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历史上对《周易》的研究概况

历史上对《周易》的研究概况 《周易》是一部博大精深的巨著,历代都受到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们的关注,春秋末期 《易传》对《易经》进行了注释及发挥。《易经》及《易传》合称《周易》,易理精湛 ,是我国哲学及自然科学的胚基。因此,历代探索《周易》者甚多,从先秦至近代注释 发挥《周易》之著作竟三千余部,浩瀚的易林形成了中国的易学史系统。其渊博的易理 对中国的哲、史、文、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历代哲学家、文史学 家,自然科学者们无不奉以为圭臬。 《易经》是《周易》的本经,凡六十四 卦,三百八十四爻,其中,每卦六爻,卦又 有卦名与卦辞,爻有爻题与爻辞,因是以筮 占形式成书,故未被秦始皇烧毁而得以保留 下来。本书主要通过卦、爻辞占卜人事吉凶 ,客观上是对上古社会的反映,蕴含有一定 的哲学雏形。《易传》是继《易经》之后最 为闪光的著作,是易林中的明珠,中国文化 的瑰宝《经》《传》交相辉映,合三千多《周易》系列书籍文献,组成 了一部交融着自 然科学、社会科学、哲学的伟大文献系列,成为炎黄文化的宝贵财富。 第一节《周易》的流派及其成就 《易》学是“经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周易》的研究,从汉代开始,大致分为 象数派及易理派两大流派,《易传》多以象数解“经”,而《论语》、《吕氏春秋》、 《战国策》等则为义理派不谈象数。受上述影响,对《周易》的研究历代皆分为两大派 ,汉代为象数派的开山,魏、晋朝为理义派的先河。所谓象数派是以取象(即取八卦所 象征的各种物象)来阐述卦辞和爻辞,加“乾”取象为天,“坤”取象为地。在汉代以 《易纬》为代表,《京氏易传》及《周易章句》、《焦氏易林》等亦为取象派的典型。 取义派是以卦意来解释卦辞及爻辞的,如对坎卦,不取水象而取“陷”义、“险”义, 以一阳陷二阴之中;乾卦不取天象,而取“健”义、“刚”义;坤卦不取地而取“柔” ,此说以魏晋王弼《周易注》为代表,两派各有特色,对《周易》的研究皆具有积极的 意义。宋代大儒朱熹把义理和象数相互发挥,对《易》学的研究起到了互补作用。中医 学偏于象数派,但也渗入了理义观点,明.张景岳《类经图翼》著名的《医易义》便是 以象数及理义互参立论的典作。 对《周易》的研究,以汉代和宋朝为两大代表时期,汉代偏重于训诂,注释而少发 挥,比较墨守原文不敢越雷池一步,宋代则不然,敢于大胆发挥,其特点为象义并重, 自魏晋王弼择重取义后,受其影响宋朝即分为取象派及取义派两大流派。元明以来,象 数派与理义派发生对峙,客观上推进了易学的发展。 汉代是易学发展的重要时期,出现了许多易学的重要著作,如孟喜的《周易章句》 、焦赣的《焦氏易林》、京房的《京氏易传》、苟爽的《周易注》、虞翻的《周易注》 等,皆为汉代易学的主干。魏伯阳《周易参同契》及郑玄所注《易纬》八种,亦都是汉 代《周易》研究的重要成就,总称为汉易,汉易的特点为以象数解义,故属于象数派。 汉代对《周易》研究的主要成就为《易纬》系列问世,“纬”是对“经”的佐翼, 六经皆有纬,《易经》之纬为《易纬》,成书于西汉,为易经疏注的名著,经传之羽翼 ,对《周易》影响很大。惜已佚。后经东汉.郑玄注主要有:《易纬.乾凿度》、《易 纬.乾坤凿度》、《易纬.坤灵图》、《易纬.稽览图》、《易纬.乾元序制纪》、《 易纬.通卦验》二卷、《易纬.辨终备》一卷。其中以《易纬.乾凿度》、《易纬.乾 坤凿度》、《河图纬》、《易纬.坤灵图》等最为有名,《易纬》也是象数派,是《易 经》的羽翼,在易学史及哲学史上有一定的地位,其中阴阳理论对中医学的影响较大。 《易纬.乾凿度》、《乾坤凿度》、《坤灵图》,被汉代经师列为《易经》的翼佐(十 翼之一),说明该书在易林中的地位(十翼为春秋战国时期的《易传》:《录》上下, 《象》上下,《文言》、《系辞》上下,《说卦》、《序卦》、《杂卦》、东汉《易纬 .乾凿度》、《易纬.乾坤凿度》、《易纬.坤灵图》)。