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养生 > 正文

仲景方在现代中医治疗疾病中的运用

西汉是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东汉是公元25年~220年,西汉初年淳于意二十五诊籍中,已有“苦参汤、半夏丸”等方剂,而今年看到的《汤液经法》、《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均出于伤寒之前,经方的概念应该明了了,界定也清楚了,我们狭义的经方均指伤寒、金匮方,但如果认为伤寒、金匮就是经方之始,那我们就错了。

可以推测,在仲景之前,在西汉淳于意之后,我们的医学应该非常繁荣,我说有一个“失落了的文明”,为什么失落呢?因为受道教兴衰的影响,道教在西汉末年黄巾起义后为邪教邪说,处于当灭、当剿的位置,经方亦随之而湮灭,仅有一部分得救于仲景,从《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中就可以看出,大小阳旦汤、大小阴汤大小玄武汤、大小青龙汤、大小朱鸟汤、大小白虎汤、大小腾蛇汤、大小六陈汤等等,到了仲景均改为桂枝麻黄、柴胡、泻心、承气之类的方名了,其义自现。

“仲景方实万世医门之规矩、准绳也,后之欲为方圆平直者,必于是而取则焉。

“天地气化无穷,人身之疾亦变化无穷,医之良者引例推类,可谓无穷之应用,圆机活法,《内经》是举与经意合者,仲景书也。”-朱丹溪《局方发挥》伤寒112方,高保衡等人于《伤寒论序》中所言“除重复定有一百一十二方。”缺禹余粮丸方药组成。

金匮262方,高保衡等人于《金匮要略方论序》中所言“除重复有二百六十二方。

《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两书相重复及异名方剂39首,共为330余方。

现在有人称经方、时方等概念,也和大家讲一下。我们说的成方(也就是传统方),包括古方、经方、时方;而现代方是指建国后的处方,称谓比较乱,请注意分辨。

下面讲仲景方在现代中医治疗疾病中的运用。这个运用也是多姿多彩的,我们常说的辨方证,多是指辨仲师的方,桂枝汤证、柴胡汤证等等,今天我们换个角度来看看,它在现代的应用。

临床实践是中医学赖以生存的根本。中医的临床必须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进行。

中医学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的变化均可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导致疾病。因此,中医学防治疾病最注重辨证施治,因人、因地、因时制宜故而,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作为理论核心,进行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精髓,也是中医学临床实践经验的总结。

仲景方在现代中医治疗疾病中的运用

(一)直接使用法

(二)原方出入加减

(三)经方合用

(四)经方与它方合用

(五)经方与援药合用

(六)经方与西药

(一)直接使用法

这就是辨方证。方以类从,证随方到,我们可以按证求方,而不必循经以求病,临证非常实用,徐灵胎·大椿先生的类方就不错,仲景方之所以是经方,就是因其规范性、科学性、标准性、实用性与可操作性,只要证对方意,真是效若桴鼓,举几个例子

[例1]

患者男,72岁,1983年秋就诊。胆囊炎。

病人发热不甚,腹痛不显,血象高,B超示胆囊炎症,脉微细,但欲寐,身有微热,呕而适

小便利,手脚凉。方用四逆汤。

制附子10g干姜6g炙甘草18g

[例2]

患者女,32岁,1986年就诊。胃炎。

胃痛不适,胀满难忍,不泛酸,不能食寒凉,否则疼痛加重,脉沉,舌淡,白苔。现在回顾性诊断可能是萎缩性胃炎。方用小建中汤。

桂枝汤倍芍药,注意是赤芍,用白芍不如赤芍加饴糖10块。病人服药20余天,随访数年,未

再复发条文:

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

[例3]

患者男,45岁,干部。1988年就诊。慢性结肠炎。腹泻不适,大便泻后则腹痛减轻,久治无效,全消化道钡餐透视示慢性结肠炎,查脉弦细,舌淡暗,白苔,根稍黄,腹泻与进食无明显相关性。方用乌梅丸。

乌梅10g细辛3g干姜10g黄连10g

当归10g附子6g蜀椒3g桂枝6g

人参10g黄柏15g

(二)原方出入加减

在现代病临证中,我们也常将仲景方化裁而用,原因

有二:

一是原方不能尽表其意,二是病机虽似,但症多有出稍事加减后,总觉得对症对病治疗更放心一些。

[例1]

患者女,40岁,2000年就诊,荨麻疹。大块风疹,易出汗,压迫处风疹尤甚。桂枝汤加藓皮、丹皮等

桂枝6g赤芍6g甘草3g生姜3片

大枣6g白藓皮15g丹皮6g

[例2]

患者女,46岁,1984年就诊。颅内肿瘤。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已失去手术机会,病人每6小时用一次甘露醇,中间2次交替使用渗糖,但仍头痛、恶心、呕吐,渴欲饮水,水入即吐。五芩散加减

猪苓60-90g茯苓15g白术9g桂枝3g

白茅根30g泽泻15g酒军10-15g柴胡6g黄芩3g桂枝3g生姜1片,党参3g制半夏4.5g茯苓9g大枣3枚,大黄3g龙骨15g牡蛎15g白矾1.5g,郁金10g

