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秦丹丹
保险是管理财务风险的金融工具,买保险的真正意义是:做自己或家庭的财务风险管理,把风险造成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所以在买保险之前,我们必须了解这种金融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才能真正达到管理风险的目的。
找对人(重要性)
所谓“保险是骗人的”,不是保险合同骗了你,而是卖你保险的那个人,可能因为不专业,向你传达了错误的信息,也可能揣着明白装糊涂,故意误导你。所以,找对人,是我们购买保险前的重中之重。
一个靠谱的保险服务者,至少应该具备这两个要素:
1、站队:与投保人站一队,而不是代表保险公司的利益。发生理赔纠纷时,为投保人维权,而不是帮保险公司息事宁人。
2、专业:十分清楚保险合同条款,哪些对投保人有利、哪些对投保人不利,科学地帮投保人解决真实问题。
七大姑、八大姨、干爸干妈、老同学、老同事、邻居、朋友...,即使跟他们关系再好,如果不具备以上两个必要因素,我都不建议你委托他们购买保险。(只为砸钱买人情的,除外)
有多少悔恨的眼泪,流在了人情单上。有多少退保的念头,是因为当初被误导。选对保险服务者,真的太重要了!
哪类保险服务者具备以上两大要素,大家可以移步买保险的6种渠道查看。
趁早买(重要性)
我们无法预估风险何时发生,甚至很多人在发生风险后,才后悔没买保险。所以还是那句老话:谁也不知道“明天”和“风险”哪个先来,越早投保,越早获得保障越好!
并且,五大类人身保险(意外险、医疗险、重疾险、寿险、年金险),全部与被保人的年龄或健康状况相关。特别是重疾险,对健康程度的要求苛刻至极。
以我个人为例:
25岁前,我几乎没做过体检,只有学校入学和毕业时的简单检查,体检报告一切良好。
25岁后,单位每年体检,报告单上不是这儿异常,就是那儿数值偏高。虽然这些小异常,无需治疗,对生活无碍,但在购买保险时,却成了核保医生的“眼中钉”。
随着我们年龄增长,谁也不能保证自己的身体一年比一年好,甚至可能会失去投保资格。而且年龄越大,保费越高。
所以,早买晚买都要买,早买还能早获得保障,心里早踏实又可以少交钱。
如实告知(重要性)
保险具有最大诚信原则,保险合同是契约化的法律合同。投保时,保险公司会向你询问健康状况,比如是否住过院?是否体检结果有异常?直系亲属是否曾患某种疾病?等等,如果你故意隐瞒,没有如实告知,那么也不要怪保险公司拒赔了。
这里特别强调两点:
1、不要低估保险公司的能力,凡是有就诊记录的蛛丝马迹,他们都能查到。
2、某些、个别保险业务员,为了顺利签单,故意以各种肆意捏造的理由,误导客户不如实告知,比如:两年不可抗辩期、保险公司查不到、不会调查等等。
一旦发生风险,如果因为我们没有如实告知而被拒赔,那真的亏大了!
先大人,后小孩()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家庭保险配置应从全局来考虑,因为风险会发生在谁身上,我们无法预料。在预算充足的情况下,家里的老人、爱人、自己、孩子都应全员同时配置。
所以,这里所说的“先大人,后小孩”,指的是在你预算有限时,不得不在大人和孩子之间,两者择其一时,我们才被迫采用“先大人,后小孩”的原则。
所谓“先大人,后小孩”,指的是要先给家里最能赚钱的那个人买保险,ta是我们整个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如果ta发生了风险,那我们整个家庭都会受到影响,所以必须先把ta保障好。
而孩子是花钱的,即使配置不全或者不高,仍有其他补救措施。
顶梁柱稳了,我们的家才安稳。
先规划,后产品()
这个大坑,是我们最常入的坑,没有之一。你可以回想一下,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份保险是怎么买的?大多数人,都是听说了、被推销了某款产品,然后就买了。
事实上,这款产品是用来应对什么风险的?是你最担忧的风险吗?
