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养生 > 正文

熄风通络法治疗小儿脑积水32例(中医治疗)

徐荣谦 指导:刘弼臣(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 北京100700)

原载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5年1月第1期

脑积水是由过量的脑脊液产生高压,扩大了脑脊液所占有的空间而致。如在颅缝融合前发生本病,则头颅增大非常显著,颅逢明显开裂,故中医学称之为“解颅”。此为疑难病症。刘弼臣教授创立了“熄风通络法”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疗效。现将近5年来治疗的32例病案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32例患儿中男性21例,女性11例;年龄最小2个月,最大8岁,平均2.91±1.98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7年;平均1.72±1.42年。

1.2 诊断标准:根据《实用儿科学》1985年第4版中有关“小儿脑积水”的诊断标准制定:头围增大;颅缝开裂,头形变圆;头部叩诊可闻及“破壶声”;呈现“落日眼”征;头颅CT扫描可作确诊的依据。

1.3 治疗方法:均采用中药汤剂,每日1剂,水煎2次取汁约100~150mL,少量多次服用;6个月为1个疗程。

(1)方药组成:羚羊角粉0.2g(冲服),钩藤10g,僵蚕10g,蝉衣3g,姜黄10g,制大黄10g。

(2)加减变化:肾虚明显者加熟地10g、山萸肉10g、泽泻10g;小便不利或小便短赤者加猪苓10g、茯苓10g、车前子10g(包煎);神志昏愦者加菖蒲10g、郁金10g,气虚血亏者加黄芪15g、当归10g;气滞血瘀者加赤芍10g、丹参15g;食滞内停者加鸡内金10g、焦三仙各10g。

2 治疗结果

2.1 疗效评定标准:

(1)显效:头围缩小2cm以上,颅缝明显缩小变窄,头颅CT示积水较前明显减少或消失者。

(2)有效:头围缩小大于1cm,小于2cm者,颅缝有所缩小变窄,头颅CT示积水略有减少者。

(3)无效:头围、颅缝缩小不明显或反而增大,头颅CT积水无变化或增多者。

2.2 结果:

32例患者中,显效13例,占40.6%;有效11例,占34.4%;总有效率75.0%。

3 验案举例

唐某,男,10个月,住院病案号:52038,初诊日期:1989年5月6日。

患儿初生时未见异常。但随后头颅日渐增大,颅缝日渐增宽。患儿8个月时曾去辽河油田总医院就诊,经B超检查,诊断为脑积水。即前往北京市儿童医院就诊。诊断同前,建议手术治疗,家长拒绝。后闻刘弼臣教授善治此疾,而慕名前来,收入儿科病房。刻下症:头颅增大,头缝增宽,烦躁易哭,纳可,二便尚可,不能站立行走。查体:头皮光急,青筋显露,头围52cm,前囱3cm×3cm,矢状缝及冠状缝均已开裂,眼球下沉呈落日状,舌质红,苔薄白,脉滑。证属风水相结,上犯于巅顶,至水积于颅内而发为脑积水。治宜熄风通络,利水消积,升清降浊。处方:羚羊角粉0.3g(分冲)、天麻10g、钩藤10g、僵蚕10g、蝉衣3g、制军10g、牛膝10g、桑叶10g、升麻5g、车前子10g(包煎),7剂,每日1剂,水煎服。服药后,烦躁除,头颅缩小,颅缝变窄,囱门缩小,二便调,舌脉同前。效不更方,继守前法,加泽泻10g、茯苓10g、猪苓10g,以增强利尿行水之功,予7剂,水煎服。服药后头颅继见缩小,头围50.5cm,前囱2cm×2cm,矢状缝及冠状缝闭合,落日眼症状有所好转。小便量较多,大便可,舌淡红苔薄,脉细。恐利尿消水之药太过伤阴,上方去猪苓、车前子继服。服7剂后,症状继见好转,头围50cm,前囱1.5cm×1.5cm。落日眼症明显好转,眼球可平视。纳可,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滑。带药回家继服。追访2年余,患儿未复发,站立行走自如,言语正常,智力尚可,头颅基本正常。

4 讨论

水为至阴,其性沉降,由高处流往低处。头颅在人体之中其位最高,为至高至上之巅,清阳之府,诸阳之会。水邪何能逆流而积于颅脑之内?风性主动,善行而数变。至高之巅,惟风可到。因此,脑积水的形成与风邪有直接的关系。风邪致病,往往挟有其它邪气。因此,刘弼臣教授认为本病为风邪挟水上犯于巅顶,水积于颅内发为脑积水。水积于颅内则阳气不能上会于头颅。所以患儿烦躁起急,日久则智力低下。严重的则天柱难支,头倾视深而难于救治。治宜熄风通络,开其阴结,通其关格,导水下行,则积水得消降,清阳得以上升,疾病可愈。治疗本病的基本方中以升降散为基础,加用羚羊角粉、钩藤等熄风之药则其通络降水升阳之功大增。再经临证加减化裁,每收良效。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