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经脉在腕、踝关节附近各有一个腧穴,是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称为原穴,又名“十二原”。“原”指本原、原气之意,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络穴是指络脉从本经别出的部位。“络”,是联络的意思。
1.分布特点与组成原穴分布在腕、踝关节附近的十二经上。阴经五脏之原穴,与五输穴中的输穴为同一穴,所谓“阴经以输为原”(《类经图翼》),或说成“以输为原”。《难经·六十二难》指出:三焦行诸阳,故置一输名曰原。”认为三焦散布原气运行于外部,阳经的脉气较阴经盛长,所以在输穴之外又有一原穴。即阴经的输穴与原穴为同一穴,阳经则除输穴外,还有专门的一个原穴。
十二经的络穴都位于肘膝关节以下,任脉之络穴鸠尾位于上腹部,督脉之络穴长强位于尾骶骨,脾之大络大包穴布于胸胁,共十五穴,故称为“十五络穴”。
十二经脉原穴与络穴见下表。2.临床应用
原穴可用于诊断和治疗脏腑疾病。
《灵枢·九针十二原》曰:“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原穴是脏腑原气留止之处,因此脏腑发生病变时,就会反映到相应的原穴上。
《难经·六十六难》记载:“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原气,历经于五脏六腑。五脏六府腑之有病者,皆取其原也。”
《灵枢·九针十二原》说:“凡此十二原者,主治五脏六腑之有疾者也。”原穴有调治其脏腑经络虚实各证的功能,针刺原穴能使三焦原气通畅,从而发挥其维护正气,抗御病邪的作用。
十二络脉具有加强表里两经联系的作用,络穴能沟通表里二经,故有“一络通二经”之说。因此,十二经的络穴除可治疗本经脉的病证、本络脉的虚实病证外,还能治疗其相表里之经的病证。如手少阴心经别络的病后是实则胸中支满,虚则不能言语,皆可取其络穴通里来治疗。又如手太阴经的络穴列缺,能治肺经的咳嗽、喘息,也能治手阳明大肠经的齿痛、头项痛等疾患;肝经络穴蠡沟,既可治疗肝经病证,又可治疗胆经病证;同样胆经络穴光明,既可治疗胆经病证,又可治疗肝经病证。
在临床上,原穴和络穴可单独使用,也可相互配合使用。常把先病经脉的原穴和后病的相表里经脉的络穴相配合,称为“原络配穴法”或“主客原络配穴法”,是表里经配穴法的典型实例。如肺经先病,先取其原穴太渊,大肠后病,再取该经络穴偏历。反之,大肠先病,先取其原穴合谷,肺经后病,后取该经络穴列缺。
背俞穴、募穴背俞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募穴是脏腑之气结聚于胸腹部的腧穴。
1.分布特点和组成
背俞穴分布于背腰部的膀胱经第1侧线上,大体依脏腑所处位置的高低而上下排列,六脏【含心包】六腑各有一相应的背俞穴,共12个,依据脏腑的名称来命名。
募穴分布在胸腹部相关经脉上,又称为“腹募穴”。多位于脏腑附近的部位。六脏六腑各有一相应的募穴,共12个。募穴分布有在本经者,有在他经者;有为双穴者,有为单穴者。分布于肺经的有本脏募中府;分布于胆经的有本腑募日月、肾脏募京门;分布于肝经的有本脏募期门、脾脏募章门;分布于胃经的有大肠募天枢。以上均为双穴。其余募穴都分布于任脉,包括心包募膻中、心募巨阙、胃募中脘、三焦募石门、小肠募关元、膀胱募中极,均为单穴。2.临床应用
由于背俞穴和募穴都是脏腑之气输注和汇聚的部位,在分布上大体与对应的脏腑所在部位的上下排列相接近,因此,主要用于治疗相关脏腑的病变,如:肺热咳嗽,可泻肺之背俞穴肺俞;寒邪犯胃出现的胃痛,可灸胃之募穴中脘。另外,背俞穴和募穴还可用于治疗与对应脏腑经络相联属的组织器官疾患,如:肝开窍于目,主筋,故目疾、筋病可选肝俞;肾开窍于耳,故耳疾可选肾俞。
《难经·六十七难》中有“阴病行阳,阳病行阴,故令募在阴,俞在阳”的论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有“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等论述,认为脏病【阴病】多与背俞穴【阳部】相关,腑病【阳病】多与募穴【阴部】联系。所以临床上腑病多选其募穴治疗,脏病多选其背俞穴治疗。这是从阴阳理论角度来运用俞、募穴的一种方法,并不是绝对的。《灵枢·卫气》云:“气在胸者,止之膺与背俞。气在腹者,止之背俞……”说明脏腑之气可通过气街与其俞、募穴相联系。由于俞、募穴密切联系脏腑之气,所以临床上常用俞募配穴法,即把病变脏腑的俞、募穴配合运用,发挥其协同作用,是前后配穴法典型的实例。《素问·奇病论》载:“口苦者....以人者,数谋虑不决,故胆虚,气上溢而口为之苦,治之以胆募、俞。”分是最早记载的俞募配穴法。