战术上的成功,永远无法掩盖战略上的失败。保险配置的正确策略是:
第1步:根据你的家庭情况、财务情况、财务目标等因素,量身定制能够解决你财务风险的综合保障方案。(战略)
第2步:根据综合保障方案,再去挑选具体的保险产品。(战术)
脱离保障规划的保险产品,只是名义上买个了保险而已,解决不了你的真实需求。
先产品,后公司()
关于保险公司的安全性,我会再单独写一篇文章详细剖析,这里只概括两点:
1、挑选保险产品,重点看保险合同条款即可,具体是哪家保险公司的产品,不必在意太多。不管大公司、小公司,或是你听过的公司、没听过的公司,都是保险公司,都受《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的约束。
《保险法》第八十九条:“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除因分立、合并或者被依法撤销外,不得解散。”
2、如果未来真的出现经营不善的情况,也会有监管机构介入,比如1997年永安财险被接管、2006年新华人寿被接管、2009年中华联合被接管、2018年安邦保险被接管,但这些事件从未影响过任何一张保单的正常赔付,客户的利益没有受到一点损失。
并且,很遗憾的是,品牌越响亮的保险公司,产品价格越贵,因为羊毛出在羊身上,广告费哪儿来的?你交的呗!
所以,买保险不必care哪家“制药厂”,我们只管选好药就行。
先保额,后保费()
保险额度买的低了,解决不了我们的实际需求。下图是银保监会规定的25种重大疾病,治疗康复费用一览:
(图片可点击放大查看)
就以恶性肿瘤(俗称“癌症”)这一项来说(甲状腺癌除外),一次肿瘤切除手术,大约需要10万元左右。一支抗癌药物,平均价格2万元,一年至少需要20万元。如果再加上更先进的治疗手段,比如质子重离子治疗技术,一个疗程就要30多万。(这些大多是自费项目,社保无法报销)
这还仅仅只是治疗费,不包括后期的康复费用。所谓“大病三分治七分养”,后期的营养品和护理费,更是巨额开销。
并且,生病后无法再继续工作赚钱,至少要渡过5年的癌症生存期,才能继续工作。这5年的收入损失,谁来弥补?
所以,买个10万保额的重疾险,能真正解决问题吗?能彻底转移财务风险吗?显然不能。
因此,我们在买保险时,必须拥有足够的保额,才能真正应对风险。当然,也不能为了追求高保额,忽略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一般来说,每年的保费支出应控制在年收入的10%-20%,在这个合理范围内,我们要尽可能配置高保额 。
先保人,后保钱()
这一原则,我想大家都能理解。毕竟人是最重要的,人活着,钱还能再赚。况且常见的理财型保险(比如年金险),是人活的越久,能获得的利益越高。
所以,把人的保障先做足了,再考虑理财不迟。而且银保监会不是一直也在强调嘛,保险要姓“保”。
其实,年金险的真正意义在于:现金流的管理。下图是有名的“人生草帽图”:25-60岁是我们能赚钱、现金流相对充足的阶段,0-25岁是成长教育阶段,60岁以后是养老阶段,也是现金流相对紧缺的阶段。
所以年金险,正是这样一种现金流的管理工具,它能帮我们把25-60岁赚的钱,往孩子的教育或自己的养老阶段,挪一挪,有效的平衡现金流。
其实年金险的收益,相较于股票基金来说,并不高。当然,比银行存款或余额宝之类,还是要高出不少的(目前年金险最高的预定利率为复利4.025%)。单就理财来说,年金险的好处是:安全、保本保息、稳健增值、100%确定收益、帮你强制储蓄,省得你一年到头存不下钱。
所以,总归一句话:年金险需要有,但要在做足人身保障之后。
写在最后
好了,以上就是正确买保险的8项原则,如果你能做到这八点,99%的人坑不了你!如果本文对你有帮助,请转发给你的朋友们或者转发到你的朋友圈吧,说不定能帮ta省下一大笔智商税。
谢谢大家的支持,一起传播爱与责任。
上一篇
争做好教师 演讲稿
下一篇
补气血的捷径——打通胃经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