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正文

明代钱币大全及最新报价

明代以白银作为法定的流通货币,一般交易大数用银,小数用钱,白银和铜钱组成了货币主体。但明代初期曾用钞不用钱,后改为钞钱兼用,以纸币为主,奇怪的是明代只发行一种'大明宝钞'纸币。明代基本是一个皇帝铸一种年号钱(亦有几代未铸钱),共有十个皇帝铸过年号钱。因避讳皇帝朱元璋之'元'字,明代所有钱币统称通宝,忌用元宝。

下面为泉友介绍下大明的铸币及参考价格:

古钱币很难准确定价,美品价格可能翻数倍,价格仅作参考

大中通宝 太祖朱元璋建国前称吴王时(公元1361至1367年)大中通宝铸于应天府(今南京)的钱币。元末开始铸造“大中通宝”。直到至元二十四年始大规模发行。面文“大中通宝”楷书对读,有光背、背记值、记地等,记地有“北平、豫、济、京、浙、福、鄂、广、桂”凡九种。面值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折十五种,大中通宝铸造精美种类繁多,历来受藏家欢迎,不同品种多寡悬殊,普通品种一般的在200元左右。较为少见的有折十光背,折二、折三背豫,折五背浙,折十背济十,小平背右广,折十背北平十,市场价格均在5000元以上,较稀见的有折十背桂十、折十背鄂十,市场价格在1万元左右,较罕见的有背济系列(济十除外)、背福系列、背京系列(京十除外)、背广系列(小平广除外)、背北平系列(小平、折十除外)、背桂系列(小平、折十除外)、背鄂系列(鄂十除外),市场价格一般在3万元以上。

“大中通宝”背“豫”折五

洪武通宝、大明宝钞明太祖洪武年间(1368~1398年)铸。价格一般的是30元左右,洪武通宝形制基 大中通宝,不同是增加了记重系列,也分五等,较为常见,较稀见的品种有折二、折三、折五光背,背三福、背五福、折十背鄂十,折十背桂十,市场价格在1~2万元,较罕见的品种有折三背三、折五背五、背京系列(京十除外)、背北平系列(小平、折十除外)、背二福、背济系列(济十除外)、背广系列(小平广除外)、背鄂系列(鄂十除外)、背桂系列(小平、折十除外),市场价格均在3万元以上。

大明宝钞是明朝官方发行的唯一纸币,该纸币贯行于明朝二百七十多年。明太祖洪武八年(1375年)始造。由于当时缺铜,于是明洪武七年颁布'钞法',设宝钞提举司,其下再设抄纸、印钞二局和宝钞、行用二库。并于次年以中书省南京名义发行。大明宝钞印框高约30厘米、宽约20厘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纸币。宝钞分六等:壹贯、五百文、三百文、二百文、一百文,价格几万到几十万不等,但由于当时纸质较差,大明宝钞难以耐久,且明代纸币只发不收,既不分界,也不回收旧钞,致使市场上流通的纸币越来越多,宝钞泛滥成灾,发行当年就通货膨胀,贬值极快,人民纷纷弃之,以失败告终。

“洪武通宝”一组四枚

永乐通宝 朱棣永乐六年(1408年)始铸。面值有小平和折三两种,永乐通宝小平市场价格在100元左右,背三钱为孤品,风格类似洪武通宝背三钱,现藏上海博物馆。

明代永乐通宝异书

宣德通宝 宣宗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开铸“宣德通宝”,钱制沿永乐成规,皆为小平钱,光背无文,真书直读,版别较少,传世量少于永乐钱。价格一般的在150元左右。

嘉靖通宝 嘉靖(1522年-1566年)年间铸造。'嘉靖通宝'是方孔圆钱,仿洪武钱制,分为五等,小平径2.5毫米,重3--4.5克,折二径2.8毫米,折三径3.3毫米,折五径3.9毫米,当十径4.5毫米,重24克以下。钱文楷书直读,除光背者记重有:二钱,三钱,五钱。记值有:一两。嘉靖通宝的'靖'字有斜立、正立之分。嘉靖朝所铸嘉靖通宝存在铜色偏白现象,即所谓白铜钱。小平价格一般的在200元以上。

