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病症,如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咽喉肿痛,目赤眩晕,大便秘结看似毫不相关,各惹各的事。但若将其放到肺胃热盛,虚火上炎这一大背景下,便能发现,这些病症可能有共同的主子。
比如咽喉肿痛,咽喉是交通要道,咽接食管,通于胃。喉接气管,通于肺。若风热之邪入于肺,导致肺气机不利,或肺、胃有热,热气上行,熏灼咽喉而肿痛。甚至肾水不能上润咽喉,虚火上炎,也可致咽喉肿痛。
而牙龈肿痛呢,由于上牙由胃所主,下牙由大肠所主,所以治疗上主要以清降胃火或通腹泻热为主。另外,由于肾主骨,齿为骨之余,所以肾阴不足,阴虚火旺,虚火上扰也会侵犯到牙龈,出现牙龈肿痛的症状。
目赤眩晕,则常和痰浊中阻有关。脾胃热盛,影响肺主气,胃消化,以至痰浊阻于中焦,而中焦是化生气血的场地,气血生化无源,清窍失养,引起眩晕。痰浊中阻,影响肝之疏泄,郁而化火,上行也可致目赤。
以上症状,既有实证,亦有虚证,可用桅子金花丸而治。
中成药桅子金花丸,有清热泻火,凉血滋阴之功。用于肺胃热盛,虚火上炎引起的口舌生疮,牙龈肿痛,目赤眩晕,咽喉肿痛,大便秘结的治疗。
组成:
栀子、黄连、黄芩、黄柏、大黄、金银花、知母、天花粉。
排第一位的桅子疗效独特,性味苦寒,表里双解,既能清气中的热,又能清血中的热,同时清心火肺火,三焦火。将五脏六腑之邪火一道去除。并以利湿,可将热从小便导引出去。正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首选。
黄连、黄芩、黄柏、大黄,组成黄家军。四味均苦寒燥湿,泻火力佳。且黄芩主泻上焦火,黄连主泻中焦火,黄柏主泻下焦火,不仅令脏腑邪火平熄,还可因黄柏固摄下焦,大黄泻热有以通为补之妙,而使泻火不伤正。
黄连能
泄降一切有余之湿火,
尤能直降
心火与黄柏
所滋肾水相交。
令
火去
神安
,精得以
藏,使机体
阴阳
平衡。
黄芩泻肺火心火泻胃火,泻膀胱火。其所
燥的湿,可将湿热从皮肤散发出去,从二便导出去。
令湿热火邪无处藏身。
黄柏入肾入膀胱,性利下,除下焦湿热,补肾水之不足,固摄下焦。如果没有黄柏,下焦出疵漏,便与上中焦形不成一个大循环。
大黄所管的地盘就太宽了,肝脾胃心、大肠经,任它巡视。其泻热从中焦脾胃而始,往下通利水谷,荡涤肠胃,上下通行而散邪。邪去则元气自复,安和五脏,故有以通为补之妙。
四位黄家军配合桅子泻热通腑,引热下行之后,金银花再以透发郁热,除热毒,将肺胃之热专清一遍。
金银花,如蝉翼般轻扬,气芳香,甘寒入肺胃,能透发,将表热和上焦诸热拂去。又因其解毒效佳,血中之毒也可去,是治一切热毒所致化脓性感染的要药,能清热利咽,除口舌疮肿等。
最后两味,知母配天花粉,清热泻火,润燥生津之功特别显著,最善清肺胃之实热。且知母配黄柏,又是滋阴清热名配。将实热虚热一并捉拿。
知母苦甘寒,入肺入胃又入肾,苦寒而不燥,上清肺,中凉胃,下泻肾火。配黄芩,泻肺火。配黄柏,泻肾火。可谓既能清实热泻肺胃火,又能清虚热而滋肾。无论牙痛,口舌生疮等均可治。
天花粉,为葫芦科植物栝楼或双边栝楼的干燥根。味甘不伤胃,苦寒能退五脏郁结,降痰火。有清肺润燥,除胃中湿热,生津解渴之功。且能泻肝郁,缓肝急,治目赤眩晕等。
多味合用,味苦甘,性寒,实热虚热均可清,共治口舌生疮,牙龈肿痛,目赤眩晕,咽喉肿痛,大便秘结等。
本方为成药,就没有制作方式啦。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