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陶器的发明与制陶技术

早在 1 万年前新石器时代的早期,人们就发明了制陶术。从徐水南庄头遗址中出土的两片夹砂红陶片可知,它已不是最原始的陶器。它的发现,说明我国古代先民至少在 1 万年以前就已掌握了制作陶器的技术,并已懂得了在做炊器用的陶器中要加进砂粒,以防烧裂。
  陶器的发明,在制造技术上是一个重大的突破。用泥土烧制的陶器,既改变了物体的性质,又塑造出便于使用的形状。它使人们在处理食物时,除了烧烤之外,又增加了蒸煮的方法。陶制的食器为人们进食提供了方便,陶制的容器可用于储存谷物、饮用水和各种食物;陶制的纺轮、陶刀、陶拍子,又是纺织与制陶的工具,在生产中发挥着特定的作用。因此制陶技术出现以后,陶制品成为社会生活与生产的必需品而被人们所接受。特别是对定居下来从事农业生产的人群,更成为不可缺少的物品。他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不断总结、提高,因而在制作技术、器物造型和装饰方面,都在不断改进,创造和制作了一批批精美的生活用品与艺术品。陶器是新石器时代先民制造的物品中数量最多的一种,也是这一时期工艺技术水平的代表性器物。
  世界上很多地方的陶器,是人们在竹木编制的容器上涂上粘土,想使它能够耐火烧烤而偶然被发明的。经过一段时间,人们发现成型的粘土只要里面有个孔腔,也可以烧制成陶器,这才促使陶器真正出现。当然,这是经历了很长的过程的。
  制作陶器的陶土一般都就地掘取。最初只取泥土中比较纯者,故包含较多杂质。后来人们学会了淘洗,并按实用要求加入各种羼和料。因此,考古学家将它们分为“细泥陶”、“泥质陶”和“夹沙陶”等等。前两种用作容器、食器的制作。制作炊器时,为使它受热时不致裂开,就必须在泥料中加进适量的砂粒。此外,也有羼入其他原料的。如河姆渡遗址、彭头山遗址中均发现有羼入稻壳的陶器,而北方一些地方的陶器有的加入一些蚌壳的碎末。到了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有的地方还选用高岭土为原料,烧制出白陶制品。
  陶器的制作,最初是用手捏成泥坯,一般都是小型物品。另一种是搓成泥条,盘筑成形,再从里外两面加工(主要是通过挤压使之结合,外表也变得光滑)。这可以制作器形较大的陶器。这些方法都称为手制。这两种方法是新石器时代陶工们最常用的方法,延续的时间很长。大约在仰韶文化中期又出现了慢轮修整的方法,即将成形的泥坯放在可以转动的圆盘——陶轮上,在转动中整修泥坯的口沿等部位,使之更加规整。后来,陶工们发明了快轮制陶法,即将陶土坯料放到快速转动的陶轮上,用双手直接拉出陶器的坯型。采用快轮制陶能够一次拉坯成型,使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都有很大提高。这种方法大概在仰韶文化和马家浜文化的晚期即已出现了,盛行于龙山文化时期。不过,制陶技术的发展也不平衡,如齐家文化中甚至不见轮制法。
  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一般都有花纹作装饰。即使是素面陶器,有的也在陶坯尚未干透时,用工具在陶坯表面打磨光滑。这样烧出的陶器器表光亮,称为磨光陶器。在陶坯表面还有压印绳纹及各种刻划花纹的。有的用细的骨、木工具在陶坯上划出弦纹、几何形纹或戳印成点状纹等。有的在器物表面堆塑泥条或泥饼,有的则在器柄上镂出圆形、方形、三角形等各种孔作为装饰。在陶坯表面施一层薄薄的特殊泥浆后,再烧制的陶器,在施以泥浆的部位,其颜色与陶器的本色形成反差。这叫施加“陶衣”。在陶坯上绘以黑色、红色或其他彩色花纹后再烧制的,被称为“彩陶”。它与烧成后再绘制彩色纹样的彩绘陶不同,这种彩陶的图案是不易脱落的。