弘治通宝 明孝宗朱祐樘,弘治十六年,两京及各省钱局开铸“弘治通宝”钱,定制每文重一钱二分,并规定了每年的铸额弘治十八年五月,帝下令户部调查各地铸造“弘治通宝”的情况,各地所铸仅为计划的十分之一、二;到了正德二年,四月下令各省全部停铸。前后铸期不足四年。版式为小平钱,光背。有大字光背版式,比较少见,传世品有一枚当十大钱,可能是试铸样钱。弘治通宝存世量较其他明代钱币为少,制作不精,文字粗拙,一般品在300元左右。

明代弘治通宝一组八枚

隆庆通宝 明穆宗朱载垕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始铸,皆为小平钱,文字端正,铸工精美,重一钱三分,历来受藏家所喜隆庆时期两京铸钱仅二万贯,传世甚少。价格在2000元以上。

“隆庆通宝”一组两枚

万历通宝 明神宗万历年间(1576~1620年)铸。铸工精美,版式繁多仅背字就有数种之多,还有各种纹饰版别。价格一般品价格在数十元到数万不等,银钱罕见价格都在数万以上。

明代万历通宝折二一组三枚

泰昌通宝 明熹宗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铸。泰昌为明光宗年号,但光宗在位极短,未能铸钱,其子熹宗于天启元年先补铸其父年号“泰昌”钱,称“泰昌通宝”。泰昌通宝小平存世远少于天启通宝,目前市场价格在300元左右,背星、月纹市场价格在1000元左右,有一种“心泰”版,稀见,市场价格在一万元左右。

明代泰昌通宝

天启通宝 明熹宗天启年间(1621~1627年)铸。有小平,折二折五,折十四种。还有数种背字纹饰等,铸工精美讲究,版式繁多,备受藏家追捧,普通的在数十元不等,精品版别十一两等在数千乃至数万不等。

明 天启通宝 背 府 折十

崇祯通宝 明毅宗朱由检崇祯年间(1628~1644)铸,崇祯通宝小平光背为最常见品一般在十元左右,背上星,背户、工、局、季、江、贵、新、沪、重、加、乙、戊、己、捌、一分等均常见,市场价格在百元元左右,背嘉、丁、八等稀见,市场价格在2000元左右,背京、行、四手、旨、新钱等罕见,价格均在1万元以上,折二除背星及背二外均稀见,其中背季二、敕二罕见,市场价格在2万元以上,折五型背户五、监五较常见,市场价格在400元左右,背工五少见,价格在2500元左右,折十型罕见,有光背、背寿两种,市场价格在5万元左右,另见背十二两拓片,如为真品,则为明钱大珍。

永昌通宝、大顺通宝、西王赏功 帝王:李自成、张献忠起义,发行钱币及备注:永昌通宝楷书小平光背 60元明末李自成于1644年在西安建大顺国,铸,永昌通钱,传世有小平、折五两种,面文楷书直读,光背无文,小平径2.3--2.5厘米,重3.5克,折五径 3.4---3.75厘米,重8.3---14克。版别又分湖北版,陕西版,传世较少。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大西政权于大顺年间(公元1644~公元1645)铸造。版式为小平钱,多阔缘大样,制作较为精细,铜色金黄。有光背和背“工”,“户”,“川户”等字样。发行时间短,如今存世量不多,光背相对较多,背川户价格最高。1644 年,明末农民起义军首领张献忠据川时,自称“大西王”,在成都建大西国,改元大顺,铸有“西王赏功”大钱,分金、银、铜三品,以奖励有军功者,存世极罕见。上海博物馆有馆藏。该钱币钱体比“天启通宝”当十钱略大,直径4.7厘米,币重31.5克,币厚0.2厘米,为铜质品。钱面文字“西王赏功”以楷书书写,从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读。字体浑朴,笔画挺拔,边廓精整,品相佳美。钱背光而无文。该币两面的包浆沉着,呈古铜色和黑色,包浆虽薄,却异常坚硬,没有脱落,由此可见该币当为入土时间不长或者没有入土的传世古钱币。

