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 而 不亡 生死,乃人生头等大事。老子在他仅有的五千多言、八十一章的著述《道德经》中,有五章谈到了生死这件事。 人都想寿长,想长寿自然就不想死。当然,精神分裂症者、抑郁症者、生不如死者除外。从秦始皇命徐福找长生不老药,到今天爱丁堡大学的克隆羊多利诞生,人类其实一直执着地悄悄在做着一个梦——长生不老。从这个角度讲,人想长寿、怕死,无可非议,此乃人之本性。食色为何?食为生,色为乐,活着并快乐而已。从另一个角度看,人不想死,恋世,反过来证明人间美好,生活美好,生命美好。试想,若是人间满世界魑魅魍魉、暗无天日,民众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生命无欲无念、无情无趣、无欢无乐,我想这种人间就无可留恋,这种日子也无可眷念,这种生命也无可珍惜。人间却恰恰相反,人类社会越来越文明,人类生活越来越美好,人们更想长寿不老。自古至今,轻生的人都被视作反常,老子说“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道德经》第七十五章)。统治者奉养太过奢侈淫逸,致民众不能“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人们陷于水生火热之中无法生存,才被迫轻视生命。 但是,人总是要死的。孔子说:“老而不死,是为贼。”(《论语》宪问十四)常言道“人过七十古来稀”。尽管《史记》记载老子活了一百六十多岁,他还是死了。但人的寿命有长短之分,有些人死而不亡,虽死犹生;有些人活着如同行尸走肉,虽生犹死。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道德经》第三十三章)能够认识别人、知人的,只能算是聪慧;能够认识自己、知己的,才算清明。能够战胜别人的,只可算有力;能够战胜自我的,才称得上坚强。能知足淡泊钱财的,可算是富有;能领悟道而身体力行的,便可算是有志向。以道为本坚守不失的,便可长久;身虽死但精神不朽的,就是长寿。 人生下来从呱呱坠地那一刻起,便在走向死亡。人活着衣、食、住、行、生、老、病、痛,这已不容易,再要不死长寿就更难。老子对这有精辟阐述。老子说“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陵行不遇兕(si)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道德经》第五十章)这全章的大意是,出世叫生,入地为死。人出生后,能自然长寿的机运,占十分之三;短命夭折的机运,占十分之三;本来活得很好,妄动而走上死路的机运,也占十分之三。什么原因呢?是因为求生欲望太过迫切,生活太过丰厚。曾经听说有善于养生爱护生命的,在深山里行走,不会遇到犀牛老虎的攻击,在军队中打仗,也不曾遭到兵刃的杀伤。犀牛虽凶,对他用不上它的角;老虎虽猛,对他也用不上它的爪;兵器虽锋利,对他也用不上它的刃。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善于养生的人,根本就不进入那种致死的境地。 每一个人如何把握这些十分之三,故有其客观原因,或天灾,或人祸,或疾病,但常态下,与自身的保养、处世、为人有直接的关系。前面已经提到过,老子在第四十四章专门作了论述。他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老子历来主张,名利、财富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生命;为了免名利,为了钱财,为了满足私欲而不顾生命,太不值得了。人生在世,一要知足,只有知足才能常乐;二要适可而止,无论名利、无论钱财,如果沉溺于此,欲壑难填,最后只能被欲搞得利令智昏,身败名裂。甚至丢失生命。 前面老子已经讲到:“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道德经》第七章)天地之所以恒久而无穷的,是因为它无私;圣人之所以声名久远,是因为他谦让居后;无私的人,结果反而会成全自己。 上古人类吃生食,遂人氏发明了用火,使人们开始吃熟食;有巢氏发明了房屋,使人们免于住潮湿的洞穴;伏羲氏发明了畜牧业,使人们懂得了驯养家畜;神农氏发明了种植,使人们从事农耕种植。他们都连名字都没留下,但他们造福人类的业绩却在千年万代的后人中传颂,永远留在人间。这就是死而不亡。 只要把自己的智慧和精神奉献给了人类,改变了历史,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他们的精神就不朽,像尧、舜、禹、周文王、周武王、老子、孔子、孟子、孙武、屈原、李白、蔡伦、毕升、张衡乃至秦始皇、李世民、成吉思汗、康熙、乾隆、曹雪芹等等等等,这些难以一一细数的圣人、明君、发明者、文豪可以说都是死而不亡之人。秦始皇虽然没找到长生不老药,而且他只活了五十岁,但他结束了列国混战,统一了中国,强行修筑了万里长城,他反成为不朽,名垂史册,万古千秋,人们永远记着他,只怕连他自己也没想到他会如此长寿永生。 我们的大众故然不是圣人,也不可能都能创造不朽业绩名垂青史,但为人在世一生,能明析“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其中的道理,我想自己的生命会更有意义。 |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