背俞穴和募穴也用于疾病的诊断,因为脏腑发生病变时,常在背俞穴、募穴上出现阳性反应,如压痛、敏感等。因此,诊察按压背俞穴、募穴,可结合其他辨证资料诊断脏腑的疾患。
八脉交会穴八脉交会穴是指与奇经八脉脉气相通的十二经脉在四肢部的八个腧穴,原称“交经八穴”“流注八穴”和“八脉八穴”。
1.分布特点和组成
八脉交会穴均分布于肘膝以下,包括公孙、内关、后溪、申脉、足临泣、外关、列缺、照海。
2.临床应用
古人认为这八个腧穴分别与相应的奇经八脉经气相通。《医学入门·子午八法》中说:“周身三百六十穴,统于手足六十六心。六十六穴又统于八穴。”这里的“八穴”就是指八脉交会穴。临床应用中,八脉交会穴可以单独应用,治疗各自相通的奇经病证,如督脉病变出现的腰脊强痛,可选通督脉的后溪治疗,冲脉病变出现的胸腹气逆,可选通冲脉的公孙治疗。又常把公孙和内关、后溪和申脉、足临泣和外关、列缺和照海相配,治疗两脉相合部位的疾病,如公孙配内关治疗胃、心、胸部病证和疟疾,后溪配申脉治内眼角、耳、项、肩胛部位病及发热恶寒等表证,外关配足临泣治疗外眼角、耳、颊、颈、肩部病及寒热往来证,列缺配照海治咽喉、胸膈、肺病和阴虚内热等。古人还以八脉交会穴为基础,创立按时取穴的灵龟八法和飞腾八法。
现将八脉交会穴配伍及主治病证列表如下:八会穴,是指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等精气所会聚的腧穴。“会”,是聚会的意思。
1.分布特点和组成
八会穴分布在躯干部和四肢部,其中脏、腑、气、血、骨之会穴位于躯干部,筋、脉、髓之会穴位于四肢部。八会穴的组成是:脏会章门,腑会中脘,气会膻中,血会膈俞,筋会阳陵泉,脉会太渊,骨会大杼,髓会绝骨[见下表]。2.临床应用
八会穴对于各自所会的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相关的病证有特殊的治疗作用,凡与此八者有关的病证均可选用相关的八会穴来治疗,如六腑之病,可选腑会中脘,血证可选血会膈俞等。此外《难经·四十五难》记载:“热病在内者,取其会之穴也。”提示八会穴还可治疗相关的热病。 郄穴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中的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之经气深聚的部位称为郄穴。
1.分布特点和组成
郄穴大多分布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十二经脉各有一个郄穴,阴阳跷脉及阴阳维脉也各有一个郄穴,合称为十六郄穴[见下表]。2.临床应用
郄穴多用于治疗本经循行部位及所属脏腑的急性病证。一般来说,阴经郄穴多治疗血证,阳经郄穴多治疗急性痛证。如孔最治咯血,中都治崩漏,颈项痛取外丘,胃脘疼痛取梁丘等。另外,脏腑疾患也可在相应的郄穴上出现疼痛或压痛,有助于疾病的诊断。下合穴是指六腑之气下合于足三阳经的六个腧穴,又称六腑下合穴。
1.分布特点和组成
下合穴共有六个,胃、大肠、小肠、胆、膀胱、三焦的下合穴依次为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阳陵泉、委中、委阳。其中胃、胆、膀胱三腑的下合穴和本经五输穴中的合穴为同一穴位。大肠、小肠的下合穴位于胃经,三焦的下合穴位于膀胱经。六个穴位都分布在足三阳经膝关节及以下部位。
2.临床应用
下合穴主要用于治疗六腑疾病,《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指出“合治内腑”,概括了下合穴的主治特点。如足三里治疗胃脘痛,上巨虚治疗肠痈、痢疾,下巨虚治疗泄泻等。另外,下合穴也可协助诊断。交会穴是指两经或数经相交会合的腧穴。交会穴多分布于头面、躯干部位。交会穴能治本经的疾病,也能兼治所交会经脉的疾病。如大椎是督脉的腧穴,又与手足三阳相交会,它既可治督脉之疾,又可治诸阳经的全身性疾患;三阴交是足太阴脾经的经穴,又与足少阴肾经和足两阴肝经相交会,因此既能治脾经病,也能治疗肝、肾两经的疾病。
另如,中脘是任脉穴,与足阳明、手太阳、手少阳经相交会;关元、中极是任脉穴,均与足太阴、足厥阴、足少阴经相交会;风池是足少阳胆经穴,与阳维脉相交会。这些交会穴可以治疗各自交会经脉的病症。
历代文献对交会穴的记载略有不同,绝大部分内容出自《针灸甲乙经》。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