弘光通宝、隆武通宝、大明通宝、永历通宝、兴朝通宝 帝王南明,在位时间1644~1662,朱由崧称帝的当年阴历十月,开始铸造弘光通宝。弘光通宝版别比较复杂,分为小平和折二两种。小平有光背、背上星、背上凤字三大类,“凤”指安徽省凤阳,因马士英曾任凤阳总督。小平的直径在2.4厘米左右,折二型直径在2.7厘米至2.8厘米,从弘光通宝钱文上分析,“弘”字的“弓”旁有大小之分,大弓旁背星者较少。“弘”字还有一种行弓版,即“弓”旁的第二笔长。“通”字有单点通、双点通之分,有一种长通较少见。弘光通宝折二光背十分罕见,据说传世仅一枚。折二弘光通宝背右铸一“贰”字也稀少。清顺治元年(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史可法等人拥立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登位,第二年改元弘光,铸行“弘光通宝”。有小平,折二钱两种。但此钱仅铸行了一年,福王政权就被清军推翻了。同年六月。鲁王朱以海在绍兴铸“大明通宝”,皆为小平钱,此钱真书直读,分为背有文及背无文两类。顺治元年,鲁王失败,逃至厦门,投奔郑成功。大明通宝钱铸行有六年时间。顺治二年,南明礼部尚书黄道周等人拥立唐王朱聿键在福州即位,改元隆武,铸行“隆武通宝”,有小平,折二两种,此钱为真书直读;小平钱分背有文及无文两类。此外还有“隆武通宝”铁钱,较为罕见。隆武二年,清军攻入闽,唐王政权灭亡。顺治四年,桂王朱由榔在广东即位,改元永历,次年铸行“永历通宝”,有小平,折二、及背文五厘、一分四等钱。唐王政权灭亡后,明朝两广总督丁魁楚等人共推桂王朱由榔监国,后在桂林称帝,建元永历。在南明四个政权中,桂王政权是存在时间最久的一个,先后延续了十六年,桂王政权曾控制过云贵,两广,湘,川等广大地区,而且与李自成、张献忠的余部李定国、李锦等人结成“统一战线”,联合抗清。但后来内受宵小权臣钳制,外受吴三桂追逼,进入缅甸,后被缅人献于清廷,为吴三桂杀害于云南昆明。

利用通宝、昭武通宝、洪化通宝、裕民通宝 帝王三藩,在位时间1673~1680,发行钱币及备注,从“利用通宝”流通时间,看其历史意义。吴三桂举旗反清的主要运作方式有二种,一是武力推进,抢占地盘,扩充势力;二是发行钱币,激活经济,稳定人心。从某种程度上讲,发行钱币比武力推行的意义要大得多。吴三桂及其建立的王朝发行的钱币有三种。一是1674年吴三桂起事之初发行的“利用通宝”;二是公元 1678年,吴三桂率兵攻入湖南,在衡阳自立为皇帝,国号“周”,年号“昭武”,发行的“昭武通宝”;三是吴三桂死后,他的孙子吴世璠在云南王府继位,改年号为“洪化”,铸造的“洪化通宝”。三种钱币共存时间仅三年,然而“利用通宝”生命力最强,从1674年起一直到清代中后期,在漫长的200多年中,南方各省特别是云、贵、湘(尤以临澧地区为盛)把它夹杂在大清朝庭的钱币中流通,直至民国初年才停止使用。其流通时间之长,创下了历史上各个起义军和反朝廷的政治集团所发行的钱币之最。清康熙十七年(1678)三月初,吴三桂在衡阳称帝,国号大周,改元昭武,为维持人心,铸“昭武通宝”。此钱仿明代钱币旧制,其版式有小平,折五,折十型。小平楷书钱比较多,一般光背,背“工”比较多见;小平篆书的比较少;折五,折十型钱币都是篆书大钱,背“一分”。篆文古拙。但此币流通时间不久,流通不广,因吴三桂在这年八月死了。“昭武通宝”是在衡阳铸造发行的唯一古钱币。

整编资料可能有不足之处,请泉友斧正。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