  烧制陶器的工作,最初是在露天进行的。人们把凉干的陶坯放在柴草堆上,点火燃烧柴草,烧制陶器。用这种方法烧陶,由于温度较低,陶坯受热不均匀,烧成的陶器表面往往出现红褐、灰褐等不同颜色,陶胎的断面上可以看出未烧透的夹心。后来出现了陶窑,因温度较高,陶器在窑内受热均匀,质量明显提高,颜色也较一致。以后在烧陶过程中采用渗炭的方法,烧出的陶器呈黑色,被叫作“黑陶”。
  从目前发现的考古材料看到,我国古代的先民虽在 1 万年前即已掌握了制陶技术,但在距今七、八千年前的磁山文化、裴李岗文化时期,制陶技术仍较原始。当时制作陶器均为手制,火候也不够。据测定,磁山文化的陶器的烧成温度在 700C°u65374X930°u65315X,质地比较粗糙。但已有夹砂陶与泥质陶之分。陶器多素面,约有 1/3 有纹饰,主要是浅细绳纹、划纹、剔刺纹等。还发现了一片简单的彩陶。制作的器形有椭圆陶盂、敞口浅腹罐、小口双耳壶、圈足碗、圆底缽、锥足缽形鼎、长方浅盘、四足鼎、小陶杯等。
  到了仰韶文化时期,无论从陶器的质地、造型、装饰,还是从焙烧技术看,制陶技术已经达到相当成熟的程度。
  仰韶文化的陶器生产,虽然以手制为主,原料也就地取材,但都经过一定选择,即选择那些适合制陶工艺要求的陶土。如半坡附近浐河河谷的沉积土,它的可塑性和操作性能都较好。细泥陶的陶土,一般经过淘洗。制作炊器和大型容器的夹砂陶,都掺入了颗粒均匀的砂粒,以改善陶土的成形性和适应炊具所需要的耐热急变性能。用泥条盘筑的方法制作大件陶器时,先要把底、腹、颈分别做好,然后结合成形。成形的陶坯先放在席子上阴干,所以器底常常留有席纹的印痕。有些器物的口部和上腹部留有轮修的纹样,说明使用了慢轮修整技术。在华县泉护村、磁县下潘汪、郑州大河村等地的中晚期遗存里,还发现了周身有旋纹、底部有割痕的器物,有人认为仰韶文化晚期已经出现了快轮制陶术。
  仰韶文化的陶器多为红色。除一部分陶器表面为磨光素面外,不少陶器表面施以弦纹和粗、细绳纹或篮纹。绳纹与篮纹,系用陶拍拍印而成。仰韶文化中的彩陶是新石器时代制陶业最有代表性的成就之一。彩陶是在制成陶坯后由陶工绘上去的。前期以红陶黑彩为主,多施于盆、缽类的口沿与上腹部。中期以后,在一些地域,如洛阳、郑州一带,盛行在陶器表面饰加白色、黄色或红色陶衣为衬,再绘以黑、棕、红色的单彩或双彩。其中白衣彩陶,因在白色陶衣上绘以黑、红色双彩,利用色泽的反差,产生良好的艺术效果。彩料经光谱分析,认为赭红彩中的主要着色剂是铁,黑彩中的主要着色剂是铁和锰,白彩中除少量铁外,基本上没有着色剂。这些彩绘用的原料都取自天然的矿物质。赭红色彩料可能是赭石;黑色彩料可能是含铁很高的一种红土;白色彩料则可能是配入熔剂的瓷土。彩绘的工具很可能是原始毛笔或钝头工具。西安半坡、临潼姜寨、宝鸡北首岭等地的墓葬中,发现过盛有颜料的小罐和带有红色颜料的研磨用锤、磨石、石砚等物,可能都是陶工生前所用的遗物。
