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 正文

学有所思(三)为啥你理解不了?

学有所思(三)

在学习的过程中,这样的感觉越来越强烈:

学习的主动性欠缺,学习的效率和效果会大打折扣。

这个折扣,因人而异,最差的,会打0折,甚至倒贴精力。

这个,不是本篇要讨论的对象。本篇讨论的对象,是那些尚且愿意学、但学不精学不透的情况。

就是,听讲都懂,一做便卡的这类。

这类情况的发生,更多的原因在于主动性不够。

这个主动性,是指主动去理解基本知识的描述、特征结构和运用范围。

要做到这点,对于懒蛋们来说,太难了。

懒蛋们只看到了这样那样,不去深挖这一个个知识点是怎么关联起来的。他们习惯于听讲,不擅于主动思考。

跑偏了,以题为例,来简单阐述下如何做到这一点。

学有所思(三)为啥你理解不了?

我看了要证的结果,PE+PF=AG。想起老师讲过,线段和差关系证明,截长补短就可以。最终,这个思路没出来。我也不清楚为啥,老师说截长补短,为啥这里的截长补短这么难!

于是,我回头去分析条件,条件里有很多垂直,而线段PE、PF、AG,又都是垂线段,开始联想:

能否用等面积法来证明。如果用等面积法,待证结果会变为:面积+面积=面积,但这里只是高+高=高,于是,高所对应的底边肯定是相等的。

接下来,我开始分析这些垂线段可能是哪些三角形的高,并找出底边相等的三角形。

垂线段PE:△POD,△PGD,△PBD;

垂线段PF:△POA,△PAC;

垂线段AG:△AOD,△AGD,△ABD;

这样一分析,我发现了两个可行的方法:

学有所思(三)为啥你理解不了?

得了上面这两个方法后,我发现,都是利用以AG为高的三角形的面积在解题,因为AG是确定的,以AG为高的三角形也是确定的,但是PE和PF,是不确定的,于是总结出了一个原则,就是先分析确定的,再寻找不确定的与确定的之间的联系。

根据这个原则,尝试利用△AGD的面积进行解题,发现也是可以的。根据上面的原则,我先搭建了一个底边AN,使AN=DG,因为,此时AG所对的底边为DG了,这里要确保底边相等,才能将底边约掉。

学有所思(三)为啥你理解不了?

写到这里后,我打算结束了,但是,又想利用△AOG进行尝试,AOG的尝试还没试出来,倒是把补短的方法搞出来了,扇了自己两巴掌,方法如下:

方法四:补短法,如图,作DN⊥AC,DM∥AC,延长FP交MD于 M,证△PMD≌△PED(AAS),证矩形FNDM,结论可证。

学有所思(三)为啥你理解不了?

顺着方法四,方法五也出来了。

方法五:补短法。

如图,作AM∥BD,延长EP交AM于M,证全等和证矩形即可。

学有所思(三)为啥你理解不了?

我想,既然补短法能搞,截长法应也可以吧。一尝试,还真行哦。

方法六:截长法。

如图,作PN∥BD交AG于N,证矩形和全等即可。

学有所思(三)为啥你理解不了?

方法七:截长法。

如图,仅作出辅助线,自己想明白辅助线的作法。

学有所思(三)为啥你理解不了?

看到补短和截长都能做后,于是,我理解了,截长补短并不是不能用,而是我自己的理解太狭隘了,老师怎么教,我就怎么做了,遇到需要变通的,就不会了。这道题里,在截长补短的基础上,增加了等量代换这个考点。

老师强调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应该指的就是这个吧!

学有所思(三)为啥你理解不了?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