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鹰(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回顾2021年的南亚地区形势,主要有四个突出特征。
印度政府施政遭受多重考验,内外政策议程推进势头受挫。2021年是总理莫迪2019年连任后的第三个执政年,但4月第二波疫情大暴发,使印日增病例数量一度突破40万人,日病亡数一度超4000人。疫情的严重反弹对印已经放缓的经济可谓雪上加霜。11月19日,为平息持续一年多的农民抗议活动,莫迪政府被迫撤销三项农业改革法案。这不仅影响印度农业改革进程,对其他改革议程也造成冲击。
印度的大国外交依然活跃。莫迪政府坚持推行“多边联盟政策”,利用出任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之机,积极投身全球治理改革,对参与美西方倡议的各种机制和论坛尤为踊跃。2022年,印度将迎来独立75周年,“新印度”愿景建设进入关键年份。面对疫情冲击、经济复苏、北方邦地方选举等压力,以及复杂多变的国际地区形势,莫迪政府施政能力将经受新的重大考验。
2021年10月20日,阿富汗问题“莫斯科模式”会议在莫斯科举行。
大国在南亚战略竞争加剧,地区重现集团对抗苗头。拜登政府上台后,沿袭前几届美国政府的南亚战略思路,加大力度诱拉印度,遏制打压中国、俄罗斯。美在深化与印军事防务合作的同时,借应对疫情,与印深化在贸易投资、产业链等领域的合作。
尽管受到疫情影响,美印高层互动依然频密。2021年,莫迪两次出席美日印澳“四国机制”峰会(一次线上,一次线下)并与拜登举行面对面会晤,美国务卿布林肯、国防部长奥斯汀也相继访印。在美日印澳四国机制框架下,日本、澳大利亚与印度间的防务合作更加深入,“马拉巴尔”海上联合军演的范围和课目不断扩大。法国、德国、英国也纷纷把印度视为“印太战略”支柱加大投入。
印度标榜“战略自主”但实际积极策应美西方,加剧了南亚地区已隐约出现的大国集团对抗态势。受边界冲突影响,中印关系仍在低谷徘徊。印度坚持不合理和不切实际的要求,使双方关于缓解边境地区局势的谈判进展缓慢,其他领域合作也受到影响。此外,俄印战略关系近年因印美过分走近而现裂痕。2020年的俄印年度峰会未能如期举行,俄与巴基斯坦的关系则不断升温。2021年4月,俄外长拉夫罗夫访巴,两国宣布在能源、贸易与军事领域加强合作,并继续举行联合军演。
阿富汗国内局势突变,南亚地区安全面临新的复杂形势。2021年8月,美国仓皇撤军导致阿富汗加尼政府突然垮台,塔利班迅速控制全国,持续20年的阿富汗战争结束。阿富汗国内变局是美西方强行推广“民主自由”大溃败的结果,但美西方不愿面对塔利班重新上台的现实,企图在阿和平重建问题上“甩锅”。阿富汗邻国及时就阿形势协调立场,努力发挥引领作用,尽力助阿止乱回稳。
阿富汗变局的外溢影响周边,南亚地区安全形势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大。阿富汗塔利班重新上台后,其治国理政能力备受考验,如何维系内部团结、恢复经济、打击“伊斯兰国”呼罗珊分支等极端势力、奉行温和伊斯兰政策争取国际承认等,成为最突出问题。阿富汗人道主义和难民问题形势更为严峻。2021年2月,印巴在包括克什米尔地区实控线在内的两国边境地区达成停火。3月,巴军方领导人呼吁把外交重心转向地缘经济,谋求改善与印度的关系。但阿富汗变局引发印巴新一轮地缘政治竞争,南亚安全形势更趋复杂多变。
南亚经济挑战增多,“后疫情时代”地区发展面临复杂转型。近年来,受印度经济快速增长拉动,南亚一度曾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孟加拉国更是“一枝独秀”,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等也有不俗表现。2021年,南亚经济受疫情冲击增速下降,复苏势头不稳。更严峻的是,地区经济复苏增长还面临气候变化、绿色转型、新技术新业态等多重问题。南亚最大的挑战是发展,最大的机遇也是发展。新冠疫情暴露了地区根深蒂固的不平等和脆弱性问题,但也为开辟一条通往更公平、更强劲复苏的路径提供了契机。“后疫情时代”南亚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各国政府制定并实行全民社会保险计划,更加重视弱势群体保护,更加关注粮食安全。
南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解决贫困问题,但无论是减贫还是应对气候变化、加快绿色转型,都需要巨额投资。据世界银行预测,到2050年南亚地区绿色转型投资需求将达3.4万亿美元,仅住房建设节能达标一项就能提供1.5万亿美元的市场。然而,由于南亚地区深受地缘政治、领土争端、宗教矛盾等影响,区内贸易投资、人员交往一直处于极低水平。但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等“一带一路”项目有利于提升区域内外互联互通,对南亚区域经济发展合作及一体化也有一定促进作用。此外,阿富汗局势变化虽带来不确定性,但也为联通南亚、中亚、西亚带来机遇。如何推动各方加强合作,共谋稳定、共促发展,需要南亚各国显示战略远见,展现政治决断力和践行力。
· END ·
本文刊登在《世界知识》2021年 第24期 责编:安刚上一篇
论断风水中六神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