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曾培杰/陈创涛
从低处留湿看南方要懂得祛湿
长夏正是暑湿偏盛的时候,我们观察这两个月的病人普遍都有腰腿沉重、人疲倦乏力的现象。俗话说,夏季无病,常带三分虚。
这虚象在脉象上常表现为关尺部濡缓。濡脉就像人泡在水里一样,一代表气虚,二代表湿重。
有个病人,女,三十多岁,每年到这个季节,必然要犯皮肤病,湿疹,百药乏效。但只要到内蒙古待一个月,皮肤病马上就好了。可如果第二年回十堰了,到这个暑湿季节又复发了。
为什么呢?这就是地域的问题。我们看内蒙古属于高原地带,天干地燥,一年四季下雨较少,故而湿气熏蒸造成的病患也比较少。但南方不同,一年四季,特别是长夏,雨湿绵绵。天上雨水往下降,太阳一出来,地面的积水又往上蒸,人在其中,如裹在里面一样,就会觉得比较黏滞、困重,这也是湿邪的特点。
我们在南方发现一个现象,一楼放的桌椅,总是椅脚先腐烂,因为水湿往低处沉,虽然我们没看到桌子周围有水湿,但它处于湿气的环境中。所以南方人容易有脚气,皮肤病也多见于腰脚以下。这都是湿邪作怪。
故而在大学时教我们中医经典的一个老师说,要在南方看病,就必须懂得祛湿,如果不懂得祛湿是行不通的。因为南方地处低洼,接近大海,湿气比较重,降雨量也比较多。所以有句俗话叫做,常带三把伞(散),一天走到晚。第一把伞是银翘散,第二把伞是藿香正气散,第三把伞是五苓散或八正散。
我们再想为何自古以来南方地区就多凉茶,南方人喜欢煲汤,煲一些清淡的、利水的药膳,这都是当地的气候环境决定的。
为什么人在暑湿重的季节,双腿容易感到沉重呢?我们打个比喻,好比两台水车,一台你放在水中,一台你放在陆地上,要把水中的水车转起来要费很大劲,但陆地上的水车很容易就转起来了。故而南方的老人大都有这样一个经历,春夏水湿重,走路都费劲,到了秋冬季,人就显得干爽轻松。
相关外治法链接:
声明:本公众号所有调病方法、方子和观点仅供有缘者参考,如果调治过程中出现偏差,本公众号概不负责。
下一篇
行政管理考核办法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