵蚕,祛风散寒,燥湿化痰,温行血脉之品。故书载能入肝兼入肺胃,以治中风失音,头风齿痛,喉痹咽肿,是皆风寒内入,结而为痰。合姜汤调下以吐,假其辛热之力,以除风痰之害耳。又云能治丹毒瘙痒,亦是风与热炽,得此辛平之味,拔邪外出,则热自解。
《本草思辨录》:白僵蚕,味辛气温而性燥,故治湿胜之风痰,而不治燥热之风痰。小儿惊痫夜啼,是肝热生风,又为痰湿所痼而阳不得伸,是以入夜弥甚。僵蚕劫痰湿而散肝风,故主之。至男子阴疡,女子崩中赤白,产后余痛,无非厥阴之风湿为患,无他奥义。
张寿颐:凡小儿惊痫夜啼,多属胎火上壅,郁热不通,宜降宜清,庶乎有豸。《本经》以僵蚕为是症主治,其为清肃降火之义,盖亦可想而知。《别录》以治崩中赤白,则为下焦郁热而设,清降之意,尤其昭然若揭。可知六朝以上是药主治之大旨,并不以为祛风解表之品。
上一篇
《回忆是无法回避的伤》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