条文:

伤寒八九日,下之,胸胁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蛎汤主之。

按:徐大椿:“此方能治肝胆之惊痰,以之治癫痫,必效。”据体验,用之治悸(心悸、胸腹悸动)、惊(易惊、恐惧、精神不安)、癫(狂躁、精神异常)、痫(癫痫)等皆有效。现代用此方治疗癫痫的医者为数众多,据我体会,用于小儿癫痫效果较好。矾茯苓、金,古时即用于治疗癫痫,白金丸即是明证,加用之更可加强疗效

[例3]

患者男,59岁,1997年就诊。中风后遗症。患脑梗塞数年,经治好转,但左侧肢体拘挛疼痛、凉麻不适,舌质稍暗,苔白,脉弦。芍药甘草汤加味。

赤芍30g甘草15g豨签草30g木瓜15g

僵蚕10g制附片6g木防己10g鸡血藤30g

并嘱将药渣再加水煮后泡洗患肢。

按:《医宗金鉴》:“诸积热结于里而成痞满燥实者,均以大承气汤下之也。满者,胸胁满急瞋胀,故用厚朴以消气壅。痞者,心下痞塞鞭坚,故用枳实以破气结。燥者,肠中燥屎干结,故用芒硝润燥软坚。实者,腹满大便不通,故用大黄攻积泄热。

(三)经方合用

小陷胸汤所治殆介于痞与结胸之间。柯琴:“结胸有轻重,立方有大小,从心下至少腹,按之石鞭而痛不可近者为大结胸。正在心下,未及胁腹,按之则痛,未曾石鞭者,为小结胸。大结胸是水结在胸腹,故脉沉紧。小结胸是痰结于心下,故脉浮滑。

[例2]

患者男,20岁,1992年就诊。肾病综合征。颜面四肢浮肿,头眩心悸,小便不利、涩痛,少腹胀满,口渴,心烦,舌淡白,苔水滑脉沉。属阳虚水肿,阴水。猪苓汤合真武汤。

猪苓15g茯苓15g泽泻10g阿胶15g(烊化)

滑石10g制附子6g白术9g茯苓9g

赤芍9g生姜3片

条文:

1.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2.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抵当丸为治蓄血之方,蓄血即瘀血,中医瘀血学说的具体运用可能肇始于此。

仲景用水蛭、虻虫共3方:大黄蠊虫丸、抵当丸、抵当汤,从方证来看,两药为治疗陈旧性瘀血之用,治疗冠心病患者恰合病机。

[例4]

患者男,57岁,1999年就诊,酒精性肝硬化伴肝细胞性黄疸。酗酒多年,现B超示肝硬化,血生化示酶学增高。身目发黄,头重身困,嗜卧乏力,胸痞闷,纳呆呕恶,厌食油腻,口粘不渴,小便不利,便稀不爽,舌质暗,有斑,舌苔厚腻,脉濡缓。茵陈五苓散合大黄蠊虫丸主之。

茵陈30g猪苓60g茯苓15g白术9g

白茅根30g泽泻15g白蔻9g炒麦芽15g

并嘱同时服大黄蠊虫丸成药。

条文:

1.黄疸病,茵陈五苓散主之。

2.五劳虚极,羸瘦腹满,不能饮食,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荣卫气伤,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缓中补虚,大黄蠊虫丸主之。

按:茵陈五苓散用治阴黄,但对于疾病之本一一肝硬化,恐无力回天,故配合大黄蠊虫丸,以期延缓病情进展。

(四)经方与它方合用

[例1]

患者女,60岁,2004年就诊。失眠症。患失眠症多年常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或眠后易醒,甚则彻夜难眠,伴有头昏、心烦,躁扰不宁,口舌生疮,舌尖红,苔薄黄,脉细数。酸枣汤合朱砂安神丸。

酸枣仁30g川芎6g知母6g甘草6g

茯神15g黄连3g生地10g朱砂1.5g(分冲)

当归10g

条文:

虚烦,虚劳不得眠,酸枣汤主之。《金匮要略》

按:酸枣汤养血清热除烦,为治疗虚烦失眠之良方,但用于本患者心火炽盛之症不能去之,力量稍嫌不足,故合用朱砂安神丸,朱砂安神丸是李杲的方子,现代有人提出朱砂含汞的问题,但水飞朱砂、不加热的应该不含汞,很安全,可以运用。

[例2]

患者男,45岁,2001年就诊。胆结石、阻塞性黄疸。胆石症病史多年,近数月出现黄疸,色泽鲜明,心中懊恼,恶心纳呆,小便赤黄量少,大便秘结,胁肋胀痛拒按,舌红苔腻,脉滑数。茵陈蒿汤加姜春华利胆排石汤(金钱草、大黄、枳实、虎杖、郁金)

茵陈30g栀子10g酒军6g金钱草30g

枳实10g虎杖15g郁金10g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