汉代除《易纬》之外《京氏 易传》对《周易》的影响亦较大。 除系辞、彖、象之外,《说卦》、《序卦》、《杂卦》及东汉《易纬.乾凿度》, 《易纬.乾坤凿度》、《易纬.坤灵图》等在“易林”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总之,汉代对《周易》的主要贡献是郑玄注的《易纬》系列珍籍,以及京房、孟喜 、焦赣、虞翻、苟爽、魏伯阳等的《京氏易传》、《周易章句》、《焦氏易林》、《周 易往》、《周易参同契》等著作,其影响都很大。此外唐.孔颖达的《周易正义》,宋 代大儒朱熹的《周易本义》、程颐的《易传》、元朝.宝巴的《周易奥义》,明清时期 王夫子《周易内传》及《周易外传》都是研究《周易》的重要文献。 魏晋时期易学的主要功绩是大易学家王弼《周易注》择重取义,对易理派的发展起 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王弼的《周易注》还保留了汉代费直及郑玄的象数观点,并把经 传合为一册,对《周易》的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唐代易学又称唐易,其主要影响是孔颖达接受了王弼的易理观点,著《周易正义》 ,李鼎祚的《周易集解》汇聚了易理派的成就,使易理派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此外,需要提及宋易,宋代是研究易学的一个重要时期。在此阶段大批研究《周易 》的书涌现于世,对《周易》的研究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除朱熹的《周易本义》之外 (该书为宋以前《周易》研究之集大成),还有程颐的《易传》,司马光的《温公易说 》,赵善举的《易说》,林粟的《周易经传集解》,李杞的《周易祥解》,邵伯温之《 易学辨惑》,吴沆的《易璇玑》,项世安的《周易玩辞》,周以夫的《易通》,蔡渊的 《易象意言》、魏了翕的《周易要义》、董楷的《周易博义》、丁易东的《周易象义》 等对《周易》的研究皆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宋代.邵雍《皇极经世》,承接了陈抟道士的学术。并有了新的发展,邵氏注重图 说,故又称图数之学。那氏并奉献了先天图(六十四卦序图)。北未遂以图说易之风盛 行,这和邵氏的影响是分不开的。义理派以程熙为代表,其著《易传》为《周易》杰作 之一。宋.大 儒朱熹易理派及象数派入《周易本义》为宋代以来易学之集大成,乃 象数易合著之杰作。明.《五经大全》,采用了程、朱之说,一直沿用至清代。 另外,清朝也是易学研究的辉煌时期,研究易学的书籍辈出,而且大多有新的见地 。如陈梦雷的《周易浅述》,杭辛膂的《周易笔谈》,朱轼的《周易傅义》,查慎行的 《周易玩辞集解》,惠栋的《周易述》,谢维狱的《易象数理分解》,尚秉和的《周易 尚氏学》,姚配中的《周易姚氏学》,李光地的《周易观象》,黄宗义的《易学象数论 》,任启运的《周易洗心》,表明《周易》的研究正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上述除了汉、宋、清朝是《周易》研究的三大高峰之外,唐朝也有七十六家《易》 (记载于《唐志》)。元朝、明朝也有不少名作,如元朝.胡震的《周易衍义》,明朝 .胡广的《周易大全》,蒋士龙的《周易心灯》。明朝还以图解《周易》为著称,如刘 定之的《易经图解》,吕怀的《周易卦变图传》,都说明了历代研《易》之著层出不穷 。 此外,宋.刘牧的《易数勾隐图》首载河图洛书,以及宋元时期对《周易》的考校 ,训估等,如宋.蔡渊的《周易经传训解》,元朝.赵访的《周易文诠》,明.董守谕 的《卦变考略》都说明历代对《周易》研究极为重视。 近代高亨的《周易古经今注》、《周易大传今注》,李镜池的《周易探源》,冯友 兰主编的《中国哲学史新编》,张立交的《周易思想研究》,刘大钧的《周易概论》等 都是研究《周易》的杰作,其中有不少新的发挥。 总之,《周易》历代名著甚众,说明炎黄子孙对《周易》是极其注重的。进一步发 掘和探索《周易》,是继承发扬祖国文化遗产的重要任务。 