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夫一妻制”,对于人类来说,是一种尊重,更是一种尊严。
而在动物界,动物家庭模式有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一夫一妻”制(也可称为单偶制或单配性);另一种是“一夫多妻”制或“一妻多夫”制。
动物学家发现,根据不同的生活习性,有92%的鸟类都采取“一夫一妻制”的生活方式;有27%的灵长类动物采取“一夫一妻制”的家庭形式,这27%中平均只有5%左右是哺乳动物。
“一夫一妻制”在动物界具有稀缺特性,其他大多数动物基本都选择双偶制、多偶制或混配制。
为什么有些动物奉行“一夫一妻制”?在动物界,雄性个体总是倾向于与更多的雌性个体结合,这样的婚配方式更有利于动物的种群发展与繁衍。
不过,鸟类以及一些灵长类动物,大多实行的是一夫一妻制,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动物选择一夫一妻制主要有两大原因:
在动物社会里,孕育和哺育幼崽几乎都是由雌性来承担,并且在此期间很难再次受孕,这样一来,雄性就会有很多时间“寻花问柳”,对雌性和幼崽的保护力度就很低了。
因为一些雄性动物为了让自己的基因能够传承下去,更换新配偶后,往往会出现杀掉同族幼崽的行为。
动物父母为了避免子代被屠杀,在种群中逐渐进化出了“一夫一妻制”的家庭形式,双方共同抚养后代并保证孩子的生存安全,更利于种群的可持续发展。
大多数鸟类一旦结成伴侣,便会彼此共度终身,这主要与后代的抚育有关。
鸟类没有乳腺,小鸟孵化出壳后基本要靠父母喂养。然而,通常情况下,雌鸟一次可以繁殖5-6只小鸟,幼崽代谢水平高,生长速度快,食量惊人。
在繁殖期间,既要抵御天敌,又要捕食、修筑巢穴等等,如此艰巨的任务,单靠父母其中一方很难维持子代的生存。只有夫妻双方共同配合、齐心协力,才更有利于种群的繁衍。
由此可见,大多数选择“一夫一妻制”的动物,要么是其后代特别需要父母的精心呵护才能生存下去,要么是生活环境是食物十分缺乏,雌性动物只有在雄性动物的密切帮助下,子代才能茁壮成长。
那么,奉行“一夫一妻制”的动物,真的能做到对配偶忠贞不渝,不会另求“新欢”吗?如果其中一方死了,它们能否经受住交配的诱惑?
“一夫一妻”制的动物,真能做到忠贞不二吗?我们常用“在天愿作比翼鸟”来形容忠贞不渝的爱情,鸟类是人们认为最纯粹的单配偶物种。
在我国历史文化中,人们总是将信天翁、大天鹅、鸳鸯、喜鹊等鸟类比作吉祥、忠贞的象征。
然而,近年来动物学家通过大量的研究发现,在动物王国里,其实根本不存在什么一夫一妻制,真实情况让人大吃一惊。
乔治梅森大学的生物学教授大卫维斯尼特表示,通过基因技术对鸟类进行了抽样的'亲子鉴定’,结果发现该物种“红杏出墙”的数量颇为可观,竟然有10%-70%的小鸟不是它们的亲生父亲所生。
有些鸟类表面看似信守“一夫一妻制”,“出轨”行为却十分普遍,不管是雄鸟还是雌鸟,都存在互相欺骗的现象。
早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著名的鸟类学家David Lack在一次通过输精管切除术控制红翼黑鸟种群数量的实验中,意外发现雌鸟竟然和没有生育能力的雄鸟孵化出了鸟宝宝。
后来生物学家通过血液和蛋白质检验手段发现,动物社会生活中的一夫一妻制,并不等同于基因上的一夫一妻制,有超过70%的鸟类,都出现过不忠诚的行为。
实际上,一些鸟类常被人们称赞忠贞、专情,成双成对的画面,真是琴瑟和谐,然而动物学家通过细致的观察发现,实际结果令人寒心。
鸳鸯,并非从一而终鸳鸯是一种雌雄异色的鸟类,唐代诗人卢照邻的《长安古意》一诗中,“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用鸳鸯代指爱情,看作是忠贞、美满的象征,让人们津津乐道。
动物学家发现,鸳鸯并非像人们传说的那样用情专一,其“一夫一妻制”的关系只存在于当年的繁殖期,一旦雌鸳鸯生下鸟宝宝后,雄鸳鸯便会远走高飞,重新另寻配偶。
雄鸳鸯往往会争取和更多的雌鸳鸯交配,试图能留下更多的后代,而雌鸳鸯也不会只和一只雄鸳鸯厮守终生。
鸳鸯成双成对出现,是不争的事实,但并非一辈子从一而终。
除了鸳鸯,鸟类生物学家通过检测鸟儿后代的DNA发现,大山雀、大苇莺、双色树燕等等种群,表面一夫一妻制,实质上是混配制、多偶制或双偶制。
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基因多样性的需要,雄性是为了把自己的基因更多地传承下去,雌性则更多是为了提高其后代的基因质量。
灵长类动物,会始终坚守伴侣吗?前面我们提到,有27%的灵长类动物采取一夫一妻制,而哺乳动物虽然仅有5%左右奉行“一夫一妻制”,这些动物“忠贞程度”也并没有那么高。
不论是雄性还是雌性,都会被发现有那么一两次偷偷跑出去,与别的某个“相好”过上短暂的生活。
科学家表示,这种生殖行为是动物们长期进化发展的结果,基因多样性有利于优胜劣汰和种族繁衍。
在自然界中,动物行为进化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生物学理论问题,其与基因、环境等有着重要的联系。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