  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的陶窑已有近百座。它们在居民聚落中往往三五成群地出现。陶窑的结构比较简单,大致分为横穴窑和竖穴窑两种。它们都由火门、火膛、火道、窑室等组成。横穴窑可举半坡 3 号窑为例。火膛长约 2米,底部平整,上部略呈穹形的筒状通道,火膛后部为 3 条火道,向上汇成1 个圆形通道,经窑箄上的火眼与窑室相通。窑室近圆形,直径 80 厘米,窑箄四周有火眼,但靠近火道处的火眼稍小,远离火道处的火眼稍大,似为调节火力而有意设计的。竖穴窑的特点是火膛与窑室基本垂直。为支撑窑箄,火膛中有时留一竖柱。偃师汤泉沟发现一座完整的竖穴窑,窑箄中间有一个圆形火眼,四周为 6 个弧形火眼。发现时,窑室中还有三件小口尖底瓶、一件双耳平底壶,但均已变形。
  根据仰韶文化陶片的高温涨缩率来看,一般陶器的烧成温度可达 950℃~1050℃。
  反映仰韶文化时期制陶水平的另一方面是制作的陶器种类明显增多,且造型规整、装饰纹样华美。就器形而论,常见的有盆、缽、罐、瓶等,大者有瓮、缸;小者有陶杯。此外还有陶制的釜、灶、镂空器座等等。它们的造型为用途与功能所规定,已相当规范化;它们的彩绘花纹主要是条纹、涡纹、三角涡纹、圆点纹、方格纹等组成的花纹带,以及人面鱼纹、蛙纹、鸟纹、植物花纹图案等等。特别可贵的是:不少陶器本身就是艺术珍品,如华县太平庄出土的鹰鼎、宝鸡北首岭的船形壶、北首岭与临潼姜寨出土的细颈壶及壶上所绘鹰鱼画面、临汝阎村出土的鹳鱼石斧图等,其造型别致,形象生动,殊为难得。此外,一些陶器上还有陶塑附件,如西安半坡的陶塑人面、华县泉护村的隼形饰、陕县庙底沟的壁虎、临潼姜寨的羊头陶塑器钮等等,都是难得的装饰艺术品,具有较好的观赏性。大汶口文化、马家窑文化中也有这类艺术品,如泰安大汶口的猪形器、大通上孙家的舞蹈纹盆、乐都柳湾出土的雕塑裸体人像彩陶壶等。这些艺术品的出现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在创造物质生活的同时,对精神生活方面的追求也是很迫切的。尽管他们的生活水平还很低,但是他们创造的这些艺术品本身,反映了人类对美的渴望与追求始终是很强烈的。这种追求是人类创造力的源泉,在一定意义上说也是科技发展的原动力。
  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制陶业又有很大发展。在龙山文化中,快轮制陶术已被普遍使用。陶器生产可能由氏族的共同事业变为由少数掌握制陶技术的人所专管,成为专业化生产的产品。他们制出了一批漆黑光亮的泥质黑陶器,其中山东两城镇发现的磨光黑陶上还刻有纤细的云雷纹、兽面纹纹样。当时制作的造型复杂却并无实用价值的高柄杯,薄如蛋壳,厚仅 1 毫米左右,轻若纸杯,但较坚硬。制作这种陶器,在泥坯和制作技术方面都有特殊的要求,非一般工匠所能胜任,是专业化生产的产品。这种陶杯只在少数大型墓中出土,如山东胶县三里河 2124 号墓中出土 4 件。它们在当时也是弥足珍贵之物,故为少数权贵所占有和享用。
  这一时期,陶窑的结构又有改进,烧制温度可达 1000℃,并掌握了在高温时密封窑顶,再从窑顶渗水入窑,使窑室内氧化不足,让陶器在还原焰中焙烧,从而使其中的铁质多转化为氧化亚铁,以获得黑色或灰黑色陶器的效果。
  白陶是新石器时代发展制作的另一种物品,它在仰韶文化晚期已经出现,大汶口文化和山东龙山文化中发现较多。长江流域也有发现。它是用高岭土或瓷土为原料烧制而成。由于瓷土中氧化铁的含量比陶土低得多,所以烧成后呈白色。白陶烧造温度较高,可达 1000℃以上。由于尚未发现陶窑等遗迹,其烧制技术还有待研究。高岭土是制造瓷器的原料。我国原始瓷的出现约在商代中期,但白陶的烧造,为后来瓷器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