第二节《周易》历代重要著作 一、《周易》研究,侧于注释的历代著作选列 《子夏易传》 为说易之书最古老,真本已佚,春秋.卜商撰。 《易传》 相传为春秋孔子所撰。 《周易注》 郑康成注一卷,汉.郑玄撰。 《周易注》 魏.王弼。 《周易正义》 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疏。 《周易口诀义》 唐.史徵。 《周易释文》 唐.陆德明。 《周易集解》 唐.李鼎祚撰。 《易传》 宋.程颐。 《温公易说》 宋.司马光撰。 《周易新讲义》 宋.耿南仲。 《周易本义》 宋.朱子撰。 《易说》 宋.赵善誉。 《周易经传集解》 宋.林栗。 《周易祥解》 宋.李杞。 《周易浅述》 清.陈梦雷。 《周易函书约注》 清.胡煦。 《周易傅义》 清.朱轼。 《周易玩辞集解》 清.查慎行。 《周易述》 清.惠栋。 《周易章句证异》 清.翟均廉。 《御纂周易折中》 清.康熙五十四年。 《周易稗疏》 清.王夫之。 《周易尚氏学》 清.尚秉和 《周易解故》 清.丁晏。 《周易姚氏学》 清.姚配中。 《周易古经今注》 近代.高亨。 二、《周易》研究,侧于发挥的历代著作选列 《易纬.乾坤凿度》 汉.郑玄注。 《易纬.乾凿度》 汉.郑玄注。 《易学辨惑》 宋.邵伯温撰。 《易小传》 宋.沈该撰。 《易璇玑》 宋.吴沆撰。 《易原》 宋.程大昌。 《周易义海撮要》 宋.李衡。 《周易玩辞》 宋.项安世。 《周易总义》 宋.易祓。 《易通》 宋.赵以夫。 《易象意言》 宋.蔡渊。 《周易要义》 宋.魏了翕。 《易说启蒙小传》 宋.税以权。 《易学启蒙》 宋.胡方平。 《周易傅义》 宋.董楷。 《周易象义》 宋.丁易东。 《易原奥义》 元.宝巴。 《周易衍义》 元.胡震。 《周易爻变义蕴》 元.陈应润。 《周易大全》 明.胡广。 《易用》 明.陈祖念。 《易象》 明.黄道周。 《易象解》 明.刘濂。 《六交原义》 明.金瑶。 《周易生生真传》 明.俞国人。 《易灯传》 宋.无撰名氏。 《易解心灯》 明.蒋士龙。 《易学象数论》 清.黄宗羲。 《周易洗心》 清.任启运。 《读易辨疑》 清.李开先。 《易象数理分解》 清.谢维岳。 《周易现象》 清.李光地。 《周易笔谈》 清.杭辛斋。 三、周易图解选列 《周易钩隐图》 宋.刘牧。 《易图说》 宋.吴仁杰。 《易图通辨》 宋.雷思斋。 《周易图说》 元.钱义方。 《易纬.坤灵图》 汉.郑玄 《周易旁注图说》 明.朱升。 《易经图释》 明.刘定之。 《周易卦变图传》 明.吕怀。 《伏羲图赞》 明.陈弟。 《易图亲见》 明.来集之。 《易芪图说》 清.潘咸。 《易图疏义》 清.刘鸣坷。 《周易后天归图》 清.黎由高。 《易图明辨》 清.胡渭 四、河洛专著选列 《太极图说》 宋.周敦颐。 《易数勾隐图》 宋.刘牧。 《河洛定仪赞》 明.俞国人。 《河洛真传》 明.俞国人。 《河图发微》 明.陈士槐。 《河图洛书原舛编》 清.毛奇龄。 《河洛先天图说》 清.刘天真。 五、周易考略、训诂、占筮选列 《周易经传训解》 宋.蔡渊。 《古易音训》 宋.吕祖谦。 《周易文诠》 元.赵访。 《卦变考略》 明.董守渝。 《古周易订估》 明.何楷。 《读易考原》 元.萧汉中。 《卦变考略》 明.董守谕。 《周易象训》 清.姚球。 《周易校勘记》 清.阮元。 《周易策辞考》 近代.李镜池。 六、周易占筮之书 《易林》 汉.焦延寿。 《京氏易传》 汉.京房。 《玄珠密语》 唐.王冰。 《观象玩占》 唐.李淳风。 《皇极经世》 宋.邵子。 《周易筮述》 清.王宏。 《春秋占筮书》 清.毛奇龄。 《周易古占法》 宋.程迥。 《奇门遁甲符应经》 宋.杨维德。 《易塞通变》 宋.雷思。 《遁甲演义》 明.程道士。 《奇门遁甲占验》 明.程道士。 《星学大成》 明.万民英。 《星占三卷》 明.刘孔照。 《星命总括》 明.耶律纯。 《奇门遁甲》 明.无名氏。 《黄帝奇门遁甲图》 明.无名氏。 《通占大象历星经六卷》 明.无名氏。 《易学筮贞》 清.赵世时。 《六壬大全》 郭御青著。 《六壬指南》 陈公献著。 《六壬大全》 无撰著人名氏。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