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我们希望圆满收官。
做人,我们期待美满圆满。
《道德经》中却说:“天道忌满,人道忌全。”
不管是人还是事情,一旦满了,就会朝着相反的方向变化,甚至迅速崩塌。
懂得守住自己的分寸,这是最好的自律,也是内心的从容。
01
人生,追求圆满,反而过犹不及。
隋文帝杨坚,耗尽心思统一了天下,接下来他思考如何巩固皇权,让家业世世代代传下去。
对外,他开创先进的选官制度,发展文化经济,短短数年,就创造了“开皇之治”,人口达到700余万户。
对内,他倡导勤俭节约,逼着几个儿子励精图治。
看到儿女有过错,他就采用最严厉的措施。比方说,软禁三子秦王杨俊,将长子太子杨勇贬为庶人,将四子蜀王杨秀贬为庶人。
他把儿女的日常,进行多番观察,认为杨广能够过苦日子,方方面面都节俭,就提拔为太子。
可惜的是,杨广接替皇位之后,原形毕露,不仅生活奢靡,还实施了各种暴政。隋朝也在他手里,就灭亡了。
《隋书》中说:“灭父子之道,开昆弟之隙,纵其寻斧,剪伐本枝。坟土未干,子孙继踵屠戮,松槚才列,天下已非隋有。”
为了追求功业完美,家庭完美,杨坚反而把骨肉之情,伤害了。而杨广却投其所好,费尽心思,装出完美无缺的样子,取得了信任。
作为父亲,看到某个儿女,处处都好,往往是一种错觉,要么是爱屋及乌,要么是“虚与委蛇”。人与人打交道,也是如此,什么都好的人,虚伪的成分最多。
唐朝的诗人王建,官职不大,但是文采很好,还把皇宫里的事情,写得淋漓尽致。
他在《宫词》里写道:“树头树底觅残红,一片西飞一片东。自是桃花贪结子,错教人恨五更风。”
宦官王守澄读 了王建的诗词,很快就抓住了把柄,说:“你的诗词,涉及到了皇帝的秘密,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秘密的?”
王建听了,非常害怕,回复了一句:“自是姓同亲向说,九重争得外人知。”意思是说,王建也是听王守澄说了,才知道这些。
王守澄见王建头脑灵活,也主动和自己套近乎,这才免予处罚。
每个人都可以开口说话,但是一旦说多了,那就是“言多必失”。言语说满了,那就导致自己改口的机会都没有了。
有句谚语说得好:“身上涂满了蜂蜜,哪能不招苍蝇。”
你认为,浑身都是甜蜜的,开口就给人点赞,眼里都是光芒,脸上都是笑容,手里都有礼物,身体也能柔软,就能混得游刃有余。殊不知,你已经完全迷失自己了,也让人厌恶。
反过来,你若是冷若冰霜,眼里有凶光,嘴里是骂人的话,脸上是横肉。看起来很有力量,却变得凶神恶煞了,被人视为眼中钉。
太满的人生,是会走极端的,从而做得越多,错得越多。
02
真正有本事的人,有四个地方一定会空着。
《问说》有言:“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
一个人再有本事,其实是超越了昨天的自己,并不是变成了世界第一人。
前行是一条永远走不完的路,也没有必要走完。
事实上,一个人学会了退一步,也是本事。正所谓,能屈能伸大丈夫。
让人生空着,是一种大智慧,也是日常生活的习惯。
第一,言语“有空”,常常沉默。
你一个人把话都说完了,别人就无话可说了。这样的社交氛围,肯定不太好。
保持沉默,让对方说一说。你在一旁听,这就显得很礼貌了。
说什么,都不轻易有“绝对、一定、百分百”之类的词语。万一错了,还可以纠正;人也不会咄咄逼人了。
第二,智慧“有空”,低调谦卑。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就是孔子这样的老师,也有不知道的东西。他认为,自己种地,不如老农。
你可以学富五车,但是你要知道,世上的书,绝对不是五车,永远都读不完。读完了,也不能全部记住,理解。
让自己有不知道的地方吧,你才懂得低头,才可以一直求教。
第三,情爱“有空”,保持分寸。
古人说:“情深不寿。”
用情太深的人,往往会折煞自己,产生很多的内耗。
可以说,太爱一个人,反而变成了感情束缚,控制欲等。
爱一个人的最好方式,就是人情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哪怕是夫妻,也不能时时刻刻腻着。这样会很腻烦,而是各自做自己的事情,去不同的圈子,发展不同的爱好。
第四,理想“有空”,进取不止。
一辈子都追求理想,也得不到理想,这是很残酷的。也因为如此,人一辈子都在上进。
就算理想的目标达到了,那也不会十全十美。你可以用余生,去修正理想,促进完美。
作为一家人,还可以是几代人去完成理想,或者是子子孙孙,十几代人去奔赴理想。
理想无止境,人生也就一直向上,享受奔赴的过程。
03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自己很完满了,那么你千万不要得意洋洋,而是马上腾空自己。
莫言在《檀香刑》里写道:“世界上的事情,最忌讳的就是个十全十美。你看......树上的果子,一旦熟透了,马上就要坠落。凡事总要稍留欠缺,才能持恒。”
人生沉沉浮浮,天道春夏秋冬,哪能一直留住最满意的地方呢。
走着求满的路上,酣畅淋漓,才是人生最好的状态。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